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况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十三陵乡,坝址座落在温榆河支流东砂河的东山口村,控制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占温榆河流域面积的1/4。水库建于1958年1月21日,当年7月1日竣工。坝型为粘土斜墙坝,坝长627米,坝高29米,总库容为8100万米~3,是一座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  相似文献   

2.
1.概述 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是华北电网继潘家口之后的第二座抽水蓄能电站,它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北京市中心40km,利用十三陵水库作为下水库,在左岸蟒山岭后的上寺沟修建上水库。为纯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800MW,装设4台单机容量为  相似文献   

3.
重基础抓经营提高效益─—水管单位实现良性循环○屈庆丁,谷振利昌平县地处首都北郊。境内有中型水库2座,即十三陵水库(市管),桃峪水库,小型水库7座,县管3座,乡管4座。主要河道8条,汇入温榆河。河道上建有县管大型拦河闸1处,乡管小型闸4处。有河道管理单...  相似文献   

4.
石沟水库地处志丹县北洛河支流石家沟河上。1975年12月建成,1976年正式投入运用,是一座发展农田灌溉为主的小(一)型水库。水库由大坝、泄水涵洞和溢洪道三部分组成。均质土坝坝高42米;涵洞最大引水量7.5米~3/秒,溢洪道为开敞式,最大泄洪量300米~3/秒。总库容493万米~3,有效库容270万米~3,死库容22万米~3。设施灌溉面积4000亩,有效灌溉面积3700亩。石沟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流域全长15公里,原河道比降1/65。全流域属黄土丘陵第五附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库形狭窄,河道弯曲,河谷呈 U 字型,非汛期常流量为0.03米~3/秒,年径流量为189万米~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31.2毫米。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九月份,且暴雨集中,洪峰陡涨陡落,大量泥沙冲入库内,汛期入库平均  相似文献   

5.
1 电厂概况及黑启动必要性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以下简称十三陵电厂)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市区约40km.电厂以十三陵水库为下池,上池设在水库左岸蟒山上,最大毛水头481m,地下式厂房,装设4台200MW的可逆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1200GW·h.电厂4台机组分别连接成4组发电/电动机变压器单元,发电/电动机和主变压器(以下简称主变)以离相封闭母线相连,之间没有设置断路器,经变压器升压后连接成二组联合单元,以二回220kV电缆和架空线路与系统连接.机组换相刀闸和同期断路器设在220kVGIS内.厂内有2台高压厂用变,分别引自2条220kV母线(4母线和5母线…  相似文献   

6.
昌平县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初探○王玖亮1前言昌平县污水排放量已达2700多万m3/年,直接排入河道近2500万m3/年。根据县内4条河道的监测资料分析,均遭不同程度污染。特别是城镇中下游河道,已没有清洁水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工农业生产受到影...  相似文献   

7.
小浪底水库运用十年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建国  周文浩  陈强 《水利学报》2012,43(2):127-135
天然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后,必将引起水库下游河道的再造床。黄河小浪底水库自1999年10月下旬下闸蓄水以来,已运行十年有余。本文通过实测资料的分析,从河道的冲刷和河道的平面形态变化两方面来阐明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十年来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及其特点,为小浪底水库进一步水沙调控提供借鉴,也丰富了多泥沙河流兴建大型水库以后下游河道河床演变学科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三原县位于泾惠渠灌区中游,在泾惠渠灌区内有灌溉面积24万亩。泾惠灌区从泾河自流引水,无水库调蓄.泾河为多泥沙河流,流量暴涨暴落,时空分布不均,常流量15~20米~3/秒。每逢夏季伏旱时河道流量很小,也正是灌区农田用水的关键时期,而泾河上游的几个水力发电站又节节拦截,造成渠首河源流量忽大忽小,无法正常引水.1987~1989年泾惠渠年均引水1.75亿米~3,开采地下水1.48亿米~3,灌区年缺水1.83米~3。仅三原县就年缺水3180万米~3。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年平均下降0.69米。1994年夏季严重干旱,泾惠渠仅引水4688万米~3,灌地41万多亩次,泾惠灌区的缺水状况,已经严重地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三原县从70年代就提出修建西郊水库,缓解三原县境内泾惠灌区水源供需矛盾。规划的西郊水库为中型水库,位于三原县城以  相似文献   

9.
1998年5月21日11时,随着坝顶13孔钢闸门依次开启,拦蓄在库内的山洪箭一般冲出大坝,沿着泄洪河道奔向下游。坝下水声轰然,激起几十米高的水雾。这是石漫滩水库复建竣工后首次泄洪。 今年,石漫滩区域降水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仅5月20日20时至21日14时,平均降雨量就达到120毫米,单站18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217毫米。入库洪峰流量达到868立方米每秒,截止21日15时,水库水位已升至107.86米,超过汛限水位0.86米,且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0.
汾河水库位于太原市上游98公里的汾河干流上,地处娄烦县境内,是一座大型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水库从1961年正式投入运用以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和供水效益。1967年8月10日上游入库洪峰2326米~3/秒,经水库调节后仅下泄45米~3/秒,削减洪峰98%。1985年下游兰村洪峰600米~3/秒,水库将上游1940米~3/秒的洪峰及3484万米~3的洪量全部拦蓄,保证了太原市城区段的防洪安全。水库运用29年来,年平均供水3.1亿米~3,在特大干旱的1986年全年仅来水1.43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大都属多沙河流。因河道输沙量大,含沙量高,水库淤积问题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甘肃、山西、宁夏四省(区)每年平均被泥沙淤废的库容共达4.58亿米~3,等于每年报废一座大型水库。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库淤积速度之快更为惊人。陕西省杏河水库(库容为120万米~3),两年建成,一年淤满;库容为2180万米~3的山西  相似文献   

