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P2P(Peer to Peer)被认为是解决C/S模式下网络宽带瓶颈的一剂良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P2P长期一直无法摆脱互通性和可控性差的顽疾,以致阻碍自身健康稳步的发展。SIP协议用于发起会话,具有简单,高效,扩展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IMS系统中。如何有效的利用SIP协议所提供的良好会话建立和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体系架构,整合各种P2P应用的资源,避免其过度的无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SIP协议和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SI模P型,最终分析并给出了P2P-SI的P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2.
SIP协议是当前VoIP和IM等多媒体协议的呼叫建立协议。P2P技术提供了分布式的网络架构中通信节点之间得对等通信能力,P2P网络架构经历了集中目录式网络架构、纯P2P网络架构、混合式P2P网络架构和结构化P2P网络架构。通过引入P2P技术,SIP网络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P2PSIP网络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操作:对P2P节点的操作和用户层面的操作。  相似文献   

3.
吴亮 《电信快报》2010,(5):44-48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P2P(对等网络)技术与SIP(会话初始化协议)之间相互融合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首先介绍了P2P技术和SIP协议,随后研究怎样将P2P架构与SIP系统进行融合,重点讨论了P2P-SIP的实现过程,包括P2P-SIP终端如何使用SIP协议携带P2P消息实现节点的发现、加入、离开和用户注册等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中提出了一种在P2P架构上的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邮件网络,他可以克服IP网络上的服务器瓶颈问题和H.323协议的繁琐及低效率问题.同时介绍了本网络采用该P2P架构和SIP协议的优势所在.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本网络如何对多媒体信息流的获取、存储管理以及播放.最后,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总体介绍.  相似文献   

5.
陈涛 《中国新通信》2007,9(17):39-41
P2P(Peerto Peer)被认为是解决C/S模式下网络带宽瓶颈的一剂良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P2P长期一直无法摆脱互通性和可控性差的顽疾,以致阻碍了自身健康稳步的发展。SIP(会话初始协议)用于发起会话,具有简单,高效,扩展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IMS系统中。如何有效的利用SIP协议所提供的良好会话建立和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体系架构,整合各种P2P应用的资源,避免其过度的无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SIP协议和P2P技术的特点以及P2P-SIP模型,最终分析并给出了P2P-SIP的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SIP(会话初始协议)网络的即时通信中,存在单点失效、系统瓶颈以及难于扩展等问题。P2P(对等网络)网络的分布式特点打破了传统的C/S架构,所以把P2P技术引入到SIP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文章给出基于P2PSIP即时通信系统的结构及其详细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实时通信模块和JXTA网络模块,JXTA网络模块由发...  相似文献   

7.
P2P流媒体系统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P2P流媒体系统又存在很多问题:文件定位技术、节点选择技术、网络不稳定性及网络带宽等等。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网络编码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率,而SIP协议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P2P网络。文章将网络编码和SIP协议应用到P2P流媒体系统中,目的是解决现有P2P流媒体系统的普遍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网络编码技术和SIP协议的P2P流媒体播放系统,在网络健壮性、播放质量、网络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P2PSIP系统结合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势,是当今网络技术领域的热门应用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P2PSIP系统的基本原理,基于现有的P2PSIP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P2PSIP系统测试主要内容,并分析和探讨P2P重叠层和SIP应用层的测试重点。  相似文献   

9.
石利军  梁建武 《电视技术》2011,35(20):46-4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宽带用户数的持续增长,传统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的网络电视架构面临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得P2P技术逐渐被重视。在下一代网络(NGN)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成为承载IPTV的主要平台。介绍了IMS体系结构和P2P网络技术,分析了P2P网络存在的不足和IMS在管理上的优势,实现了IMS与P2P网络的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可控可管P2P网络电视架构方案,为网络电视架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P2P系统研究     
对等网络(Peer to Peer,简称P2P)是一种新兴的网络计算模式,打破了传统的C/S模式,其应用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首先介绍了P2P网络的概念、特点,然后分析了P2P网络的四种拓扑结构,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最后概括了P2P系统的评测标准.  相似文献   

