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5)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也都是"一样的"。3-6岁儿童都是纯真的都是无邪的,很多都是未知的,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去指导、去引导。然而现在这个社会,每个家庭的爸爸妈妈对待孩子都比较溺爱,这也为孩子们养成不良习惯埋下了祸根,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个体差异是存在的。那就需要我们去用差异教学去让全体孩子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43)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在"玩"中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是每个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中"玩"的艺术展开,从几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玩"中让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正>词汇是构成一门语言最基本的材料,作为语言学习中最基础的要素,英语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十几年,我见过太多孩子闻英语而色变,也见过很多孩子将词汇视为畏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个枯燥无味劳心劳力的苦差事:每个单元都有四五十个单词,每个学期的教科书基本都有十个单元,算下来就有四五百个新单词......初一起始阶段,这样的孩子在最基础的词汇学习阶段就落在后面,一直在吃力的跟进,毫无信心可言。而这部分孩子往往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苦不堪言,很容易对于英语学习完全失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班级管理影响学生在校的快乐生活,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重要,因此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关注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参与班级事务,做班级的小主人,并且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关心每个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如学困生、特困生,让每个孩子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老师们头痛的难题。在语文教学中,把一篇篇嵌于书页的课文变成孩子们源源不断的写作"泉涌",让孩子喜读乐写,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想要拿下的"制高点"。因此,许多语文教师采用了"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的"随文练笔"来突破这个难关。"随文练笔"简单来说就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9)
<正>陪孩子练琴,是每个琴童家长都要面对的工作。陪练过程中,有的家长做得很出色,孩子、家长轻松愉快,"琴瑟相合",其乐融融;有的家长陪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抵触情绪大,家长也不胜其烦,练习效果也不高,陪练是"吃力不讨好",甚至成了家长、孩子的负担和折磨。原因在哪儿呢?笔者作为琴童家长,在陪练过程中也走过弯路,仔细分析原因后找到了一些答案。笔者认为,在陪练过程,家长不仅仅是要坐在孩子旁边督促练习,做好"监工"的角色,还需要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几乎每个老师都听家长抱怨过,说孩子在家不听自己的,说为什么老师你说话他就听呢,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幼儿园一点都不一样,“像个两面派”。在幼儿园里老师面前,是有秩序讲礼貌的小天使,回了家却胡搅蛮缠、任性耍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熊孩子。面对家长的追问,老师表示很无辜。细想一下,孩子年纪小,自律性本来就不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6)
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的价值体现,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价值体现,但当前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误区。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掌握算法多样化教学策略,既要充分预设算法多样化,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还要把握节奏,在体验中提升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3)
<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要经常跟别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口语,那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就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重要。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口语能力的培养并不那么容易。每次的口语交际课,我都信心满满地以为可以按照预想顺利进行,突出教学亮点,结果往往以失望结束。最主要的原因是冷场,每次都只有少数几个孩子怯怯地举起小手,说话也不太自信。如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
<正>几乎每个琴童家长在陪孩子练琴时,都面临过孩子这样的提问:我要弹几遍?对此,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弹奏数目,有的则比较纠结,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以"要弹好"等应对,因为担心给了孩子乐曲练习的具体数量,怕孩子为了赶任务而忽视弹奏质量。站在孩子练琴的角度,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想从数量中知道今天的作业量究竟有多少,明确了任务,就有了动力和目标。站在家长陪练的角度,给出了遍数则往往带来了一些弊端,也是后面一种回答的家长所担心的:孩子赶任务,在机械重复的弹奏中忽略了乐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