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7~2018年福建省0~5岁儿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疫苗的接种率。方法通过福建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2017~2018年福建省0~5岁儿童EV71疫苗接种数据,应用Excel 2007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17~2018年福建省0~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950 598剂次。2017和2018年人均接种剂次分别为1 000. 71和1 812. 46剂次/万人,1岁组和2岁组为最高,3岁组次之,再次为6~12月龄组和4岁组,5岁组最低。2017和2018年全省全程接种率分别为4. 18%和8. 47%,各地市全程接种率为0. 70%~10. 46%和4. 62%~10. 96%;全省未全程接种与全程接种人数比值分别为1. 39和1. 14,各地区比值分别为1. 27~1. 85和1. 01~1. 21。结论目前福建省EV71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6~12月龄儿童的接种率。应加强家长对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认知及EV71疫苗安全性、保护力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做好预防接种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接种程序,确保疫苗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接种水平及其对该区手足口病(handfood-mouth disease,HFMD)流行病学和病原谱变化的影响,为改进该区HFMD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上海市金山区免疫规划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中2016—2019年EV71灭活疫苗接种资料,描述接种特征;提取“中国疾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中2013—2019年金山区HFMD病例资料,获取同期该区HFMD病原监测信息,比较接种前后HFMD发病率、病原阳性检出率等的差异性。结果 2016年11月—2019年12月,金山区共接种EV71灭活疫苗63 521剂次,第1针接种率为22.57%,全程接种率为21.05%,两剂次基础免疫完成率为94.65%。不同年份、月份、现住址、年龄、户籍等接种率存在差异性(P均<0.05),第1针接种率2018年最高(33.45%),全程接种率2017年最高(30.78%),5—8月份接种量较大,6~11月龄接种率最高,1岁以上接种量最大,本市儿童接种率高于流动儿童。接种前后HFMD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7...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西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随机抽取广西34个乡镇、170个村的1428名2~3岁目标儿童,入户调查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广西各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均>95%。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无差别。17.65%的乡镇有≥1剂次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儿童未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需要接种(或监护人忘记接种疫苗)”、“孩子生病”和“父母太忙,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结论广西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局部地区接种率未达到国家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部位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conjugate vaccine,PCV13)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4家预防接种单位自愿接种PCV13的4 014名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按疫苗说明书免疫程序和剂量,经上臂三角肌或股外侧肌接种PCV13,共接种4剂次,并于每次接种后30 min、0 min~7 d、8~28 d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 014名婴幼儿共接种13 641剂次PCV13,累计不良反应1 590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 656%(1 590/13 641),无严重不良事件。股外侧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 660%(659/6822)]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组[13. 653%(931/68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股外侧肌组接种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 917%(199/6 822)]明显低于上臂三角肌组[6. 937%(473/68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种部位接种PCV13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人群局部不良反应以触痛为主,全身不良反应以皮疹(全身)为主,上臂三角肌组接种PCV13后局部1级、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股外侧肌组(P 0. 05)。两组人群接种PCV13后30 min~7 d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30 min内和8~28 d(P 0. 05)。结论婴幼儿经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两种不同部位疫苗接种PCV13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股外侧肌接种的局部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应为PCV13首选接种部位。  相似文献   

5.
