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鲧禹治水     
正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②,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③。鲧復生禹~④。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⑤。[注释]《鲧禹治水》节选自《山海经·海内经》,题目为编者所加。鯀(gǔn):我国传说中原始时代的部落首领,奉尧之命治水,采用筑堤防水的方法,九年未治平,被舜杀于羽山。另一种说法是他与禹  相似文献   

2.
众口皆碑的治水英雄大禹,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2世纪末到21世纪初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系西夷族夏后部落酋长鲧的儿子。尧时洪水四溢,民不得安。四岳荐鲧于尧使治水,因方法不当致使洪水九年不治,被巡视天下的舜斩于羽山(在山东郯城东北),遂举禹为司空以继父未竟之业。禹在伯益(姓赢)、后稷(姓姬)辅佐下,考察山川水泽,确定治水方略,遂征天下诸侯百姓逐次治理。禹以治天下洪水为大任,历千难万险,倾毕身精力,  相似文献   

3.
大禹治水     
<正>在中国远古时期,尧在位时,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鲧被推荐负责治理洪水保百姓安宁。鲧以"水来土挡"的方法治水,历时九年未能成功。舜继位后,任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治水不成功的经验,观察洪水泛滥区地势,改变父亲"围堵障"的治理方法,最终以"疏顺导滞"的方法治理洪水,在治理洪水中主要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把洪水引入河道、洼地和湖泊,然后合通四海,平息了水灾。黄河中下游冀州(远古时期冀州包括今河北东南部、山西全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共河以北、内蒙古阴山以南、辽宁辽河以西等地区)是大禹首选治理洪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人才开发与水利建设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翻开我国的水利发展史,每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都与水利人才的有效开发利用紧密相连。   大约在公元前 21世纪,相传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滔滔洪水吞噬着一切,经年不退,我们的先人,在深重的灾难中挣扎着。在洪水威胁面前,部落联盟召开会议,由鲧负责治水,但他壮志未酬身先死。   鲧死后,部落会议又推举了禹主持治水工作。他善于总结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探索科学的治水方法,并邀请了伯益、后稷、共工氏的后代四岳等部落首领作为助手。禹自执工具参加劳动,皮肤晒黑了…  相似文献   

5.
神州寻禹迹     
正传说四千多年前,宇宙洪荒时期,神州大陆上时常洪水泛滥成灾。大禹为治水,开山劈岭,疏通河流,洪水逐一被他征服。治水遗迹遍留神州大地,见证着大禹治水的精神。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神州大陆上时常有大江大河泛滥。鲧去治水,他沿用了过去传统的办法,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结果没有把洪水制伏。后来,鲧的儿子,禹去治水,他经过调查,采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水患,终于获得成功,神州大地遍留大禹治水的遗迹。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谋谟收禹绩,四面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有过关于洪水的种种传说,不少史籍记载了我们祖先与洪水作斗争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历代在研讨治水方法和治水思想时,往往从传说中的禹和鲧说起,也往往述及经书《禹贡》。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7.
西汝泽  方兰平 《治淮》2002,(2):47-48
相传4000多年前,中国大地连年“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咎。”为防治水害,尧令鲧治水,鲧采取“壅防百川,堕高堙庳”围堵的治水方针,历时九年,终因洪水迅猛而告失败。舜大怒殛鲧于羽山,夏令其子禹治水。  相似文献   

8.
江峥 《中华建设》2006,(8):38-41
远古时期,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与教训,采用“疏顺导滞”的方法。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9.
治水名人     
《山西水利》2022,(3):31-36
<正>大禹DAYU禹,相传生于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夏王朝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相传,禹所在的年代发生了全国规模的特大洪水。《尚书·尧典》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滔天的洪水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先令鲧(禹之父)治理洪水,鲧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低)”的方法,历时九年未能成功。禹子承父业,受命继续担当治水重任,他总结吸取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堵为疏、因势利导的治水策略,前后历时十三年,终于治水成功。禹在治水的同时,还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整理山川名录,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人类的发生、发展和生存条件离不开江河,因此江河被誉为各民族的母亲,而水被称之为人类的乳汁。自从人类有思维以来,对江河的利用(利)和防范(害)都有所考虑。我国自传说中的夏禹治水以来,历代对治水方略都十分重视,这就是规划。例如太湖流域,在《禹贡》中被称为“下下”之地,以湿下为害(即现称为洪涝灾害)。历史上防洪问题一直是太湖流域掌管者的头等大事。历任苏州太守(或知府),凡有建树者都重视  相似文献   

