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乐峰  张爱武 《纺织器材》2009,36(6):28-31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纱线质量并有效控制纱线毛羽,介绍了乌斯特OH模块(毛羽检测模块)的测试原理,重点分析了毛羽测试的用途及影响毛羽测试的主要因素,并从配棉、半制品、细纱工序及钢领、钢丝圈、胶辊、锭子、导纱钩等方面阐述了控制纱线毛羽的措施,指出纱线毛羽及其变异的测定是纱线整体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OH模块对毛羽进行测试,可有效控制纱线毛羽,对纺纱厂及后道工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探讨张力与静电场对纱线毛羽检测的影响.对纯棉、涤棉混纺纱线进行毛羽检测,分析了不同的测试张力与毛羽检测结果的关系以及静电场对毛羽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张力对毛羽数有影响,随着张力的增加毛羽呈减小的趋势,但影响不明显;静电场对纱线毛羽检测结果影响突出,所测纱线3 mm毛羽数显著增加,纤维组分对毛羽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应用钢质槽筒、胶木槽筒、铝合金槽筒对络筒工序纱线毛羽数量的影响分析,得出了钢质槽筒更有利于降低纱线毛羽的结论,并用毛羽倍增系数指标反映了槽筒材质对毛羽增加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纱线毛羽性能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纱线毛羽的测试与评定方法。纱线毛羽与纱线的均匀度、断裂强度等指标都有关系。通过实验,对纱线毛羽的性能测试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以减少纱线毛羽和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纱线条干均匀度、毛羽的形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后道加工的影响。以改善条干均匀度及减少毛羽为主题,主要从提高前纺半制品质量、控制细纱工序毛羽、优化络筒工艺、控制毛羽增长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浙江名龙纺织公司在改善条干均匀度与减少毛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赵长万 《上海纺织科技》2007,35(7):35-36,40
纱线毛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分析了各工序工艺条件、设备和器材状态、车间温湿度控制以及操作管理对毛羽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控制纱线毛羽的对策措施,认为减少毛羽是原料、工艺、设备、环境和管理水平改善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7.
纱线毛羽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纤维转移和成纱结构理论中的毛羽问题进行了探讨,较严格地定义了纱线毛羽的基本形态,定性地分析了纱线毛羽的形成过程、受力情况以及毛羽数量与须条中纤维数量的关系,详尽地讨论了纤维成为毛羽的基本数学物理条件以及影响纱线毛羽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8.
细纱与络筒工序毛羽成因探析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瞿建增 《棉纺织技术》1999,27(11):18-20
分析了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及细纱工序影响毛羽数量的因素,对细纱、络筒工序减少毛羽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纱线毛羽对纺织产品的质量、织造效率及生产环境危害较大,简要介绍了毛羽的基本概念和测试方法,分析了毛羽的成因和影响因素,通过生产实践,从纤维的物理性能、各工序的工艺参数设定以及纺纱器材状况3个方面制定了减少毛羽的技术措施,达到减少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的利用毛羽测试提高成纱质量,介绍了投影计数法和漫反射法两种毛羽测试方式的检测原理,分析了温湿度、电磁干扰及纱线颜色对两种毛羽测试方式的影响。指出,两种毛羽测试方式不同,所测试毛羽的侧重点不同,投影计数法测试结果更关注于长毛羽,而漫反射法测出的结果信息量大,更有助于对成纱毛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成纱毛羽,针对细纱工序的工艺、器材及温湿度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跟踪试验.结果表明:细纱捻系数适当增加,成纱毛羽减少;细纱毛羽随着细纱总牵伸倍数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前胶辊前移2 mm~3 mm对减少毛羽有一定作用;细纱牵伸工艺按照改善条干均匀度的思路进行配置,有利于减少毛羽;钢领、钢丝圈的选配和使用时间对毛羽影响较大;车间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减少细纱毛羽.指出减少细纱毛羽要注意细纱工艺的配置、专件器材的管理以及加强各项基础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张凤  周湘祁 《毛纺科技》2012,40(6):12-15
从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出发,探讨影响纯苎麻纱线毛羽的因素。分析对比不同的钢领型号和表面状态、细纱锭子速度、导纱钩直径、细纱加捻程度、槽筒速度、络纱张力等条件下纺制的16.7 tex纯苎麻细纱,在标准状态(温度20℃,湿度65%)下采用长岭YG172A型毛羽仪测试纱线毛羽情况,了解不同纺纱条件对纱线毛羽的影响,制定改善措施,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纱线质量。实验表明:细纱、络筒速度是影响纱线毛羽的关键因素;4 mm以下的纱线毛羽占80%~90%,毛羽主要在细纱工序产生,络筒工序增加较快。因此,优选合理的纺纱器材和纺纱工艺,采用新的纺纱技术和纱线后处理技术是减少纱线毛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纱线毛羽,介绍成纱毛羽的概念与危害,以及负压式集聚纺纱原理,通过对比采用不同后区牵伸倍数、集聚纺纱负压、温湿度、网格圈、导纱钩、钢丝圈及三同轴度纺不同品种集聚纺纱线的毛羽数量,分析纺纱工艺及纺纱器材对纱线毛羽的影响,阐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艺调整和运转管理要点。指出:集聚纺纱装置的应用能显著减少3 mm及以上有害毛羽,但实际生产中应考虑原料性能、纱线质量、工艺参数、纺纱器材状态等影响因素,做好温湿度控制及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才能达到改善成纱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苎麻纱线的毛羽、断裂强度等各项性能,通过应用气流槽聚型紧密纺纱技术和传统环锭纺纱技术对苎麻纤维进行纺纱试验,详细分析纱线的毛羽指数;同时对比分析采用两种纺纱技术生产的苎麻纱线的综合性能.试验表明,气流槽聚型紧密纺纱技术可以显著地改善纱线的毛羽和断裂强度等性能.  相似文献   

