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以ADVISOR2002为工具,仿真分析了纯电动汽车和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2种控制策略下的部件效率、续驶里程和百公里油耗.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采用开关式控制策略,最后设计并进行了道路实验.结果表明,在蓄电池数最减少一半的情况下,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上与纯电动汽车相当.  相似文献   

2.
李欢  林川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4):27-30,35
在研究了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各种不同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动机油耗最低、电机与电池工作状态最优为目标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分配控制策略,并在ADVISOR软件平台上进行了建模、仿真研究,提出了一个最佳的能量分配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果用该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并且电池的工作状态也较好。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的一个重要特性,也是电动汽车能实现经济性的重要方面。分析了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实现再生制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再生制动的控制策略实现进行了分析。在自主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仿真研究平台HEVSIM上,建立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72000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应用线控再生制动策略对并联式的制动回收能力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要阐述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控制思想及几种不同的控制策略;选用模糊控制方法对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实施控制,并介绍了以电辅助式控制策略为辅的变结构模糊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控制策略的可行性.针对这种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研究建议,即开发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本田汽车公司Insight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及其各单元的动态特性,运用键合图原理对该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在假定的几种运行工况下,应用Matlab/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较准确地反映了该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并能根据不同的控制策略修改系统的有关参数,方便地用于同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介绍前向仿真方法和后向仿真方法,分析其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描述美国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的混合仿真方法:以后向仿真方法为主、前向仿真方法为辅的混合仿真方法.最后对丰田混合动力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计算,为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ISG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ISG-MHV)的结构和功能,制定了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混合驱动模式、行车充电模式、再生制动模式的控制策略。在相关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整车关键部件进行了建模。对所匹配的车辆动力性进行了仿真,并对其在NEDC循环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进行仿真计算。与动力性相似的普通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对比,说明了ISG轻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匹配的合理性、高效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使ISG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油耗低于传统动力汽车。  相似文献   

8.
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研究(Ⅴ)——系统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数据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基于图形化建模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了辅助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仿真模型以及相应的控制器模型,并用该模型进行了一次充电续驶里程的仿真和分析,对该车在发动机运转和关闭2种状态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很好跟踪循环工况,从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为进一步研究该车的设计和控制策略、完成性能的优化匹配、提高整车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电动汽车采用单一电池组作为储能系统导致动力电池组发生过充、过放和过热等问题,本文基于负载隔离式电动汽车工作特性,提出了两组动力电池交替放电为车辆提供能量。分别搭建两组动力电池仿真模型,结合动力电池运行基本参数,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基于逻辑门限值方法的动力电池充放电切换控制策略;在Advisor中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将两组动力电池的模型以及充放电切换控制策略模块嵌入到顶层模型中,结合工况对整车进行仿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动力电池仿真模型所建立的动力电池充放电切换控制策略可行,可以满足负载隔离式电动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对功率的需求。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力中制动力分配系数不合理的问题,本文以后驱式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制动力安全分配区域,在isight软件中对制动力分配区域优化,得出最优分配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同时,在AVL_cruise中建立电动汽车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再生制动控制策略模型,并在不同制动强度工况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控制策略相比,新控制策略在中制动强度制动时的能量回收率明显提高,在高、大制动强度时电动汽车的制动稳定性提升,说明该控制策略是合理的。该研究为电动汽车对再生制动深入研究能量回收率以及制动稳定性等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深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牵引力分层控制方法。上层控制中提出了基于动态滑模的驱动轮目标驱动力矩制定策略;下层控制中提出了电机转矩单独控制策略、基于转矩动态协调的发动机电机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工况识别逻辑。最后开发了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平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平稳地实现对打滑车轮的控制,改善了深度混合动力汽车的起步性能、加速性能以及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量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燃料电池车应用的实际要求,设计了燃料电池和Ni—Mh电池组的双能源结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量流控制系统,介绍了能量分配的控制原理和基本算法,提出了车辆在运行时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控制策略,并给出了控制策略具体实现的DSP程序流程和框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电机纯电驱动模式的转矩分配问题,在分析双行星排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能量流动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主电机高效工作区间控制策略. 该策略利用双电机工作特性的差异达到高效工作区间互补的目的,并在双电机转矩耦合模式下保护主电机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传统模糊控制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双模糊控制器控制系统,结合所提出的电机工作区间划分方法实现电机工作区间的自适应调节与等效放大. 以驱动系统能量转化效率与电机转矩脉动系数为自变量构建适应度函数,基于遗传算法对系统的控制规则进行多目标寻优. 仿真结果表明,在2种控制策略中遗传算法-双模糊控制器控制策略的耗电量更低,系统综合效率分布情况接近动态规划(DP)经济性最优结果,对电机输出转矩波动情况的控制也更加合理. 将其应用于混合动力系统,车辆百公里综合油耗较主电机高效工作区间控制策略的降低3.27%.  相似文献   

14.
利用AMESim软件针对某混合动力汽车建立其仿真模型,重点研究并制定了使发动机的最优工作的控制策略和自动变速器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在NEDC循环工况下对仿真模型进行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能有效的降低燃油消耗,使电池SOC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解决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系统中各电子控制单元之间的通信问题,设计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混合动力汽车分布式车载网络。在串联混合动力汽车拓扑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整车CANopen控制网络,设计了基于CANopen协议的混合动力汽车车载网络平台,解决了应用层实现,并对网络主从节点设备分别进行网络化设计。针对所建立的CAN-open车载网络,通过设计算法测试,验证了网络的一致性和实时性,保证了整车设备间进行可靠的通信。  相似文献   

16.
插电式混合动力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整车能量管理的经济性及动力性要求较高的问题,提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设计了整车能量管理策略总体方案,分析了车辆行驶里程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同时还设计了行驶里程自适应的辅助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结果表明:该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能够根据道路和车辆信息,合理地选择当前最合适的工作模式,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从电网充入的电能,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V模式现代开发方法的主要流程,并基于V模式开发思想,利用CHEV2004仿真软件和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台架构建了汽车电控系统开发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HCU的实际开发。结果表明,利用基于V模式的开发平台进行HCU的开发是高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复合控制在电阻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的参数进行优化,提高炉温控制系统的动、稳态性能.方法实现模糊控制和PID控制在不同控制段的优化,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控制参数和控制规则.结果使电阻炉炉温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结论采用MATLAB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可以推广到其他温度控制系统的应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