单剂水痘疫苗接种后人群中暴发水痘疫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单剂水痘疫苗高接种率学校中暴发的水痘疫情分析,评估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虹口区单剂水痘疫苗高接种率学校中水痘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在2011年10月16日至2012年1月13日疫情暴发期间,累计发现36例水痘病例,罹患率为5.4%,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仅27.8%的病人呈轻度或中度发热,且均为轻型水痘病例。发病班级的水痘罹患率在2.2%~34.1%之间,其中,男性为21.21%,女性为19.23%,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9~13日,占总病例的36.1%,呈2、3、4代病例的传播特征;发病班级单剂水痘疫苗接种率为95.48%,未发现接种史与水痘发病有关(P>0.05),患病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为0.8;接种年龄组间水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例病例中,接种疫苗与发病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66月,进口与国产水痘疫苗接种后,水痘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发疫情病例中有免疫史人群的比例显著高于散发病例(P<0.05),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1.3。结论单剂水痘疫苗接种,可预防重症病例,但不能完全预防水痘暴发。建议首剂水痘疫苗接种后5~6年加强接种,或在发生疫情时,对首剂接种≥5年的无水痘患病史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州市1992~2007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与发病趋势,为乙肝免疫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1992~2007年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接种初期(1992~1994年)疫苗接种率为63.14%,接种后期(2002~2007年)为95.72%。1992~2007年1~16岁年龄组乙型肝炎发病13699例,总发病率在(26.21~122.74)/10万之间,其中接种初期发病率最高,为122.74/10万,接种后期最低,为26.21/10万,下降了78.65%。1~5岁、6~10岁和11~16岁组乙肝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54.82%,75.04%和83.04%。接种后期与接种初、中(1995~2001年)期比较,HBsAg阳性率分别下降了80.80%和79.13%,抗-HBs阳性率分别升高了8.70%和13.15%,抗-HBc阳性率分别下降了23.24%和4.29%。结论广州市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简称狂犬病疫苗)上市后在≥18岁人群中暴露前免疫接种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2022年6—9月选择贵州省和山西省≥18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分别按0、7、28 d各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于第1剂疫苗接种前及接种第3剂后14 d静脉采血5.0 mL。采用免疫荧光灶试验进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收集每剂疫苗接种后0~7 d不良事件。结果 共120人完成入组,其中120人完成第1剂狂犬病疫苗接种,119人完成第2剂狂犬病疫苗接种,118人完成第3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局部不良事件症状以疼痛为主,全身不良事件症状以发热、疲劳/乏力、头晕、关节痛、腹泻为主。接种第1剂狂犬病疫苗前抗体阳性率为2.54%,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0.40 IU/mL。完成3剂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和阳转率均为100%,抗体GMC为9.68 IU/mL,抗体几何平均增长倍数(geometric mean increase,GMI)为23.99。接种第1、2、3剂狂犬病疫苗0~7 d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6月龄~5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和影响因素,分析疫苗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方法 收集2016—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儿童流感疫苗接种、AEFI报告资料以及患基础疾病儿童在“预防接种建议”试行后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和随访观察资料,分析疫苗接种率和AEFI报告情况。结果 2016—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6月龄~5岁儿童共接种流感疫苗11 996人,接种率呈逐年增高趋势(χ2=11 921.129,P <0.01;χ2趋势=8 881.396,P <0.01),随着年龄增长,流感疫苗接种率有升高趋势(χ2=4 073.395,P <0.01;χ2趋势=3 495.611,P <0.01);城区儿童接种率高于农村地区(χ2=497.153,P <0.01),9名符合“预防接种专家建议”的基础疾病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接种剂次、不同品种水痘疫苗接种后突破病例(breakthrough varicella,BV)发生率和疫苗保护率(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上海市某小学发生水痘暴发,确认病例为水痘临床诊断病例,收集病例病史资料及全校学生疫苗接种史和既往水痘病史,计算水痘发病率和疫苗保护率(vaccine effectiveness,VE)。结果纳入分析的444名学生,发病29人,罹患率6.5%,水痘疫苗接种率90.8%。有疫苗接种史的学生水痘罹患率低于无接种史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2,P0.05);疫苗总VE为68.0%(95%可信限为55.2%~80.9%)。接种1剂水痘疫苗学生BV发生率为6.7%,疫苗VE为60.8%(95%可信限为45.1%~76.6%);接种2剂水痘疫苗BV发生率为0,疫苗VE达100%。接种2剂水痘疫苗的BV发生率明显低于接种1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1,P0.05)。接种不同类型(国产、进口、不详)水痘疫苗之间BV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5)。结论高接种率的1剂水痘疫苗的接种仍然不能有效阻断学校水痘的传播,接种2剂水痘疫苗能有效降低BV的发生,建议儿童入小学前加强接种1剂水痘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国产水痘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ricella vaccine,VarV)2剂次免疫程序及1剂次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6个接种点,选取300名1~12岁未接种过VarV的健康儿童作为2剂次组;300名4~13岁已接种过1剂VarV的健康儿童作为加强组(分别与第1剂间隔1~3年和4~6年)。2剂次组儿童于入选后第0天接种第1剂VarV、第90~104天接种第2剂VarV,加强组儿童于入选后第0天加强接种1剂VarV。分别采集2剂次组儿童接种前、第1剂及第2剂接种后6周、加强组儿童接种前及接种后6周的静脉血,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抗体滴度,统计2组儿童免疫成功率、VZV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及GMT增长倍数,同时观察接种后42 d内儿童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结果 600名儿童实际接种VarV 887剂次,接种率为98. 56%,纳入免疫原性检测共578人,纳入安全性评价887剂次。2剂次组第2剂免疫成功率(98. 93%)显著高于第1剂(86. 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加强组与第1剂间隔1~3年儿童免疫成功率(93. 96%)和间隔4~6年(88. 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剂次组第1剂、第2剂免疫后的GMT均明显高于免疫前(P <0. 