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川建材》2015,(3):135-137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运量、快捷、安全、舒适的交通工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城市建设和改造开发大型地下空间已成为一种必然,针对地下车站大部分位于密集城市中心,常常紧邻建筑物,交通干道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施工长期紧张、施工条件复杂、工期紧迫。基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难度越来越大,重大恶性基坑事故也时有发生。本文以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福建园站为例,结合施工现场论述地下车站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以及地层加固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既有轨道交通保护要求较高,地块基坑开挖时需考虑对已建轨道交通的保护措施,通过充分考虑轨道交通与拟建基坑的净距,综合技术、经济等方面因素,采取对拟建地下空间分块分区对称开挖及对拟建基坑坑底土体加固的双重措施,是一个较佳选择。以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站交通枢纽工程(含配套地下空间)为背景,详细介绍该深基坑设计及施工对相邻轨道交通的影响情况及实测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运营事故和几类典型工程事故如盾构推进事故、基坑事故、矿山隧道事故和临时结构工程事故的统计和分析,针对工程的安全问题提出借鉴和事故预防对策,使轨道交通工程更加安全可靠。研究表明,上海地铁工程事故发生次数较多,主要以基坑事故为主,表现为渗流破坏和坑内滑坡,根据工程建造的必要环节,确定了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原因大多为施工因素。研究成果将为上海轨道交通的远期规划和国内其他城市的轨道工程安全建设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断扩大,临近城市轨道交通的深大基坑工程也不断增多,基坑施工过程可能会对城市轨道交通结构产生影响,从而引起轨道交通结构变形。因此,如何及时了解轨道交通变形情况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某受基坑开挖影响的轨道交通为例,根据轨道交通工程特点设计监测点的布置方案,并详细阐述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及运行,通过采集的数据分析判断轨道交通的变形规律,及时了解轨道交通结构变形情况,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间开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上海市临港新城轨道交通滴水湖站地下空间开发为例,阐述大型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以及采用综合监控系统的方法实现大型地下空间智能化、集约化综合监控与管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为了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就要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地下空间的施工规模不断扩大,对地下空间的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地下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钻孔咬合灌注桩在高层建筑物、城市地铁车站等工程深基坑工程中应用较多,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等特点。本文以君竹佳园基坑支护工程为例,简要介绍钻孔咬合灌注桩的施工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7.
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的原则,致力打造一体化、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标杆项目,成为国内第一个绿色三星大型独立地下空间.本工程集市政设施建设、地下空间开发、轨道交通衔接、综合管廊连通、周边地块联接、生态城市建设、智慧城市运营、城市景观提升、安全防灾系统于一体,针对设计和管理做了一系...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半径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长,为缓解交通压力,各大中城市相继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在城市繁华、人流密集区域,由于空间有限,不可避免地出现邻近运营地铁线路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文章通过研究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西关附属人防项目深基坑开发项目的安全风险,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方面对邻近运营地铁线路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问题展开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土地利用密度越来越高,深大型基坑大量出现,由此而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施工条件。相邻基坑同时(或相继)施工时,深大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突出,因此,如何保证基坑在本身稳定的条件下有效地控制基坑支护体系的变形,是维护基坑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问题。 上海轨道交通明珠线二期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通常处于房屋和重要市政设施工程的密集地区,为保护工程周围已有建(构)筑物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营,除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基坑整体稳  相似文献   

10.
