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民用电网中大多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系统,这种系统会有零序电流的存在。因此在进行平衡零序电流的时候则会比平衡三相三线制电路更复杂。文章将三相平衡理论作为核心思想,利用Y-变换平衡三相负荷,保障电力系统可以安全运行。此基础上,利用simulink建模仿真,证明该补偿理论不仅对所有三相四线制系统是适应的,还可以实现三相四线制系统的电流平衡化。  相似文献   

2.
变频调速系统中,电机电流存在脉动现象,电机重载时脉动更明显,严重时易触发过流。文章首先在d、q坐标系中滤掉电流脉动成分,然后计算出主频信号的三相平均电流,进而提取出三相脉动电流。把三相脉动电流变换到d、q坐标系中,计算出脉动电流幅值和旋转角,按抑制步长进行平滑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升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当永磁同步电机发生三相不对称故障时,电机转矩会产生脉动振荡。故障状态下,定子电流发生周期性的畸变,进而影响交轴电流i_q。根据PMSM运动方程和转矩方程可知,电机转矩与交轴电流i_q存在直接关系,所以抑制转矩脉动振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于抑制交轴电流发生振荡。文章采用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方法,对参考q轴参考电流i_(qref)进行补偿,从而达到转矩脉动抑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玮 《电子游戏软件》2014,(11):161-164
矩阵变换器(MC)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功率转换器,在许多的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双空间矢量(SVPWM)控制策略计算简单,且易于实现,与其他控制策略相比有简化控制电路要求的优点。针对双空间控制策略在输入侧电网电压不平衡等非正常工作情况下引入了一种前馈补偿算法,通过时实调节脉宽调制系数m,来补偿"Virtual DC",则保持MC输出电压在正常范围内。为获得准确的"Virtual DC"作为补偿控制的参考值,需实时检测MC的三相电压。在输入电压非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该方法能有效地减少输出电流中的低次谐波以及改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最后对系统进行Matlab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理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光伏设备的测试,简单分析了光伏设备输出功率与产生的谐波电流值、电流总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之间的关系,及谐波电流值的计算。计算了该设备产生谐波对此公共连接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用于制盐业三相交流电机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的智能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当检测到欠压、过压、过流、电流和电压不平衡、绕组温度过高和单相运行情况时,系统经过单片机8098的控制就会切断输入的三相电源.并在报警的同时显示故障的类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频调速系统中常用的电机诊断方法难以准确判断隐性故障类型的问题,采用基于D-S证据推理的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将三相电压传感器和三相电流传感器的判断结果进行融合,以识别变频器不对称运行的故障;将A,B,C三相定子电流信号进行融合,以识别转子断条故障.该方法通过小波包频带能量提取电动机隐性故障特征信息,然后利用D-S证据理论融合计算故障特征信息进行故障识别.诊断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电动机故障诊断的精度,并能满足诊断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由于负荷的不均匀分布造成我国低压配电网中长期存在三相不平衡问题,对供电和用电双方都将产生不利影响。为此文章设计的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采用DSP为运算核心,控制T型结构的IGBT来调节电网中的三相电流,详细论述了装置系统和装置软、硬件的设计方法,并通过相关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该装置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聚酯切片生产时,缩聚釜需双速搅拌电机控制切片粘度,手动操作常出现人为误差。现取用FS—15功率变送器取样电机的三相电压、电流,电DGJ—1200极警器定限,再由精密时间继电器计算出搅拌电机的平均功率,以此决定粘度平均值,同时由E1—836电子平衡仪跟踪搅拌功率上升变化,更明确粘度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是一种新型高效率三相同步电机,转子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建立电机激磁磁场,从而减少了电机的激磁电流。由于电机电流的减少,使电机的定子铜耗降低。因稀土永磁电机的转速与旋转磁场的转速保持同步,因此转子不产生损耗。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减少各种损耗,达到较高的效率。我公司开发的THE系列高效稀土永磁同步电机,通过仿真优化设计,可确保电机10年内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无位置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锯板电机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灵敏度,课题组在I/f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方案以提高负载冲击时的运行稳定性。