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镀锌层钼酸盐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镀锌层钼酸盐钝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中性盐雾试验、湿热试验及盐水浸泡试验,研究了钼酸盐钝化工艺参数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镀锌层钼酸盐钝化膜层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钝化膜主要元素为Zn、Mo、O.镀锌层采用钼酸盐钝化液处理后,耐蚀性明显提高,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48 h无白锈生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钼酸盐与植酸体系对MSA镀锡层进行钝化处理,获得了色泽光亮、耐蚀性优良的钝化膜。探讨了钝化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钼酸盐钝化膜的耐蚀性虽不及铬酸盐钝化膜的,但比镀锡层的好。  相似文献   

3.
锰酸盐与聚氨酯复合钝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锰酸盐与有机物复合作用用于镀锌板无铬钝化的最佳配方,应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的方法测试了镀锌层锰酸盐有机复合钝化膜在0.5%NaCl溶液中的各项电化学参数,并通过盐雾试验评价锰酸盐有机复合钝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钼酸盐钝化实验的研究,了解了钼酸盐对镀锌层进行钝化的工艺,探讨了钝化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钝化成膜及膜层耐蚀性的影响。用醋酸铅溶液对钝化膜进行点滴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镀锌钢板钼酸盐复合钝化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钼酸盐、磷酸盐、植酸和有机硅烷为主要成分,辅以多种助剂,制备了一种防止镀锌钢板腐蚀的新型无铬复合钝化液。通过中性盐雾腐蚀试验(NSS)确定了该钝化液助剂的最佳组成;经电化学阻抗测试对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分析了所得钝化膜的形貌及膜层元素组成。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镀锌层经过该无铬钝化液处理后耐蚀性明显提高,经过NSS 96 h后的腐蚀面积小于5%。  相似文献   

6.
针对钝化膜的研究现状,从工艺改进、联合添加剂以及无机有机复合钝化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提高镀锌层硅酸盐钝化膜耐蚀性的具体方法,并对镀锌层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指出提高硅酸盐钝化膜耐蚀性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用钼酸盐钝化液直接对碳钢基材进行钝化,通过腐蚀实验测试不同条件下钝化试样的耐蚀性,讨论相关因素对钼酸盐钝化碳钢的影响,寻找提高碳钢缓蚀性能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广超 《电镀与涂饰》2007,26(1):10-11,14
采用盐雾试验测试了锌镀层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了硫脲对镀锌层硅酸盐钝化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酸盐钝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脲,可以使镀锌层转化膜的耐蚀性增强,但当其浓度较低时却会降低转化膜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9.
开发一种绿色无铬的钝化工艺,所得钝化膜的性能接近铬酸盐钝化膜的。研究了电镀锌层在钛磷硅钼复合体系中的钝化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硫酸铜点滴实验和中性盐雾实验等方法测试了钝化膜的形貌和耐蚀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钝化液的最优配方为:三氯化钛10mL/L,磷酸1.8mL/L,硅酸钠18g/L,钼酸钠0.85g/L。其中硅酸钠的质量浓度对钝化膜的表面形貌及耐蚀性的影响最大。采用二次钝化工艺能有效提高钝化膜的耐蚀性。采用上述配方和工艺能够得到一种淡蓝色的无铬钝化膜,其耐蚀性优于三价铬钝化膜的,硫酸铜点滴时间能达到80s,中性盐雾实验的变色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无机体系、有机体系、无机-有机复合体系对镀锡板进行钝化处理。采用硫酸铜点滴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检验钝化膜的性能。结果表明:钼酸盐-植酸复合钝化的效果接近铬酸盐钝化的,所得膜层平整,均匀地覆盖了镀锡板表面,起到了保护镀锡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浸锌钢板无铬钝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浸锌钢板的硅酸盐体系无铬钝化工艺。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及电化学工作站测试钝化膜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在pH=12、θ=70℃,t=15 min的条件下所得钝化膜的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热浸镀锌钢板用钼酸盐钝化液易失效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以H_2O_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型添加剂,并往失效钝化液中加入该添加剂使其得以再生。采用电化学方法、中性盐雾(NSS)试验和扫描电镜对比研究了新配钝化液、失效钝化液和再生钝化液所得转化膜的性能。往失效钝化液中加入添加剂后,极化曲线的阳极分支重新出现钝化特征,即失效钝化液恢复钝化能力。再生钝化液所得转化膜表面平整、均匀,耐蚀性(保护等级4级)与新配钝化液所得转化膜相当。  相似文献   