36层超高层建筑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基坑大致成方形(80m×92m),基坑挖土深度15~20m,其中核心筒电梯井深坑开挖深度19.15~20.25m。基坑西北侧为正在运营中的轨道交通4号线,距离基坑最近处约为10m;东侧为拟建的轨道交通10号线,其上行线距离基坑最近处约6m;基坑周边还有不少地下管线。为保证基坑周边环境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如地下连续墙两侧用三轴搅拌桩护壁;基坑内设置中隔墙;增设井点进行降水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型复杂地下空间已成为城市开发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以南京玉兰路隧道为例,其与轨交3号线隧道在平面上交叉,竖向上隧道位于轨交之上。由于距离较小,两者须共同设计,即结构上为一整体。经安全性、经济性和进度等各方面论证,各参建单位统一意见先进行玉兰路隧道施工,待其通车后再对轨交3号线隧道进行施工。施工方案为玉兰路下方轨交利用既有工作井作为出料口进行盖挖法施工,其余节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详述该复杂异型基坑的施工步序。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的经营管理,可产生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经营管理模式研究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文从类别、收入、面积、业态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商业空间的概况,并从内涵、优缺点等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开发模式、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指出目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法规不健全、被动开发、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有待创新等。并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变被动开发为主动开发,在既有建设融资模式和经营模式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盾构隧道下穿立交桩基托换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隧道下穿地下空间所遇到的问题愈加频繁,需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确定设计与施工方案。以郑州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穿越立交桥进行桩基托换为研究对象,结合广州、深圳和香港地区桩基托换工程经验和现有技术水平,详述了盾构隧道穿越桥梁进行桩基托换的设计难点和重点。本方案具有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对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等优点,对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桩基托换的施工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徐良  张洋  李伟  赵捷 《城市勘测》2016,(4):168-171
为准确测定地下桩基、桥梁基础的位置及深度,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小庙路桥桥梁基础为例,采用三种物探方法对桥梁基础位置进行探测,并结合测量技术精准测定其位置,为常州市轨道交通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基础保障,有效解决了工程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洋  曹峰  谢友鹏  马巍 《城市勘测》2020,(1):170-172,176
地铁与高铁相比有地下隧道空间狭小拥挤,曲线半径小,通视条件差的特点。针对传统的铺轨基标测量方法难度大、效率低,结合地铁地下隧道的结构与施工特点,尝试了利用连续自由测站法进行地铁铺轨控制网的测量,讨论了控制点的埋设要点以及作业方法,对不同区段控制网的接边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基于自由测站方法的铺轨控制网布设灵活、方便,测量精度能够适应地下隧道的复杂环境,满足地铁铺轨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快速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以兰州为代表的大型带形城市显现出严峻的城市问题,集中体现在:城市建设用地极度紧张;交通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市政设施效率低等方面。研究基于大型带形城市的突出城市问题,以兰州市为研究落脚点,结合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机遇,探讨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对解决此类型城市的城市问题的作用,宏观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策略,其中,以可持续性、集约化为基本原则,重点从调整城市功能角度研究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1)选择可持续的模式,有节制的开发地下空间资源;2)结合整体功能布局,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的协调发展;3)城市功能空间地下化。  相似文献   

17.
在轨道交通线路周围进行工程活动而又要确保已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正常运营,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对运营线路的影响。针对在运营地铁邻近的基坑施工工程,介绍了工程的设计中基坑围护方案、地铁的保护措施和基坑分块挖土方案,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引起地铁隧道最终变形的规律和施工各阶段地铁隧道变形的规律。该工程采取的控制地铁隧道变形措施是有效的,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开发的地下综合体是一种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在系统分析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地铁车站、隧道与地块开发建筑共建的上海日月光中心这一地下综合体工程的成功实践,对软土地区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所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工程技术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为软土地基中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综合工程提供工程借鉴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鲍艳玲 《中国市政工程》2020,(2):117-120,138
南昌市轨道交通L1线穿越南昌主城区,周边环境复杂、变化大,全线车站建筑布置、基坑设计、换乘站设计难度大,最终设计具有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特点、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等特点。作为江西省南昌市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虽起步较晚,通过借鉴其他建成或在建的轨道交通成功经验,结合本线路走向、周边环境等编制设计方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站,形成有当地特色并有自身特点的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20.
从北京地铁建设开始应用的各种深基础及地下工程技术和设备,结合我国其它城市地铁建设,系统地介绍了基坑支护、基础工程、隧道开挖及相关的地下工程技术发展概况.总体上讲我国的深基础及地下工程技术和一些设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符合工程实际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正在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