该方案通过检测功率因数角感知负载的变化,补偿给定电流幅值跟随负载转矩,通过实时补偿给定参考位置解决瞬时负载冲击时转子角度变化过快的问题,持续大负载造成电流较大时通过减速释放动能来平衡负载直至堵转,解决了I/f控制方法下的失步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电机样机能够承受瞬时转矩冲击,且在持续大负载转矩下保持电磁转矩输出;在负载降低后,系统可以自动恢复转速运行,全程无失步。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作为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分析其电流不平衡度;分析负载在正常及短路状态下,三相侧的电流和二次侧电压和二次侧电流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基于32位ARM coretex-M4单片机作为主处理器,利用准同步采样技术实现三相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流参数采集,采用傅立叶变换技术对谐波频率及含量进行计算。针对每个工频周期的采样点数和响应速度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点数和响应速度的平衡控制策略,既兼顾了采样点数,保留原数据的真实变化,同时满足一定要求的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负载不对称三相串联谐振逆变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负载的性质与功率等级存在差异,或者是同一负载在各个时间段的工作状态不同,受到二次侧负载个数与性质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一次侧三相供电线圈中等效反射抗组存不同,出现等效负载不平衡的现象,进而对电流平衡性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进行电流平衡控制,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有效措施进行电流平衡性的协调管理,为其后续的使用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产 LVD802型涤纶后加工联合机组中,七辊牵伸拖动使用的是直流电动机。在设计该电机的电源部分时,其设计思想大致为:一是电源不是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二是该电机要求的整流质量不高。故此,从一次性投资少,调整方便的角度来考虑,采用了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然而,该电路中的整流桥每桥采用了三只3CT200/1200的可控硅并联使用。由于元件特性参数的分散性较大,致使并联的元件承受电流差异较大,承受电流大的元件可能  相似文献   

16.
孙标  熊军华 《中国造纸》2007,26(8):41-44
通过对放纸辊电机运行特点的分析,说明在选择电机额定功率时,关键是计算电机的最大负载电流。文中分析了最大负载电流发生的所有可能情况,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游帅  马钧华 《轻工机械》2012,(5):55-58,62
介绍了伺服驱动中电流调节器的设计方法。在硬件上给出LTS25-NP,ACS7xx,HCPL-7840 3种电流采样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DSP的接口设计,可知3种器件可以满足不同的电流采样精度与速度的要求。在软件上,利用仿真得到电流调节器PI参数计算方法,并介绍实验整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电机的参数可以计算得到PI电流调节器良好的初始参数,为实验整定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传感器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用于变频洗衣机的PMS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采用改进型滑模观测器(SMO)实现电机转子位置与转速的估算,通过三电阻采样方式来检测三相电流,有效地降低了系统成本。系统采用矢量控制模式,针对洗衣机负载波动大、运行速度高的特点,在电流内环设计中增加了电压前馈补偿解耦控制环节,与传统PI调节器相比,该方案能够改善电流跟踪效果,提高控制性能。最后,在洗衣机样机平台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案运行可靠,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洗衣机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xwell与Simplorer的三相异步电机变绕组调速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宽调速范围要求,分析一种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等效匝数来拓宽三相异步电机调速范围的方法,由于采用该调速方法在绕组切换过程中会引起电机参数突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暂态过程分析手段,无法应对可能的电流冲击、转矩波动甚至功率器件损毁等情况。本文基于场路耦合仿真的解决思路,重点讨论如何使用Maxwell与Simplorer软件工具对绕组切换的暂态过程进行联合仿真,解决其中9抽头电机建模、端部参数提取以及控制环路设计等问题。研究表明联合仿真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有效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广西轻工业》2016,(7):71-72
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比全压起动有着节能、平稳等优势,运行安全可靠,它具有很多传统电机启动装置无法比拟的优点。介绍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工作原理,给出软起动的等效电路图。利用MATLAB进行软起动仿真,并与全压起动进行比较。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采用软起动方式,电机的起动电流明显减小,可有效减少对电机和电网的影响;全压起动的时间短,而软起动的时间相对长一些;但从起动的效果看,软起动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