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基于多Agent的开放信息集成体系结构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多Agent系统和基于多Agent的开放信息集成体系结构的实用性,文章首先分析了Agent的特性与软件组件模型的关系,软件组件模型是关于开发可重用软件组件和组件之间相互通信的一组标准,是实现分布对象之间的互操作的基础之一。然后,研究了以软件组件模型为基础实现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方法,并探讨了在现有主流开发工具平台上实现基于多Agent的开放信息集成体系结构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治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波  于泠 《计算机工程》2000,26(12):128-129,186
利用自治Agent的良好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自治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讨论了结构中各组件的功能以及Agent系统中关键的通信机制问题,并分析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3.
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在CIDF(通用入侵检测框架)的基础上,引入了静态智能Agent和移动Agent,提出了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的构想,采用静态智能Agent实现事件组件和分析组件的功能,采用移动Agent实现响应组件的功能。此框架的特点包括可扩展性、可动态配置、集成性、有效性、便于维护、升级和可自动响应等等,从而极大地改善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移动Agent可靠位置透明通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浩坤  汪林林 《计算机工程》2006,32(15):126-128
在Mobile Agent 的应用中,Agent不是孤立地完成任务,而是需要不断地与其它Agent进行协作和信息交换。而Mobile Agent的特性使它的位置又经常变动。文章论述了一种实现Mobile Agent位置透明通信的方法,主要解决Agent位置追踪问题和Agent迁移时的消息处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Agent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将人工智能中的最新技术Agent技术用于构建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界面Agent、信息Agent、协作Agent来实现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部件,提出协作Agent来实现多Agent之间的协作和交互,为解决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协作难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MAS通讯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通过Agent路由器解决MAS中通讯问题的方案,详细介绍了A-gent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构成组件,并给出了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移动Agent是一个能在异构网络中自主地从一台主机迁移到另一台主机,并可与其他Agent或资源交互的程序。移动性是移动Agent区别于其他软件的重要特性之一,要实现移动Agent平台或者开发移动Agent的相关应用,首先需要解决代码移动这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了.Net平台上序列化、网络编程、多线程等相关技术后。本文提出了实现Agent移动性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实现的方法。该特性的实现为.Net平台上开发移动Agent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服务于数字图书馆的智能Agent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智能Agent的基本含义、基本特性,同时结合智能Agent的基本特性和功能,就智能Agent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如何实现Internet信息自动搜索,提供个性化主动服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实时环境下Agent决策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实时应用的日益广泛,越来越复杂的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实时系统中.在分析已有Agen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Agent模型.这种模型将Agent的审慎型行为和反应型行为结合在一起,其效率比已有的Agent模型有较大的提高.还讨论了实时Agent的决策机制,提出用感知器算法对特征进行分类和任意时间算法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10.
运输任务分配是供应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将多Agent技术应用于运输任务分配系统,通过多Agent之间的协商完成运输任务的分配,并利用JavaBean技术为Java提供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体系,开发了一个运输任务分配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1.
