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Planning》2017,(29)
文章立足于贯彻国家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精神,从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入手,教师与企业交流及实践是中职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教学能力,从而带动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将知识变为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6)
建设一支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强化技能性、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是中职会计教学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激励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依托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2)
随着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科研能力也逐渐成为衡量中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提升中职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对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增强学校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淄博市八所中职学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做相关数据分析,旨在提高中职教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中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有效提升中职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既是帮助其实现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对中职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11):68-70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促进产教融合的关键要素。打造一支理论厚、专业精、善教学、强科研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在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精准分析当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来源途径较为单一、教师结构不够合理、相关机制有待完善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拓展"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畅通"双师型"教师发展通道、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优化"双师型"教师发展环境和制度保障等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0)
本文浅析以水电厂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依托"三阶三维"实训基地,进一步推进"案例引路、理论跟进","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等现代职业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最终实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许勇铁 《福建建筑》2012,(2):119-120
提升从企业引进的既有一定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从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基础上,提出提升双师型教学能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育国家中职示范校核心能力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挖掘国家中职示范校特色内涵的主要因素。其中,兼职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师资队伍"实践技能保鲜"的源动力,也是中职示范校教育"接地气"的领路人。为此,中职示范校要高度重视开门办学,加大与企业融合的力度,并健全完善制度来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7):30-32
开展"双师型"教师认证是推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提高职教师资整体质量,为行业企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时代所需、实践所需。"双师型"教师认证,主要包括建构认证标准和确立认证程序。在建构认证标准方面,需明确方向、把握核心内容,立足现实情况。在认证程序设置方面,个人申报、学校审核、专家评审、认证反馈是重要环节。同时,开展"双师型"教师认证,在认证主体方面,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为教师创造专业自主发展环境;在认证对象方面,需增强闭环思维,加强反馈机制;在认证结果方面,需关注实施效应,对认证结果进行有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8)
中等职业学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是培养中级、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文章从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角度,探究打造优秀的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对策,以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