11.
李广华  朱志祥 《通信技术》2009,42(5):169-171
P2P网络的出现,成功地实现了可扩展的网络应用设计,并且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范式。然而,P2P也面临着如何高效和公平地利用网络资源的挑战。特别是,缺乏明确地与网络供应商进行沟通,P2P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消耗太多的带宽,使网络运营商负担不起,导致供应商采取很多限制P2P的措施。文章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地与网络供应商合作,最终更加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12.
P4P技术简介     
与传统的两种思路,即P2P应用感知物理网络状况,或者运营商网络限制P2P流量不同,P4P将P2P应用和承载网联合设计,一方面使P2P应用利用网络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减少了网络骨干线路上的负载,从而显著地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4P的背景、起源、架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P4P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P2P)是一种构筑于底层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之上的虚拟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的、具有互操作性的自组织系统。现在,运用P2P技术的软件比比皆是,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P2P技术带来的快乐,与此同时它也浪费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为了让P2P系统更高效的运行,同时降低网络的流量,本文介绍了P4P技术的相关理论。通过对P2P技术的研究,指出了P2P应用与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矛盾,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P2P构建应用层组播网络,应用于流媒体数据分发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Banacast是针对广电行业设计的一套完整的可运营网络电视系统,采用优化的第四代P2P双向传输网状结构,提供运营成本低、运行稳定、用户接入速度快的视频直播服务,同时提供智能EPG、安全监控,用户统计、收费计费等功能.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Banacast系统能在较低的硬件配置下为大量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直播服务.  相似文献   

15.
周开宇 《电信科学》2007,23(5):6-10
随着P2P文件共享应用的泛滥,P2P应用大量占用了基础网络运营商的核心带宽,并在影响运营商利润的同时影响了P2P技术的继续发展.本文介绍了一种P2P流量优化技术--P2P缓存系统.通过对P2P流量进行缓存过滤,可使P2P流量占用的核心网络带宽大大降低,从而解决P2P文件共享同基础网络运营的矛盾.本文讨论了P2P缓存系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2P技术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超过了Web而成为在流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新型应用。同时,P2P技术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互联网,还间接地延伸到了电信网和广电网。使用P2P技术的新业务对传统领域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协助解决了三网融合的技术瓶颈。ENUM技术作为跨越互联网和电信网的基础性架构,是融合网络的一条重要的技术途径。将ENUM技术与P2P相结合,可以使P2P共享的优势延伸到电信网络,加速网络融合。  相似文献   

17.
P4P技术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柳明 《中国新通信》2008,10(15):79-82
与传统的两种思路,即P2P应用感知物理网络状况,或者运营商网络限制P2P流量不同,P4P将P2P应用和承载网联合设计,一方面使P2P应用利用网络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减少了网络骨干线路上的负载,从而显著地提高ISP的网络效率。本文从P4P的背景、起源、架构、发展前景等方面对P4P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P2P搜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P2P搜索的拓扑结构和搜索算法等相关知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基于不同P2P结构的搜索算法作了简单的对比和分析。并针对现有搜索算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设想,最后对影响搜索算法的因素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9.
P2P技术     
本文简要介绍了P2P技术的实现原理.文章以对SKYPE软件进行黑盒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深入剖析了SKYPE的实现技术,包括网络结构、呼叫接续、被叫寻址以及语音编码等各方面.对研究P2P语音技术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P2P文件下载和P2P语音通信的崛起,P2P成为互联网应用最大的热点之一.P2P成功的根本在于建立了新的计算模型.本文从P2P计算模型入手,通过分析P2P计算模型和互联网的同构性,指出P2P计算的核心优势和目前存在的缺点,并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P2P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