12.
辽河中下游灌区,基本是以水田生产为主,现有万亩以上灌区88座;实灌面积达到380余万亩。年灌水总量为35亿米~3。灌区供水,由于将过去单一靠流域内省统管的7座大型水库及河道调济供给,改变为目前以外引为主(约占总用水量2/3),内水为辅(约占总用水量1/3)的综合供水方式。其效果,仅从现有已统计的10年供水资料,即可分析出:第一、扭转了主体工程(含7座大型水库)对灌区供水  相似文献   

13.
信息窗     
北京十三陵蓄能电站上水库工程安全首次定期检查工作结束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以北的十三陵风景区,距市区40km。枢纽工程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下水库及其防渗、补水工程等组成。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800M W,设计年发电量12.46亿kW·h。电站主体工程于199  相似文献   

14.
最近,山西省五台县水利水保局、环境保护局依照水法对圈马沟水库下游河道设障问题进行了处理。近几年,一些单位、村庄、驻军在五台县圈马沟水库下游河道上设置障碍、挤占河床,导致河道行洪能力降低,洪水泛滥成灾。去年汛期冲毁沟南村菜地11亩,淤积部队营房1.35米~2,经济损失约3.6万元。据查,当地驻军88736部队在河道上修建不达行洪标准、严重阻水的过水桥一座,并在河道主流线上建起阻水防洪坝一座;五台县公路段非法挤占河床长200米,宽28米;五台县沟南村将原河床视为已有,擅自与公路段、运输管理站签订占地协议,致使河流改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5.
施工导流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本工程位于大伙房水库下游,河道流量受水库的控制,除汛期及灌溉期水库放水外,平水期河道流量约为150~388 m3/s,如橡胶坝塌坝,主河道内水位仅能达到0.5 m左右。文章提出了将军橡胶坝船闸施工导流和水流控制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八达水库是牡丹江市郊区的一座小型水库,1979年建成运用。5年后,由于泄水渠与河道连接处未设消能工,河床抗冲刷能力又差,致使河道被冲深达1.4米。同时,泄水渠从末端开始逐步被水流冲毁长达10米。为保证水库安全,确定在泄水渠末端修建一处消能工。当时曾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城北10Km 处,利用十三陵水库作为它的下池。但由于大宫门古河道的存在,水库每年要从库尾渗漏很大水量,加之近年来本地区连年干旱,从1982年以来水位一直处于85m 高程以下,1984年、1985年水库已趋于干涸状态。原设计采用防渗堵漏辅以补水工程措施,在库中做深入基岩的防渗墙。此方案技术可行,但未能满足景观方面的要求,从水库总体规划看难以实现。我院对本地区的原有地质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了补充勘探后提出库尾改建方案。该方案利用库区粘土层建造成悬挂式防渗墙。墙顶上接小堤,下端插入粘土层(图1)。该方  相似文献   

18.
1电站概况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十三陵电站)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距市区约40km.电站以已建的十三陵水库为下池,上地设在水库左岸蟒山上,最大毛水头481m,装设4台200MW的可逆式机组,年发电量1200GW·h电站并入京津唐电网,为北京地区提供可靠事故备用电源,能有效地调峰填谷.电站4台机组分别连接成4组发电/电动机、变压器单元,发电/电动机与主变压器以离相封闭母线相连,之间来设断路器,经变压器升压后连接成二组联合单元,以二回220kV电缆和架空线路与系统连接.机组换相开关和同期断路器设在220kVGIS内.2几种启动…  相似文献   

19.
1969年汛期至1972年汛前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积近6亿多吨,比多年平均值多2亿多吨。1973年汛期下游河道又出现一场高含沙洪水,并发生了严重淤积,以往河道平滩流量为7000~8000米~3/秒,而当时2000~3000米~3/秒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众所周知,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尤其在大型水库工程建设中,建设一座永久性坝下跨河桥是必不可少的。它既可以提供在水库工程施工中,上坝、出碴、供料以及各类物资供应所必需的交通条件,又是工程竣工后,管理单位开展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及开发河道两岸不可或缺的渡河设施。但建造这样一座坝下跨河桥,即使采用最简易的砼平板桥(几十米或近百米长的),其造价也高达几十万元,有的甚至近百万元。因此,针对那些坝下游河道比较顺直,河滩河底比较平坦(基本上是砂土或砂卵石河床),河水宽度不大于50m的河道条件下,采用砼管做构架及桥体而组合安装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