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主辅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建材》2015,(3):105-106
采用主辅路断面形式的城市主干路,交通组织设计复杂,如何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条件,对公交停靠站进行布置、优化主辅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是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在欧美国家非常受重视,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我们需借鉴他人优秀成果来消化吸收,以提高自身水平。本文收集了大量国外交叉口设计成果,按不同服务功能对其进行分类,从城市简易立交、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交叉口的自行车道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的特征和适用条件,重点介绍了快速路—主干路交叉口设计、沿河道路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的分类、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情况、支路—主干路渠化设计以及交叉口自行车道设计。文章最后总结了城市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交叉口设计工作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外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在欧美国家非常受重视,而在我国则刚刚起步,我们需借鉴他人优秀成果来消化吸收,以提高自身水平.本文收集了大量国外交叉口设计成果,按不同服务功能对其进行分类,从城市简易立交、平面交叉口应用类型、交叉口的自行车道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们的特征和适用条件,重点介绍了快速路一主干路交叉口设计,沿河道路交叉口设计、平面交叉口的分类、环形交叉口的适用情况,支路一主干路渠化设计以及交叉口自行车道设计.文章最后总结7城市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交叉口设计工作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也呈快速增多趋势。道路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所以必须保证其道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尤其是主辅路交叉口的设计,在城市主干路设计中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是根据多年来主辅路的交叉口的设计经验,作为提高道路交叉口设计人员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温州市汤家桥路—机场大道交叉口为5条主干路相交形成的五叉路口,采用环岛组织交通。由于交通量不断增加,交叉口车流冲突不断,存在严重的交通隐患。文章在对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利用环岛加信号灯控制的方法进行交通组织,降低了交叉口混乱程度,大大提高了环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阳利 《四川建材》2020,(4):160-162
主干路快捷化作为城市道路建设新理念已在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中应用。以扬州市扬子江北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从交通功能、景观提升效果、工期及施工组织影响、工程规模等方面进行道路改造横断面方案比选,为城市“快捷路”道路横断面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进步,很多地方的道路交叉口设计都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相对于道路的其他部分而言,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设计,对交通的通畅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很多城市的拥堵情况严重,主要是由于道路交叉口出现了很大的拥堵,前面的车辆无法有效疏散,后面的车辆紧紧跟随,这就造成开往不同方向的车辆,集中堆积到交叉口位置,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排解。文章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讨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淮安市淮海南路与淮海北路城市设计为例,探讨在城市设计中将诸多方面结合起来的设计方式,综合解决城市设计中道路系统规划、断面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控制与静态交通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主干路的运行质量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次干路的运行条件和路幅宽度都未满足标准等现状。提出未来道路的建设标准 :主干路实行机动车专用 ,严格控制交叉口间距 ,沿线结点保证一定的立交率 ;次干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 ,适当限制非机动车通行的规划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范达伟 《山西建筑》2009,35(19):293-294
针对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从平面交叉口的基本形式、交通组织、平面设计、竖向设计等方面介绍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指出交叉口设计既要使通行能力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又要保证转弯车辆的行车稳定,同时符合排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
次要车流的左转和直行对交叉口车辆运行影响较大,特别是主路交通流量较大时尤为明显,通过次要道路车流远引的方式可以减少交叉口车辆冲突,有利于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分析了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适用条件与车流组织方法,以延误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远引回转车流掉头位置、远引车辆掉头排队车道长度、远引掉头处开口长度与宽度等关键几何参数计算模型,提出了次路远引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等计算方法。结合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仿真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可有效减少信号相位数和车辆平均延误,表明了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的交通组织方法对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卫晓东 《山西建筑》2012,(34):22-23
结合山西体育中心工程概况,从规划用地、设计理念、功能分区、造型设计、交通组织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叙述,并通过辅助空间的多功能设计,从而满足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刘浩 《城市建筑》2014,(20):363-363
合理的交通组织不仅是游客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目前游客中心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从研究思路的框架着手,提出了游客中心内外交通组织与区域路网整体性设计的思路,以寻求游客中心交通组织模式的设计之道。  相似文献   

14.
高层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组织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璐 《山西建筑》2010,36(2):67-68
阐述了高层综合体建筑外部交通组织的分类和特征,分析了其设计的目的和原则,并在此提出了外部交通组织设计的主要形式,以构建良好的高层综合体外部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5.
白炳波  陈峰 《山西建筑》2010,36(9):277-278
以温州机场路YK10+040~YK11+060段辅道开挖工程为例,结合施工场地实际情况,从组织机构的设置,操作流程的制定,安全警戒方案的实施,防护屏障和交通组织的设计四方面阐述了道路沟槽控制爆破的主要注意事项,并经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住区规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居住区规划中住区交通组织、环境建设,以及住宅配套现实处理方法的分析,指出现代住区的规划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住区交通网络,合理整合住宅内外环境,适度超前建设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衡阳中心汽车站方案的的分析,本文从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秩序和主站房综合楼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以约束条件为起点来把握环境要点和功能节点,将其转化为空间特质的交通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住区的人性化交通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回顾了传统居住区交通设计理念与方法,提出了居住区人性化交通设计思想,并以居住区道路网布局和公共交通组织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上海新江湾城大型居住区为实例,介绍了交通系统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19.
罗山路立交改建是上海市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的重要节点之一。介绍了内环线浦东段快速化改造的功能定位及服务对象、主要技术标准。分析了原罗山路立交的状况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地面辅道、减少主线交织及调控越江通道交通流量等3个改建原则。在进行现场交通量观测的基础上,对罗山路立交的交通流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远期预测,立交改建方案为新增SN、WN、EN1和EN2等4条匝道。最后,对改建后的立交进行了远期交通评价。该方案针对罗山路立交地面辅道系统对主线越江交通的分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线越江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20.
Many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consider multi-lane factors (MLFs) 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traffic load model. Measured multi-lane traffic data generally exhibit significant lane disparities in traffic loads over multiple lanes. However, these disparities are not considered in current specifications. To address this drawback, a multi-coefficient MLF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n improved probabilistic statistical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trucks. The proposed MLF model and approach were calibrated and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example site. The model sensitivit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lane disparity of truck traffic volume and truck weight distribution on the MLF.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experimental site study yielded MLFs comparable with those directly calculated using traffic load effects. The exclusion of overloaded trucks caused the proposed approach, exis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 and conventional approach of ignoring lane load disparity to generate comparable MLFs, while the MLFs based 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wer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The inclusion of overloaded trucks caused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 to overestimate the MLFs significantly. Finally, the benefit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bridge practitioner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