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1972-1990年19年共引黄河水279亿m^3,同时也引进泥沙20282m^3。为了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两灌区制订了6项泥处理原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渠道拦沙与远距离输沙,自然沉沙与以挖待沉,集中沉沙与分散沉沙,集中清淤与分散清淤,人工清淤与机械清淤,沉沙与造田还耕相结合等6种泥沙处理措施。对泥沙处理投资也作了简要分析,按当年价格计算,19年共处理泥沙16034万m^3,投 相似文献
3.
4.
5.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最南部,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基地,同时,也是严重确水的地区,干旱确水是制约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几十年来,运城市始终将引黄河水作为发展水利的主要途径。引黄提水灌溉成效显著,但泥沙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引黄灌溉的障碍,清淤负担加重,泥沙占地及风沙,为引黄泵站的经济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妥善处理泥沙才能保证引黄提水灌溉正常发展。本文结合运城市15处提黄泵站运行多年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别采用了防、沉、输、淤工程处理泥沙,减少了水泵磨损,提高了泵站效率,使入渠、入池、入地的水沙各得其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位山引黄灌区泥沙淤积原因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位山灌区是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 ,渠系泥沙淤积严重 ,泥沙处理困难。通过采用远距离输沙、集中处理沉沙区泥沙、分散沉沙和节水减淤等技术措施 ,减少了渠系的泥沙淤积。对清淤产生的泥沙 ,采取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取得了比较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潘庄引黄灌区水沙分析及泥沙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庄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左岩德州地区境内,设计引水流量120m^3/s,灌区面积500万亩。依据灌区多年来的观测资料,对总干渠道及沉沙池内水沙运行规律及泥沙淤积分布进行了分析之后,强调指出,解决灌渠严重淤积的关键是提高各级沉沙地(尤其是一级池)的拦沙率和增大渠道的挟沙能力。同时,改建渠首拦沙闸、严格按设计流量引水、控制汛期引黄等措施都有利于减轻渠系的淤积。 相似文献
9.
10.
黄河下游引黄泥沙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40余年的引黄灌溉,历史上沿黄两岸留下的沙荒盐碱低洼地,通过引黄放淤改土大都变成了良田。两岸的洼地,也已沉沙基本利用完毕,现在沉沙征地已十分困难,但是每年从黄河引进泥沙仍超过1亿t。这已成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引黄泥沙处理的主要途径 黄河下游均为无坝引水,由于黄河泥沙多而细,引水必然引沙。大量泥沙入渠,必须妥善处理,走综合处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道路。 1.选择合适的取水口位置 从黄河实测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来看,水面含沙量小而颗粒细,近河床含沙量大而颗粒粗,泥沙沿水深分布很不均匀。从各种粒径含沙量沿水深分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三义寨引黄灌区是河南省重点大型引黄灌区,引黄必引沙,如何结合实际,探索出一条处理泥沙的新思路,对减少占地,化解当地矛盾,同时,通过泥沙商业化运作,为管理部门开创一条经济发展之路,进一步管理好灌区工程,造福社会。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供商榷。 相似文献
12.
梁济运河系近年来南四湖生态、生产引黄用水的主要补水河道,也是今后南水北调东线的干线输水通道。通过对梁济运河引黄河水补南四湖泥沙淤积的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资料,采用建立引黄水量与输沙量的模比系数的方法,分析了引黄泥沙自梁济运河入南四湖各要素的沿程变化情况及对南四湖的淤积影响,并与河道行洪泥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引黄泥沙对梁济运河中下游河槽及南四湖淤积影响甚微,远远小于河道行洪带来的淤积影响,该分析结论对于研究梁济运河及南四湖淤积,进行工程治理,以及今后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陈垓引黄灌区位于济宁市梁山县境内,始建于1959年,设计灌溉面积3.68万hm~2,其中自流区1.79万hm~2,提水区1.89万hm~2。自流区工程实行灌排分设,提水区工程实行沟网送水补源,灌排合一,现形成了自流、提水、井灌补源三类灌溉模式的大型灌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灌区又承担了引黄向南四湖送水的任务,年设计补湖能力1.96亿m~3,为梁山县和济宁市滨湖地区工农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针对水资源日趋紧缺的实际,以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用水为重点,大搞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