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南历史悠久,众多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本文以楚雄州为例,分析了该州古镇的基本情况、旅游开发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云南历史悠久,众多古镇在进行旅游开发。本文以楚雄州为例,分析了该州古镇的基本情况、旅游开发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晓燕  韦希 《四川建筑》2007,27(3):25-26,29
以四川广安沿口古镇为例,对古镇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状况进行评述,探讨传统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人文价值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1)
随着古镇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国内相关学者提出的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为基础,分析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旅游脱颖而出,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个亮点,也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新方向,对丰富旅游产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面古镇旅游发展方兴未 ,开发实践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如何开发古镇,保护古镇,使两者达到协调发展。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邱盼  李为之 《安徽建筑》2009,16(6):22-23
传统的农耕文化促成了我国场镇发展,集市贸易使场镇成为地域内经济中心,集中了极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并因为经济条件较好而保留下来,成为现代人心目中的“古镇”。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古镇都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然而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作者以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如何正确把握自身特色,并在合理适度开发的同时做好古镇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7.
谈南岳古镇的保护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云  赵丽芳 《山西建筑》2009,35(10):29-30
根据当今城镇建设的现实条件,结合衡阳市南岳古镇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提出老城开发项目的保存与再现的保护设计策略,以此作为古镇保护与更新的一种模式,解决了古镇的保护改造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5):122-124
随着"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与实施,百年古镇因其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在古镇快速开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夜景观特色缺失现象尤显突出。本文以苏北百年古镇夜景照明建设现状为切入点,从旅游开发、人文资源、文脉传承、经济发展四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旨在初步探讨苏北百年古镇夜景照明设计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银彦  姚翔  王宁 《山西建筑》2007,33(18):29-30
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等方面探讨了研究古镇旅游的意义,介绍了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古镇资源,体现其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及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古镇保护实践的兴起,古镇中传统建筑木质结构损毁、生活设施简陋、村镇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愈发凸显。如何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维护古镇建筑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建筑从业者们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枫泾古镇的保护性修复更新项目为例,讨论古镇传统建筑保值增值的更新策略,总结建筑修复利用的技术措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古镇未来增值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剑文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4,(10):107-111
针对云南许多古镇呈现出的全民开店的风气、原住民的流失、游客旅游关注点的异变、"宾主"互动缺乏四个方面的现象,以及古镇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一些问题,该文从古镇风貌的传承,古镇的更新改造方法两方面对古镇保护开发的应走之路做一些具体的思考分析,其中在古镇的风貌形态问题上着重谈了"优雅"的问题,而在古镇的改造方法问题上,主要探索了"社区营造"与"前台、后台"理论与古镇保护开发的联系,并在最后讨论了古镇保护与开发产生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常态的视角,对新常态思想与古镇保护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开发强度、历史环境、改造尺度、古镇品牌等角度出发,探究了新常态视角下的古镇保护开发模式特点,为今后古镇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日益成为旅游业的热点。文章从河南省古镇的实际出发,列举了有代表性的古城镇资源并简要总结了河南省古镇旅游资源的特色.然后分析了河南省古镇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对开发河南省古镇旅游资源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今人们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历史文化古镇以独特的古老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人文内涵以及悠闲的生活氛围吸引着许多的游客。如何充分利用古镇的资源带动古镇的经济发展,提高古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法、实地考察法,基于RMP分析的理论对南宁市扬美古镇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扬美古镇的开发策略,以提高古镇的整体形象,增强古镇的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促进扬美古镇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廖丹  罗谦 《山西建筑》2010,36(33):33-35
通过对川南传统古镇仙市古镇进行现场调研,结合后期查询相关资料、制作调研报告,对古镇现有资源与开发现状进行了评述,对川南传统古镇保护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川南传统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嘉倩 《山西建筑》2011,37(17):11-13
对锦溪古镇的现有状况进行了分析,从商业、生活、新城开发以及古镇经济来源方面进行了描述与论证,并与周庄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可以考虑从产业方面招商引资,以达到寻求古镇保护的经济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闫实  张杰 《江苏建筑》2013,(2):1-3,7
历史文化名城(镇)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专项规划设计。文章基于对永宁古镇的实践走访调研,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成功案例,探索了我国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先进经验策略,根据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旅游开发应坚持的三大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应采取的三大对策进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思路、扩大对古镇的宣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古镇开发的热度持续升温,对古镇复兴研究的关注度也逐渐提高,因此有必要开拓新的理论视角,探寻古镇复兴的内涵与路径。研究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与解读古镇的文化景观类型和构成要素,提炼基于物质要素和价值要素的古镇复兴内涵,总结出融合生态、形态、文态和业态"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策略和方法,并结合黔东南下司古镇概念性城市设计实践,阐述"四态合一"的古镇复兴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历史古镇由于过度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特色文化丧失,本文从生态文化要素出发,以罗田古镇为例,按照生态文化的一般构成,从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等方面分层次地探讨了罗田古镇的生态文化要素形态和现状问题,分别提出相应的保护规划对策,并在保护这些生态文化要素的基础上对罗田古镇未来旅游发展提出可持续策略。  相似文献   

20.
张玮  周波 《四川建筑》2009,39(2):35-36,38
揭示了对古镇空间形态的解读及思考,从古镇的总体形态、空间形式演化模式以及空间构成要素这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对其进一步的认识,从而归纳整理出古镇群体布局和建筑内部的空间分析。以期对龙潭古镇开发与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