001),GMT增长分别为免疫前的9. 33和25. 12倍,第2剂免疫后GMT明显高于第1剂(P <0. 001);加强组不同间隔时间加强1剂后的GMT均明显高于免疫前(P均<0. 001),GMT增长分别为免疫前的7. 93和7. 01倍;间隔1~3年儿童加强免疫1剂后的GMT明显高于间隔4~6年儿童(P <0. 05)。VarV接种不良反应主要症状为发热,未见有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加强组与2剂次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67%和2. 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国产VarV 2剂次免疫程序及加强免疫后,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可在适龄的健康儿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2014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适龄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云岩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接种疫苗的2~6岁儿童995名,采集手指或耳垂血,ELISA法检测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乙型脑炎抗体,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995名调查对象中,除2人未接种腮腺炎疫苗,1人未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外,6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5%,抗体总体阳性率均高于98%;不同性别人群6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疫苗高接种率及高免疫成功率,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狂犬病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广西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门诊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和随访登记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统计分析5剂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3、7、14、28 d,经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和2-1-1免疫程序[分别于就诊时(0 d)经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剂疫苗,再于第7和21天各注射1剂疫苗,幼儿可经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结果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201/9 572),不良反应中以单纯发热(>38℃)为主,占81.10%(163/201);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7%(128/5 398)明显高于5剂免疫程序[1.75%(73/4 174)](P<0.05),5剂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前3针次,2-1-1免疫程序接种后不良反应均发生在第1针次;低年龄、受伤程度为Ⅱ级、被狗以外的动物致伤和按2-1-1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高。结论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10岁以下儿童最好采用5剂免疫程序,以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人群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应答。方法选择身体健康、无犬伤史及狂犬病疫苗接种史的627名观察对象进行免疫原性检测,按生理发育状态分为5组:1~3岁组、4~6岁组、7~16岁组、17~40岁组和≥4l岁组,分别于免疫前、首针免疫后14和45 d,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ce focus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并计算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在所有免疫原性受试者中随机抽取225名,进行接种反应观察。结果 225名观察对象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的局部总反应率为5.15%,全身总反应率为4.42%,反应程度均为弱、中反应,无高强度及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免疫前所有样本血清抗体GMT均≤0.2 IU/ml,抗体均为阴性;首针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14 d,各年龄组人群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但抗体GMT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6岁组和7~16岁组较高,分别为9.42和9.01 IU/ml,1~3岁组和≥41组较低,分别为6.11和6.35 IU/ml,而4~6岁组与7~16岁组及1~3岁组与≥41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首针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45 d,各年龄组人群的抗体阳转率仍为100%,各年龄组平均GMT在14.8~16.40 IU/ml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人群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后临床反应轻微,免疫应答良好。但3岁以下婴幼儿及老年人抗体产生的时间有延迟的趋势,建议老年人及婴幼儿在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第l、2针时,应适当增加剂量,以提高血清抗体阳转率及免疫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诺华公司生产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320名2~5月龄健康婴幼儿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种3剂诺华公司生产的Hib结合疫苗,对照组接种3剂某进口Hib结合疫苗,每剂间隔1个月,接种部位和途径均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每剂接种后30 min、6 h、24 h、48 h、72 h,对观察对象进行主动安全性观察;每剂接种后4~28 d,观察对象主动报告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于接种前和全程免疫后28 d采集指血,ELISA法测定Hib-PRP抗体水平,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实验组3针总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2.67%,对照组3针总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针局部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第2、3针局部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3针总全身反应发生率为19.33%,对照组3针总全身反应发生率为22.3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针次全身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疫苗后,Hib-PRP抗体水平≥1.0μg/ml的比例分别为97.33%和95.8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b-PRP抗体水平≥0.15μg/ml的比例均为100%。实验组和对照组接种疫苗后,Hib-PRP抗体水平分别为(3.82±39.76)和(5.22±43.22)μg/ml。结论未观察到诺华公司Hib结合疫苗与某进口Hib结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5.
