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琴 《电子世界》2013,(1):137-138
时钟电路属于典型的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能够综合锻炼学生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以及分析的方法能力。Multism软件为NI公司推出的全功能电子设计仿真平台,能够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信号电路进行完整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在数字电路的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阐述了仿真软件的基本功能,分析了时钟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设计方案,提出了电路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奚素霞 《电子工程师》2007,33(12):56-59
电子电路的学习不仅是要掌握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电路的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很难融会贯通。针对此不足,文中介绍的EWB(电子工作平台)仿真软件可以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结合理论教学的进程,及时利用电子设计工作平台软件EWB,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的验证、设计和仿真实验,并以实际电路为例,利用计算机的仿真技术对电路进行设计、分析和调试。该仿真软件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电子平台。  相似文献   

3.
电路故障仿真及最坏情况分析是实现产品性能与可靠性协同设计的重要方法。介绍了电路故障仿真的基本原理,探索了EDA软件接口、故障建模、故障注入等电路故障仿真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阐述了基于工程软件CARMES的电路故障仿真和最坏情况分析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IR2136的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了一个基于IR2136的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的三相全桥驱动电路的设计。详细介绍了电路的信号隔离模块、逻辑综合电路、三相逆变驱动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并对电路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和选择,最后通过Saber仿真分析软件对设计完成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证明,电路的设计性能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静宜 《电子科技》2010,23(10):15-17
设计一种压控电压源型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并利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电路的频率特性、特征参量等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设计一致,为有源滤波器的电路设计提供了EDA手段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Multisim 10仿真软件对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运用直流工作点对静态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设定;利用波特图示仪分析了电路的频率特性;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研究表明,Multisim 10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功能,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保障操作安全,方便调试、节省成本和提高设计质量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设计了一种实用精密整流电路,对该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并用MicroSim仿真软件进行瞬态特性和频率持性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OrCAD电路设计软件的高频电子线路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奕雄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1):142-144
本文基于OrCAD/Pspice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软件以实现高频电子线路的综合电路分析仿真为目的,针对回路使用的信号频率比较高,电路实现的功能多、结构复杂,造成OrCAD设计软件在仿真过程时运算量大,电路调试过程变得复杂、电路的元器件参量优化难度大.通过采用复杂电路的仿真调试关联优化的方法对变容二极管调频与功率放大及发射电路的仿真过程进行分析,仿真效果表明,采用关联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优化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探索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电路分析、介绍了以Multisim仿真软件为平台多路竞赛抢答器电路的仿真设计过程,对电路的设计原理、构成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使用虚拟仪器、虚拟元件完成了电路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所述方法的创新点是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与硬件设计互补,将电子电路的硬件设计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移,利于培养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的能力,提高了电路设计效率。结论是仿真设计有利于系统地研究电路的构成及电路的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0.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方程分析出发,推导了电路在谐振状态下的谐振频率、通频带、品质因数和输入阻抗,并且基于Multisim 10仿真软件创建RLC串联谐振电路,利用其虚拟仪表和仿真分析,分别用测量及仿真分析的方法验证它的理论根据。其结果表明了仿真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为仿真分析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运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Multisim 10在模拟电路实验中的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华光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192-196
随着EDA技术的发展,电路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来完成。Multisim软件以其强大的实时交互性、信息的集成性和生动直观性,为电子专业实验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平台。以Multisim 10软件在模拟电路实验应用为例,详细介绍了"单管放大电路"的创建、静态和动态的分析与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使读者深刻理解相应的模拟电路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蒋松涛 《压电与声光》2015,37(2):420-422
在电源与超声换能器间,匹配电路起纽带和桥梁作用。大功率超声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取决于匹配电路的设计。该文从大功率超声换能器的阻抗特性和实际工作条件出发,对换能器匹配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感串、并联结合的匹配电路,以及一种可对匹配电感值进行在线调节的新型电路结构。经过ADS仿真和实际工作验证,大功率超声换能器在这种匹配电路下可长时间稳定地工作,且调试上更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14.