13.
对电镀锌钢板进行钼酸盐钝化处理。研究了该钝化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转化膜的腐蚀电位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减小。转化膜的阻抗弧曲率半径明显增大。膜层较为均匀,表面无明显孔洞。盐雾试验结果表明:钼酸盐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不如铬酸盐转化膜。  相似文献   

14.
热浸镀锌钢板在钼酸盐溶液中形成了钼酸盐化学转化膜。研究了处理液的使用寿命及成分变化对转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极化曲线测试方法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进行评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处理液中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配制的500mL钼酸盐处理液,在持续处理试样面积达到1.440m2后失去钝化能力。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耐蚀性良好的转化膜表面均匀致密。电子能谱分析表明,转化膜主要由O、Zn、P和Mo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15.
钆是优良的室温磁致冷工质 ,但在载冷剂水中存在腐蚀现象。本文通过挂片试验 ,研究了钼酸盐及其与硅酸盐、锌盐的复合配方在对水中磁制冷工质钆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钼酸盐及其复合配方对工质钆有良好的缓蚀作用 ,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复合配方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钆是优良的室温磁致冷工质,但在载冷剂水中存在腐蚀现象。本文通过挂片试验,研究了钼酸盐及其与硅酸盐、锌盐的复合配方在对水中磁制冷工质钆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钼酸盐及其复合配方对工质钆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复合配方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硝酸铈、氧化钕和硝酸镧对镁合金钼酸盐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添加氧化钕的镁合金钼酸盐化学转化的最佳配方为:钼酸铵25g/L,硝酸钠1.5g/L,硝酸锰1.0g/L,柠檬酸1.5g/L,氧化钕0.4g/L,pH值5,温度60℃,时间30min。最佳配方下得到的膜层均匀平滑,结晶颗粒细小、分布均匀、大小均等。添加氧化钕的钼酸盐转化膜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镀锌层硅酸盐钝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盐雾试验测试锌镀层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了镀锌层硅酸盐钝化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3.0、温度30℃、钝化时间90 s的钝化工艺条件下,硅酸盐钝化液组成为硅酸钠40 g/L、98%硫酸4 mL/L、30%过氧化氢40 mL/L、硫脲7 g/L、67%硝酸2 mL/L、85%磷酸2 mL/L时,镀锌层钝化膜具有较强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9.
先对比了铬酸盐体系与钼酸盐体系对化学镀镍层的钝化效果,然后研究了氧化钇和硝酸铈对钼酸盐钝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钝化液配方为:钼酸铵16 g/L,硝酸铈8 mg/L,氧化钇8 mg/L,氟硅酸铵0.5 g/L,1+1磷酸适量(使pH为2.00±0.02)。采用最优钝化液在(70±2)°C的温度下对Ni–P合金镀层钝化8 min时,钝化膜表面平整,呈深灰色,耐硝酸变色时间可达458 s,与传统铬酸盐钝化膜的耐硝酸变色时间(461 s)相当。  相似文献   

20.
镀锡板无铬钝化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国内外镀锡板无铬钝化研究工作,主要涉及锆酸盐、钼酸盐、钨酸盐、硅酸盐、磷酸盐、钛酸盐、稀土金属盐及有机类钝化(如植酸)等,其中研究有较大进展的为锆酸盐钝化和有机类钝化,并提出了镀锡板无铬钝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