11.
翻开历史,我们的先人在与洪水做斗争的实践中,没少研讨如何治水。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西汉的贾让,他对治水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河不设防、不与水争,中策是凿渠疏浚、分流水势,下策是修补堤防、限而治之。这三策是颇有道理的,大禹治水就是佐证。据《史记》载,远在尧舜时代,洪水泛滥,先是鲧用“堵塞”的方略治水,历经9年元功,被罢官流放,尔后是其子禹采用“疏导” 的方略治水,奋斗13年,治水成功,接了舜的班。 可是,古往今来是“与水争”的多还是“不与水争” 的多呢?人类祖先最早几乎都是选择水丰土肥的江河湖泊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水文化由鲧、禹治水而逐渐形成与发展,至今已有4200多年历史。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大禹治水功绩:相传古代洪水滔天,鲧作堤堵水,历九年而失败。舜免鲧用禹。禹重调查研究,摸清水的来龙去脉,因势疏导,导禹河,并  相似文献   

13.
于波 《山东水利》2010,(11):97-97
帝尧时代,"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尧帝命鲧治水,鲧曾企图"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但这却触犯了天帝的权威,而使自己身遭不幸,"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  相似文献   

14.
正禹,相传生于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为夏王朝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相传,禹所在的年代发生了全国规模的特大洪水。《尚书·尧典》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滔天的洪水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尧先令鲧(禹之父)治理洪水,鲧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低)"的  相似文献   

15.
试探鲧禹治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鲧禹治水,现有的史料都是存秋战国时人的追述,迄今为止,考古发掘也未找到这方面的实证,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免带有几分推测。历史学家们多从史传次序、文学及  相似文献   

16.
一、“疏滞一体水资源自然调节工程”的提出及应用 在长期的探索治水历史长河中,鲧的“堵”法、禹的“疏”法、李冰的“堵、泄、疏”综合运用法等,都是今天我们研究治水害、兴水利的基础。在具体的实践运用中.以小流域为单元。探讨建立小流域水资源自然调节丁程建设体系,已越来越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治水形式。其推广廊用。符合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防汛抗旱思路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治水标准的分析研究与确定及治水所采用的各种措施的适当选定与组合是水利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对这方面多年以来我们已累积了较多成熟经验,但人们在不同地位不同角度常会有许多不同的认识。本文就水利规划中关于采用治水标准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阐述与探讨。一水库防洪标准已有规范明确规定。失事后对下游造成较大灾害的大型水库、重要的中型水库及特别重要的小型水库,当采用土石坝时要以可能最大洪水作为非常洪水运行标准(混  相似文献   

18.
谈大禹治水     
<正>1有关大禹治水的两种观点大禹治水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大禹治水的真实性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认识。首先"由于鲧禹治水年代久远,现有传说都是春秋战国时人所追记,有不少矛盾歧异之处。加之传说中由于对禹的崇拜,有夸大、附会入许多神话性的内容,而且至今地下考古尚未取得实证。故它的真实性在近世以来受到了很大的怀疑。甚至对于鲧、禹这两位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贡献治伏水患的民族英雄,也有为鱼、为虫、为神、为生  相似文献   

19.
●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几千年来,洪水灾害一直是威胁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心腹之患。历史上从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开始,一直到近代的孙中山的“治国方略”,都对如何彻底根除水患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建国50多年来,我国在大江大河的治理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在1998年大洪水过后,国家对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洪水灾害的损失仍十分严重。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对我国的自然背景因素、人口因素、防洪工程现状及经济能力限制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成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赵春明 《中国水利》2000,(10):13-14
我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治水难度最大的国家,因此治水方略,治水科技需要比外国更高一筹,应当有我们更加独特的手段。研究新世纪治水方略,应当用资源水利的观念,把水多和水少的问题结合起来一起研究,充分利用洪水资源和“云水”资源。新世纪的治水方略一是要从建立一个立体的防洪工程体系,二是要从建立防洪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