Agent技术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剖析了现有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及其在网络中的优势,将代理(agent)技术应用到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agent-based distributed intrusion detectionsystem,ADIDS)的新模型。ADIDS采取无控制中心的多agent结构,充分利用agent本身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尽量降低各检测部件间的相关性,避免了单个中心分析器带来的单点失效问题。各个数据采集部件、检测部件都是独立的单元,不仅实现了数据收集的分布化,而且将入侵检测和实时响应分布化,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真正实现了分布式检测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免疫原理的多代理网格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设计具有高检测率和低误报率的网格实时入侵检测系统,借鉴人类免疫系统与网格安全系统的相似性特征,在建立体系结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确立了群体agent实现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的交互决策机制;在选定免疫模型与免疫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人类免疫系统与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组件间的具体映射关系,从而实现了概念的逻辑移植;在建立agent网格体系结构基础上,设计了网格入侵检测系统的具体模块框架,详细阐释了与模块对应的具体agent结构与功能,从而完成了逻辑实体的物理移植。体系结构的建立为设计功能完善的网格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The development of enabling infrastru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ulti-agent systems consisting of large numbers of agents and operating in open environments is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for the multi-agent community.Current infrastructure support does not materially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phisticated agent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It is the need f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a high-level support structure that will be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A domain-independent (generic) agent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that wraps around an agent's problem-solving component in order to make problem solving responsive to real-time constraints, available network resources, and the need to coordinate—both in the large and small—with problem-solving activities of other agents. This architecture contains five components, local agent scheduling,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organizational design,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and on-line learning, that are designed to interact so that a range of different situation-specific coordination strategies can be implemented and adapted as the situation evolves. The presentation of this architecture is followed by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se components and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nswered to underst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is architectu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ulti-agent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移动代理在P2P MMOG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实时任务调度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合P2P MMOG的优先级动态变更调度策略,根据代理服务信任度值、代理服务所在玩家机器的CPU使用率、玩家机器的网络流量和任务在调度队列中等待的时间动态调度玩家任务。实验证明,该方案满足游戏实时性要求,降低了系统延迟,解决了P2P MMOG中玩家节点的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个性化的信息搜集Agent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潘金贵  胡学联  李俊  张灵玲 《软件学报》2001,12(7):1074-1079
介绍了一个个性化的信息搜集Agent系统--DOLTRI-Agent(distanceandopenlearningtrainingresourceinformationagent)的设计与实现.DOLTRI-Agent系统是一个远程开放式学习(distanceandopenlearning,简称DOL)的教材信息搜集Agent.它基于多Agent体系结构,包含3个子Agent和其他3个组件.该系统具有主动搜集、维护、更新信息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可不断学习用户知识,包括用户感兴趣的信息领域、用户的使用习惯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操作界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系统协同工作过程中使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基于agent技术给出了一个数据同步模型。在该模型中,agent的局部代理利用数据同步监听器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实时监听,全局代理利用数据同步检测器对数据是否同步进行定期检测,并生成相应的同步命令由全局代理分发执行,解决了协同系统中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问题。最后,该模型应用到一个"项目控制管理系统"中,说明了该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以及数据同步机制的正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遗留系统再工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詹剑锋  程虎 《软件学报》2002,13(12):2343-2348
针对因特网环境下遗留系统需要不断引入新的需求和技术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 Agent的遗留系统再工程方法.在该方法中,对遗留系统采用Agent思想重新建模,将频繁的需要与其他部分交互的组件实现为移动Agent,并且允许以定制的Agent的方式添加新的需求,使得目标系统能够更加适应因特网环境.通过将一个单机环境下的单用户计算软件迁移到网络环境下,允许多个远程用户并发访问的再工程尝试,为遗留系统引入新的需求和技术提供了一条可以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空间信息代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作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代理体系结构和一个适用于Web环境的空间数据结构模型。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浏览器端和GIS服务器端的空间信息进行各种交互操作,达到空间信息发布的实时化,可视化和地理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以审慎Agent和反应Agent模型为基础的混合Agent模型,并对模型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说明.在混合Agent模型框架下,提出了实时分布系统软件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采用UML并且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的本体设计过程,基于本体的交互协议Petri网形式化描述以及行为规范分类和设计.通过设置反映内存保证混合Agent对事件实时响应,而审慎Agent部分的存在使基于Agent的精神状态和输入事件的推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前的移动代理迁移策略不能满足P2P MMOG的实时性需求。该文提出了适合P2P MMOG的代理迁移策略,包括迁移时机计算和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策略根据P2P MMOG中的网络流量、代理服务需求度和目的主机负载状况动态决定迁移目的地。实验证明,该方案满足游戏实时性要求,降低了移动代理迁移时间和系统延迟,解决了P2P MMOG中玩家节点的负载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