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印章文化和赤峰本土文化的整合与拓展为依托,深入剖析城市文化的内涵,把握城市文化的主要发展脉络,寻找核心的城市文化理念,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构建文化城市的新模式,对文化城市建设进行指导,营造出具有特色城市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
刘璞  彭正洪 《城市规划》2019,43(8):89-94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国际化引发的设计當同,越来越多的设计转向城市特色文化寻求解决方案。现有的城市形象设计方法存在不足,需要从其他学科吸收设计理念。本文首先分析城市文化与符号学思维的关联,然后对可提取的城市符号进行具体的分类,并基于语义学提出城市符号的提取建构的方法与原则,最后分析城市符号特性并指导其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对于如彳可提取设计元素进行特色设计的方法论探讨。以符号学理论促进城市规划与艺术设计学科的融合,以城市形象载体促进城市特色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化与文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城市和社会三组词,分析了城市与城市设计的本源,探讨了城市设计语境下三组词的真正含义与关系,从而明确了城市建设的理念,揭示了城市与城市设计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市民空间为切入点,引入城市微空间的概念,并从马斯洛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为营造良好的城市微空间环境提出城市设计视角下的思路和理念,以期广大专家学者重视市民空间的设计和使用,强化城市文化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光文化"理念,剖析城市文化与光文化的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主要载体照明设计的光文化表现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归纳和总结论证"光文化"理念在城市照明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与体现,以期对城市照明与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祺  丁砚强 《山西建筑》2014,(23):20-22
以礼县的两个城市广场对比为例,分析了创意文化广场的设计思路,指出将城市广场的生态设计和文化设计有机融合,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成功经验对于建设其他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城市创意的发源地,伦敦是世界设计创意的大本营。本文从引进英国城市创意设计理念入手,全面展开以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为主题词的理念思考。本文认为,城市大发展是人类知识、创造力、创新荟萃的重要空间场域,但面对创意理念在城市建设及其相关设计领域的推广,极有必要归纳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借鉴的东西,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希望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的整体追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人文古城黄梅县的梅苑城邦项目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其城市、文化、建筑、自然的设计理念与原则。并对其围而不合的总体规划、人车分流的流线设计、空间环境相渗透的形态设计以及资源整合与文脉继承的景观设计进行具体了探讨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临平文化艺术长廊的项目背景,提出借用"公园城市"和"城市设计"理念作为老城区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并对项目设计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老城区类似更新改造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北京地铁站的公共空间设计为论题,分析了传统艺术元素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些历史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并存的实际案例中,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化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延续城市记忆的同时,也使城市艺术化与艺术城市化的设计理念得到诠释,并从历史文化与设计的视角出发,对传统与现代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中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庞博  宋岩 《山西建筑》2010,36(15):209-210
由城市设计课程的定位及我国城市安全现状入手,阐述了城市安全理念引入的重要性及引入方法,介绍了现阶段城市设计中常规安全问题的引入方式,并就课程设计地段所遇到的安全问题的处理方式展开讨论,以期指导城市安全理念在城市设计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浅析城市设计和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旻 《山西建筑》2011,37(13):7-9
从城市设计的历史和概念入手,介绍了现有较成熟的六种城市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和实例对现代城市设计的两个趋势进行了研究,即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发展城市以及城市设计中的生态观念,最后指出了未来城市设计中应该考虑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对于地下空间开发所关注的焦点,已由扩充商业容量转变为发掘其所具备的公共空间价值。苏州平泷路地下空间为了达成建构地下公共空间与特色街区的开发目标,针对特色街区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与对应影响因素的项目设计思路。为了确保开发过程中,项目能确实发展为平江新城的公共活动平台,平泷路地下空间以设置专业沟通平台,坚持合理与科学化发展的方式作为核心策略。同时,在项目计划初期阶段,从区域开发的角度优化调整相关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在商业策划阶段,藉由制订主题、调整空间业态与经营定位的方式,精准定位未来运营方向;在设计概念阶段,增设了文化活动空间,为城市文化活动的产生保留余地;在设计深化与施工阶段,对内部重要与竖向节点进行重点设计,使平泷路地下空间最终能成为一个舒适、安全与安心的城市步行环境。最后,指出以公共空间开发为主,结合空间主题与城市文化设计的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模式,能够创造出地下空间街区的特色,并建议此模式可作为我国未来开发地下空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伯伟  江浩 《华中建筑》2007,25(2):102-104
首先阐述了城市触媒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城市触媒的角度对公共文化设施及其设计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设施的最新实例以及设计趋向和建设模式,最后指出了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引入城市街头绿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设计结构与形态理论,阐述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得出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形态,还应包括心理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论文通过对城市设计概念的讨论和实践的学习 ,提出并分析了作为城市设计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认为市场经济环境是城市设计学科存在的经济基础 ,城市设计的过程应该包括对城市空间的创作设计和实施策划 ,并且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最后 ,论文对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空间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需要怎样的城市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广君  刘堃 《新建筑》2006,(3):8-13
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问题的复杂化决定了当今的城市设计需要从产品型的空间美学设计向过程型的空间管理工具的转变,决定了城市设计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代城市设计概念的重新梳理,提出了城市设计应注重设计的四方面内容,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成果的表达形式,并介绍了近期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城市空间中的“文化线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靖  张伶伶  戴晓旭 《华中建筑》2010,28(7):148-150
对遗产保护领域的文化线路概念进行解读,分析其核心理念,并借鉴于城市线性空间文化性的表达过程中。指出依托城市自然线性条件、强化独特线性要素、延展历史轴线以及在线性空间中植入文化主题等方式,将城市线性空间塑造为阅读城市的独特"文化线路"。  相似文献   

19.
以长沙历史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同时归纳出在此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长沙不可移动文物消失的阶段性特征与成因,进而指出长沙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制度本身缺乏约束力与前瞻性的问题,同时提出应抓住目前城市发展方式转向的时间节点,丰富城市设计方法,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真正融入到城市功能转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