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7)
地理是初中阶段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之一,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地理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生产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感受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热情,唤醒其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提升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合的科目,要有效学习里面关乎我们生活的所有自然、经济、文化、灾害、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必须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老师。如果没有兴趣做支撑,学习就会变得枯燥,变得艰难,甚至让学生望而却步。所以如何让学生乐而好学是地理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资源的概念已进入人们的视野,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课程实施或课程标准的教育资源。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因势利导用活身边的教育资源,给沉闷的地理教学注入新鲜血液,赋予地理教学更多人文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亲历地理学习过程,在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地理和运用地理知识或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知地理是鲜活的、贴近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学生的学习状态,使课堂生动、有效。笔者在多年的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8)
新《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必须要遵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智力、心理发展实际探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想让学生真正学懂地理,会用地理,就必须牢固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即带着地理知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地理课堂,加强对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合理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地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5)
初中地理课程的知识和内容生活性很强,而初中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为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教师要研究教材的内容、研究学生的实际、研究教法的创新。充分的利用好教材中的旅游知识、当地的旅游资源;认真组织地理活动;结合古诗词中的地理常识、发挥地图的作用、补充学生感兴趣的"冷"知识巧妙地把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性的知识应用到教学中。实践证明,我们的地理课堂也精彩纷呈、生动活泼起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6)
地理教学是一门理性的科目,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运用地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学以致用,是当下学生学习终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兴趣,这样引入课堂,课堂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9)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一语言,而传统地理课堂中的地图多以挂图和教师的板画为主,显得比较沉闷。如果把地图通过动画形式体现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变化,将多样化的视频引进地理课堂,增加生动有趣的视频素材,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素材,挖掘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2)
地理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学到"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终生有用的地理"。学习地理,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学会填图、学会画简图、学会运用地图,并形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
新课改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地理教学中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而且,地理学科被称为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思考如何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处于主动地参与状态,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提升,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处处有生活,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3)
<正>《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在地理课堂中如何贴切有效地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年课堂教学摸索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