PSpice软件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Spice软件是可以在PC机上完成电路的系统级综合、仿真的一种通用电路模拟仿真软件.他能够代替面板、示波器等整个电子实验室的功能,对复杂的电路与系统进行分析。他在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非常适合于教学和科研,是目前EDA软件种类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软件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PSpice仿真软件的功能、特点以及用PSpice进行分析设计电路的流程,并通过一个低通滤波器作为实例,对PSpice支持的文本输入法和原理图输入法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PSpice软件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并指出仿真实验一定要与实际硬件操作实验相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PSpice在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PSpice软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他可以根据电路的结构和元器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可以方便、精确地判断电路设计的正确性。本文介绍了PSpice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利用PSpice对包络检波器进行了仿真,并对包络检波器的两种特有失真(惰性失真和负峰切割失真)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通过这一实例较详细地说明如何用PSpice软件对高频电子电路进行仿真与性能分析。从而为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EDA在射频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今广泛应用的EDA电子电路设计方法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合通信系统中重要的射频部分探讨了EDA软件的作用和设计优化方法,并利用AWR、ABS以及HFSS等软件相结合对一种微带滤波器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仿真和实验证明很好地应用电子设计软件可以大大提高射频电路的设计能力,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Standardization of pseudo-wire and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s on IP packet networks is underway. The ability to quickly find circuits in networks supporting circuit emulation is directly computed using blocking probability analysis. When all of the sequenced flows have the same maximum packet size, i.e., they are homogeneous, blocking probabilities are computed using Erlang's B formula. This paper describes analysis tools for the heterogeneous case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steady-state fragmentation blocking probability, which controls the size of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 used in the analysis.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these tool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梁展  薛洁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9):185-187
为帮助正确理解及运用常见的消侧音电路,分别讨论了加法和减法电路实现的相位抵消法消侧音原理。几种典型电路均用到运算放大器。为直观认识每种电路的特点,估算了接收方获得信号和发送方输出信号的比值(电压比),每种电路均经TINA-TI软件仿真和实际电路验证,估算值和仿真、验证结果一致。这些消侧音原理和电路可应用在楼宇对讲、无线对讲等场合。最后,分享了一些设计和制作消侧音电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一般时序电路设计"的课堂教学及实践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中“一般时序电路设计”的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指出传统教学方法在设计较复杂电路时的局限性,为此完善了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讲解,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Active—HDL6.1和QUARTUSII4.1软件及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讲授“一般时序电路设计”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使用不多的课时就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复杂数字系统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Multi-FPGA Boards (MFBs) have been in us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for implementing systems requiring high performance and for emulation/prototyping of multimillion gate chips.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an MFB architecture which can be used for emulation or prototyping of a large number of circuits. A key feature of an MFB is its routing architecture defined by its inter-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connections.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nter-FPGA connections, namely–fixed connections (FCs) connecting a pair of FPGAs through dedicated wires and programmable connections (PCs) which connect a pair of FPGAs through a programmable switch. An architecture which has a mix of both these type of connections is called a hybrid routing architecture. It has been shown in the literature [7] that a hybrid MFB architecture is more efficient for emulation than an architecture with only one type of connections. The cost of an MFB and delay of the emulated circuit on it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PCs used for emulation. An objective of a designer of an MFB for circuit emulation is to minimize the required number of PC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lgorithms to evaluate the requirement of PCs for many hybrid routing architectures.The requirement of PCs can be reduced if some programmable connections are replaced by a connection using only FCs by routing through FPGAs. Such a routing is called multi-hop routing. We present an optimal and a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estimation of PCs when limited number of hops through FPGAs are permitted. The unique feature of our evaluation scheme is that it is generic and treat routing architecture as a parameter. We have used benchmark circuits as well as synthetic cloned circuits for testing our algorithms. Our heuristic algorithm is very fast and gives optimal results most of the time. Our algorithms can be used for actual routing during circuit em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