乙型脑炎狗肾细胞14-2PDK-CD株活疫苗于甘肃省武威市(非流行区)45人.接种观察表明,反应轻微,且抗体应答良好.疫苗接种后仅有4.65%的儿童出现低热反应(37.1~37.3℃),48~72小时后消失.儿童接种1针(0.5ml)后其抗体效价≥1∶5者占92.9%、≥1∶10者占42.9%;次年加免1针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百分之百上升至≥1∶10,GMT为29.3±1.44。成人接种1针(1.0ml),其抗体效价即上升至≥1∶10.与同时进行的乙型脑炎地鼠肾细胞14-2HK株活疫苗比较,其结果均无明显差异,表明两株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京市西城区实施水痘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1及2剂次免疫程序前后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实施VarV 1剂次(2008~2012年,34 145人次)及2剂次(2013~2017年,77 213人次)免疫程序时期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VarV 1剂次及2剂次免疫时期全区年均发病数分别为1 065和910例,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6. 69/10万和64. 73/10万,高发季节均为每年12~1月冬季、4~6月春季,2剂次春季和冬季发病高峰略有下降。不同剂次免疫时期西城区15个街道发病率均下降,流动人口相对较多的广外和白纸坊街道发病率居前两位。随着疫苗接种量上升,除<1岁组和≥30岁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P <0. 05)外,其余年龄组发病率均下降,尤其是5~9岁组下降明显(P <0. 01)。1剂次及2剂次免疫程序期水痘暴发疫情年均分别为4. 2和4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VarV 2剂次免疫程序有效降低了西城区水痘整体发病水平,但对降低局部暴发疫情不明显。建议加强成人VarV接种宣传,开展VarV免疫持久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防接种的易实施性。方法对保定市2014年应完成甲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出生日期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儿童,统计疫苗全程接种率、报告一般反应发生率、接种成本,并采集接种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后满1个月及接种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第2剂后满1个月的儿童的血清样本,检测抗-HAV抗体水平。结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即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10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须接种完2剂才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65.53%;按接种剂次比较,两种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接种人数比较,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为107.97/10万,高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30.29/10万(P<0.05);两种疫苗的血清抗-HAV阳转率均约95%(P>0.05);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接种费用约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5倍。结论在保定市,两种疫苗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从接种经济负担、疫苗的安全性、接种的易实施性方面,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要优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上市后,在北京市人群中的接种率、安全性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疫苗的受种者信息,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监测管理"模块收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个案信息,采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疫苗接种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9月~2015年3月,北京地区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率为2.01%(95%CI:2.00%,2.02%),男性接种率低于女性(P0.05);受种者平均年龄为(70.63±9.20)岁,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98.6%,99.8%在9~11月份完成接种;在各年龄组老年人群中,65~74岁组接种率高于其他组,85岁以上组接种率最低(P0.05);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的地区接种率高于收入高的地区(P0.05);接种疫苗后共计报告AEFI病例5例,无严重AEFI和群体性AEFI病例报告。结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和其他年龄组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varicella vaccine,VarV)免疫策略实施5年后,北京市通州区15岁以下儿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IgG抗体水平,为完善VarV免疫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通州区10个居委会,选择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的15岁以下健康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查阅预防接种证,并通过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疫苗免疫史,采用ELISA法检测VZV IgG抗体水平。结果 共调查儿童380人,总VZV-IgG抗体阳性率为38. 68%(147/380),GMC为77. 12 mIU/mL;1剂次、2剂次VarV调查接种率分别为为41. 05%和20. 00%。12月龄婴儿,月龄与抗体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 130(P 0. 05);≥12月龄儿童,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随年龄及免疫次数增加均呈升高趋势。2剂次免疫史儿童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最高;156例有1剂次VarV免疫史儿童中,随接种时间增加,VZV-IgG抗体阳性率呈下降趋势;74例有2剂次VarV免疫史儿童中,末次接种后VZV-IgG抗体阳性率和GMC不同接种年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剂次VarV免疫间隔时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实施2剂次VarV免疫策略5年后,北京市通州区15岁以下儿童VarV接种率、VZV-IgG抗体阳性率偏低,建议加大VarV的接种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4(T24)、36(T36)、60(T60)月检测抗-HBs应答,分别对接种10批酵母、5批CHO,4批酵母、4批CHO,2批酵母和2批CHO疫苗的儿童进行首针免疫后T24、T36和T60的随访,采用放免法(RIA)检测抗-HBs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12个月内,接种两种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24、T36时,接种CHO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酵母疫苗。结论应提高酵母疫苗免疫儿童现用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