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托海水电站位于新疆伊犁寒冷地区,电站主要建筑物双曲拱坝在新疆首 次 运用。工程区温度变幅大,坝体温度场分布不均,坝体结构较为单薄。坝体中部开设3个泄 洪孔口,坝体底部设有灌浆、观测廊道,坝体应力及孔口边界条件复杂,对大坝运行安全影 响较大。通过分析大坝变形、渗流、应力、温度等监测资料,对大坝施工期、运行期的工作 状态进行了评价,并对大坝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波市周公宅水库大坝垂线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拱坝变形的一般规律,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水位、温度及时效因子对拱坝变形的影响。从统计模型、工程概况、测点布置、回归成果分析几个方面介绍并分析了各因子影响大坝位移的程度,得出了大坝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卡尔曼滤波法的基本原理,以白莲崖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为例,选取坝顶垂直位移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卡尔曼滤波模型,进行实例计算,预测大坝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模型能充分考虑温度、库水位和时效影响对坝体变形的影响,预测精度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云南大朝山水电站初次蓄水期,库水位上升速度较快,水压力对大坝结构影响十分显著,大坝性态与正常运行期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自动化观测系统及时投入使用,较完整地反映了坝体及基岩的变形过程,证明了它们在水压力作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文中介绍了大朝山水电站初次蓄水期大坝变形观测设置、变形分析以及库水压力的实测成果,为从事水工设计及大坝安全监测人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基于原型监测和数值仿真试验成果,研究了小湾特高拱坝首蓄期坝基变形特性。通过集成和整合理论推导、相关分析、综合过程线对比分析、工程类比、数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形成了一套变形分析和状态评估的方法。首先,运用实测值过程线分析、特征值统计、相关分析等定性半定量方法归纳和总结了坝基的变形特征,找出若干需要重点关注的“疑点”问题。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数学模型分析、成因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等定量方法进行物理解释和机理分析。最后,运用工程类比、模型监控等综合比较的方法,对坝基的变形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发现:首蓄期小湾坝基整体向下游和两岸山体方向变形,径向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切向水平位移,河床坝段径向位移大于岸坡坝段径向位移,变形空间对称性总体较好;拱端切向变形较小,未见重大异常。河床坝基径向变形尽管较大,但变化符合力学规律,当前仍处于可控状态。综合分析认为,小湾特高拱坝经受了1218m高库水位作用的考验,坝基变形规律总体正常。  相似文献   

6.
对黄河上游李家峡水电站强震安全监测台阵布设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内容包括场地的工程概况、台站场址的地址条件、台站的设计、仪器的性能指标及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可供其他大坝强震监测台阵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8路水轮发电机振动摆度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 统主要由A/D转换器、C54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模拟信号经 过采样后,由DSP完成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工作,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主机,负责管理整 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8.
绕坝渗流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绕坝渗流监测的成果对大坝的安全性、稳定性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二滩水电站绕坝渗流监测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的原因,提出了二滩水电站绕坝渗流监测系统的自动化改造方法,详细介绍了自动化改造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以及提高GPS观测精度应采取的措施。分析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特殊性,提出了选择站心地平坐标系作为GPS大坝变形监测网平差计算的参考坐标系;采用拟稳平差方法处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观测数据。编写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网平差软件,并对某大坝GPS变形监测网的3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观测的精度可以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拟稳平差方法更适合于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变形实测资料,分别建立毛尖山大坝位移的统计模型和灰色模型,量化各影响因素对大坝变形性态的影响程度,评价了大坝的变形性态。数值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坝变形变化规律正常,时效变化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拱坝安全监测中大量的观测数据以及数据之间复杂的相关性,从全坝多测点的测值所形成的相关矩阵中提取整体因素信息,分析各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测量本质相同的变量,使分散复杂的观测数据成果简洁化、整体化,从而为观测资料的整体分析提供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大朝山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串行通信配置情况、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及目前的运行状况。大朝山电站串行通信的成功实施,减少了大量以硬接点方式接入监控系统所需的电缆,节约了投资,高于1 Mbit/s的现场总线通信速率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处理的实时性要求,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姚志宗 《电网技术》2004,28(10):71-75
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泥沙问题一直困扰着电站的安全运行,尤其近年来支流湟水、大通河暴雨洪水带来的泥沙和污物对八盘峡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甘肃部分电网和下游兰州、白银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市生活用水,亟待解决.作者对八盘峡水电站上游水域的实地勘察结果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湟水、大通河洪水预报方案,分析并找出了该流域洪水与泥沙、洪水与污物的关系,制定了八盘峡水电站汛期排污实时调度运行方式,以期减轻汛期污物对八盘峡水电站正常运行造成的危害,从而提高八盘峡水电站本身及甘肃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水电厂设备状态监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由于维修技术的改进,按计划检测的制度已不适用,状态监测方法正被引入水电厂设备维修中来,叙述了状态监测的原理和系统的构成,着重介绍了状态监测技术中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设备状态的分析方法、预测和诊断、专家系统及智能技术应用,认为水电厂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的关键在于预测模型和专家知识库的建立,并应建立有关量佛判据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采用西门子S7-2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构成水电站辅机自动化监控系统。整个电站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先进的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集保护、遥控、遥测、遥信、遥调五大功能于一身,实现了电站辅机综合自动化。在凤凰水电站技术改造中的成功应用表明:该系统硬、软件配置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实时性强,适合于中、小型水电站辅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