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9)
<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教材开展作文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做好作文选材的引导;贴近学生思想启迪作文表达。"三贴近"原则让学生有更真切的感知和体验,与学生作文思维有效对接,确保作文教学顺利推进。一、贴近教材开展作文教学设计教材是教师的教学工具,是知识的载体,作文教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要求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但学生普遍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而教师也觉得如何教学生写作文,乃至写出优秀作文更是一件难事。如何教学生写作,是当下的语文教学必须面临难题之一。一、活化教材,打破教材训练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会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写作课。这样,就是脱离了教学的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8)
作文教学,需要我们"俯下身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生写"够得着"的文章。一是用好教材。作文教学要走进教材,踏踏实实地按照必修教材专题,一个一个地训练。二是创新教法。指导学生积累生活原型事件,撰写体验作文,扩写新闻事件,改写优秀作文。三是明确规范。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揣摩、摹写,内化文体知识。四是多元评价。年级不同、阶段不同、训练目的不同,评价标准也要不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40)
<正>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学校时对师生说过:"生活教育要从学生生活中来,教育要适应于生活。"学生写作同样需要从生活中找到源头活水,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审美。在统编版教材中,记事类作文分别呈现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共有15篇之多。如何发挥教材的功能,需要从学生生活出发。下面以统编版教材中写事类作文教学为例进行探讨。一、在生活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3)
在作文的素材积累这一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首先从教材入手,以教材本身的内容作为积累的一个切入点。此外,教师在课程讲解当中,需要以教材为中心向外辐射相关的课外知识,让学生们进行积累。最后还要让学生们在熟悉的生活当中去发现、积累作文的素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
初中作文教学缺少独立的教材,利用教材中经典文章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技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可以从教材中提炼出作文结尾的各种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将方法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基于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背景,语文教师在充分理解这句话的基础上,要加强对语文教材深入挖掘,将语文教学融入到实践生活当中。教师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点滴进行关注。作文教学要结合实际生活,小学生要将生活的元素融入到具体的写作当中,进而提升作文的真实情感体验。本文主要对小学作文教学教学分析,期望本文的论述分析,为从事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
<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高考当中,作文所占的分值直观地凸显了其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作文教学当中,教师要能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领悟真实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11)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提高作文水平,要借鉴课本,向课本学习写作技巧,让学生轻松写作、快乐写作。学生的认知活动主要是从模仿开始的,但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没有对生活形成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把重心转移到教材上。教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值得学生学习,比如好词好句、写作手法以及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看语文教学的优劣,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本身语文水平的高低。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在地域方面的优势,以生活为源头,以教材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