15.
纱线毛羽与捻度不匀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纱线毛羽与捻度不匀严重影响织物质量。从纤维的物理性能、成纱号数与捻度、细纱工艺、关键纺纱器材状况及络筒等方面对成纱毛羽的产生因素作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了减少纱线毛羽的技术措施 ;指出造成纱线捻度不匀的主要因素是粗纱、细纱工艺及关键传动部件运转状况。要有效控制纱线毛羽和捻度不匀的产生 ,应注意纺纱工艺的优化配置、新型关键纺纱器材的应用和加强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6.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0,37(1):49-56
为了利用毛羽方向的特性,有效控制毛羽增长幅度,达到降低毛羽,提高成纱质量的目的,从分析毛羽成因入手,介绍了毛羽方向性的形成原因、纱线毛羽方向的特性,重点研究了毛羽方向与纺纱过程的关系及毛羽方向性在新型纺纱中的特征。指出毛羽方向分为正向毛羽、反向毛羽、不定向毛羽三类,且三者之间可相互转换;毛羽方向与细纱卷绕密度,络筒退绕动程、络筒络纱速度、络纱张力,钢领钢丝圈、细纱至络筒摩擦倒向以及毛羽测试张力等关系密切,且络筒工序毛羽方向改变是毛羽增长的主要原因;毛羽方向性是纱线毛羽所具有的特征,控制络筒毛羽增长实质上就是减少倒向造成毛羽形态改变及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定向,并不是真正的去除毛羽,利用毛羽的方向特性,可有效地控制毛羽的增长幅度,提高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7.
减少环锭纺纱毛羽的新思路——错位纺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方法,介绍了采用错位纺纱减少成纱毛羽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于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18.
纱线毛羽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为了减少纱线毛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系统地分析了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纱线毛羽形成于细纱工序,增加于络筒工序.认为减少纱线毛羽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原料、工艺、设备和操作等方面,原料的选用与工艺的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控制对减少毛羽尤为重要.采用紧密纺纱技术可有效减少毛羽,浆纱工序通过采取湿分绞、高压上浆及预湿上浆等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和减少纱线的毛羽.  相似文献   

19.
Cotton–spun yarns from 34 staple stocks were manufactured by means of the ring–spinning process (34 yarns) and a rotor–spinning process (29 yarns) and tested for hairiness with the Shirley Hairiness Meter. For each spinning system, yarns were spun at two values of yarn linear density (15 and 30 tex for ring–spinning and 30 and 50 tex for rotor–spinning), but the twist multiplier was kept constant within the series for each spinning process.

The higher hairiness of ring–spun yarns and an increase ln hairiness with the yarn linear density were confirmed. The effect of the fibre parameters on yarn hairiness explains only about 30% of the total effect for ring–spun yarns and 40% for rotor–spun yarns. Fibre length and its uniformity are the fibre properties having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hairiness of both ring– and rotor–spun yarns, the Micronaire index having only slight influence on the hairiness of ring–spun yarn.  相似文献   

20.
错位纺纱减少环锭纺纱毛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减少环锭纺纱线毛羽的目的,采用了错位纺纱的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右错位纺纱可以减少Z捻纱的毛羽,而成纱强力、条干和常发性纱疵略有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