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和钛酸酯偶联剂TM-38S对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相应的聚苯硫醚(PPS)尼/龙(PA)66/T-ZnOw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偶联剂及其复合体系对T-ZnOw表面改性效果和相应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TM-38S对T-ZnOw的表面改性效果要优于硅烷偶联剂KH-560;两种偶联剂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但对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影响不大。其中TM-38S改性T-ZnOw与PPS/PA66复合后所得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KH-560改性T-ZnOw的材料。两种偶联剂的复合体系虽然可以弥补KH-560副反应对T-ZnOw表面改性的不利影响,但对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POE和T-ZnOw协同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POE)、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原料,制备了PP/POE/T-ZnOw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ZnOw能诱导β晶型的生成,在快速冷却的条件下POE也能诱导生成β晶型。随着T-ZnOw含量的增加,PP/POE/T-ZnOw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不断提高。T-ZnOw含量为20%时,PP/POE/T-ZnOw的冲击强度比纯PP提高了82.5%;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T-ZnOw的加入还能很好地改善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热致液晶高分子(TLCP)为基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导电填料,用单螺杆挤出机制备抗静电性T-ZnOw/TLCP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了偶联剂对T-ZnOw的影响;T-ZnOw用量对T-ZnOw/TLCP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ZnOw经过偶联剂改性后,随着其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显著下降,热变形温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烯(PP)为基体,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和氧化镁(MgO)为导热填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PP/T-ZnOw /MgO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在T-ZnOw用量为10 %(质量百分含量,下同),MgO用量在0~60 %的范围内,考察了MgO用量对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体积电阻率(ρv)、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O用量的增加,PP/T-ZnOw /MgO复合材料的 增大,ρv减小;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以及熔体流动速率均随着MgO用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冲击强度则呈先保持稳定,然后减小的趋势。这一变化趋势在MgO用量 30 %时较为显著。当MgO用量为60 %(33 %,体积分数)时,PP/T-ZnOw /MgO复合材料的 最大,达到0.7563 W/(m·K),比未加MgO时的PP/T-ZnOw复合材料和纯PP的热导率分别提高了108.0 %和210.0 %;此时材料的ρv最小,为9.20×1015 Ω·cm,仍可满足绝缘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沉淀包覆法将乙酸乙酯作为沉淀剂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表面均匀包覆SiO2无机层,并对T-ZnOw进一步偶联处理后,用以改性聚丙烯(PP).研究了T-ZnOw对PP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包覆的T-ZnOw能够使PP的拉伸屈服应力提高到25.96 MPa,电阻率下降2个数量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经表面包覆的T-ZnOw分散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单一和混合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对柠檬石膏/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度,熔点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使柠檬石膏/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较PP有不同程度提高,钛酸酯和铝酸酯偶联剂对柠檬石膏的表面改性具有较好效果。混合偶联剂表面改性的柠檬石膏使柠檬石膏/PP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较单一偶联剂表面改性柠檬石膏填充PP的复合材料提高了34.7%,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有一定下降。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显示柠檬石膏的加入可以提高聚丙烯的结晶度,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几乎没有影响;柠檬石膏的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中PP的结晶度和熔点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滑石粉为填料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聚丙烯(PP)/滑石粉复合材料,考察了硅烷偶联剂对滑石粉表面改性前后及添加不同含量的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对共混物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表面改性后可以明显提高PP的缺口冲击强度,当PP/滑石粉质量比为100/10和100/30时,PP/滑石粉(改性)较PP/滑石粉(未改性)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37.8 %与36.4 %;表面改性后的滑石粉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降低;POE的加入提高了滑石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韧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PP/POE/T-ZnOw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四针状氧化锌晶须(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分析了纯PP、PP/POE二元共混物和PP/POE/T-ZnOw三元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详细研究了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OE对二元共混物的稠度影响与温度有关,而T-ZnOw含量对三元复合材料的稠度、表观黏度和黏流活化能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CaCO3进行表面改性,将表面改性CaCO3与热塑性弹性体(TPE)、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了PP/TPE/表面改性CaCO3复合材料,表征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改性CaCO3使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增加。表面改性CaCO3含量为6%(w)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均最大,分别为29.85 MPa,25.67 MPa,43.79 kJ/m2;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5%,11.5%,3.0%。表面改性CaCO3含量为10%(w)时,终止分解温度从466.9℃增加到473.7℃,分解速率最快时的温度从455.9℃增加到460.5℃,对体系的热解稳定性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液态三元乙丙橡胶(LEPDM)对高岭土进行表面改性,然后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了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采用氧指数测定仪、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比分析了高岭土和改性高岭土对PP力学性能、加工性能、阻燃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及改性高岭土均会改善PP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当填料含量相同时,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加工性能均优于PP/高岭土复合材料,PP/高岭土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弹性模量均优于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当改性高岭土质量分数为10%时,PP/改性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MFR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2.63 kJ/m2和1.75 g/10 min。  相似文献   

11.
以聚丙烯为基体树脂,四针状氧化锌晶须为主要填充剂,制备具有抗静电性能的复合材料,本文将重点研究偶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PP/T-ZnOw(100/10)复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研究表明,采用用量为1%的硅烷偶联剂JH-0174处理氧化锌晶须时,PP/T-ZnOw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同时,阻率均有所下降且较大,PP电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微观结构分析表明,经偶联剂处理的复合材料中氧化锌晶须分布均匀且界面结合作用强。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晶须/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偶联剂处理的T—ZnOw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偶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T-ZnOw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的T—ZnOw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偶联剂处理的T—ZnOw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3.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填充改性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为增容剂,利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POE-g-GMA/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复合材料,借助于SEM、DSC和其他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考查。DSC测试结果表明:T-ZnOw对PP基体的结晶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使体系出现了双熔融峰和双结晶峰,但对PP的结晶能力和结晶度影响不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OE-g-GMA的协同作用下,T-ZnOw对PP基体有较强的增韧作用,但增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了聚丙烯(PP)/纳米氢氧化铝(nano-ATH)/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OMMT的加入量对PP/nano-ATH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的加入,可以改善PP/nano-ATH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阻燃性能,但会严重损害PP/nano-ATH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5.
硫酸镁晶须对微发泡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性的碱式硫酸镁晶须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发泡PP/硫酸镁晶须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硫酸镁晶须对微发泡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晶须具有填充增强作用,当晶须含量为25%时,微发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30.5MPa,与未发泡PP拉伸强度(30.8MPa)相近。  相似文献   

16.
将云母粉加入到聚丙烯(PP)中,在二次开模条件下制备微孔发泡PP/云母粉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含量的云母粉对微孔发泡复合材料发泡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云母粉质量分数为6%时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的泡孔尺寸最小,泡孔密度最大;随着云母粉加入量的增大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略有降低,拉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7.
PP/POE共混物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物,研究了POE用量对PP/POE共混物冲击性能、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OE含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及弯曲模量、断裂伸长率及断裂强度均减小。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nano-CaCO3/POE复合材料,分别研究了nano-CaCO3和POE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no-CaCO3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弯曲模量呈增加趋势;随着POE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显著增加而后稍有降低,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