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云  张珲  丁强  刘晓玲 《供水技术》2021,15(1):13-16
当水源地藻类或水草大量生长时,原水出现pH过高、溶解氧饱和、总碱度降低的变化,此时仍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处理,出厂水存在铝和pH超标风险.试验研究得出,当硫酸铝投加量为55 mg/L或组合投加45 mg/L硫酸铝+10 mg/L PAC,以及调节原水pH值至8.5后投加20 mg/L PAC时,可使出水中铝和pH均...  相似文献   

2.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2006)对残余铝浓度的限制十分严格,特别是在低温时期出厂水水质难于达标,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十分棘手的新问题。分别采用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处理低温和常温自配水,得出两种混凝剂的最佳投量分别为20和40 mg/L;使用壳聚糖作为助凝剂分别与聚合氯化铝和硫酸铝联合使用,发现投加壳聚糖后,对浊度和CODMn的去除率提高了2.5%~10%。由于使用铝盐作为混凝剂易造成水中残余危害人体健康的溶解铝,因而进一步比较了不投加和投加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后出水中残余的溶解铝浓度,研究壳聚糖的投加与水中溶解铝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与聚合氯化铝联用还是与硫酸铝联用,壳聚糖助凝剂的投加都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出水中的残余溶解铝浓度。  相似文献   

3.
降低饮用水中残余铝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定华 《供水技术》2011,5(4):14-17
研究了水处理过程中铝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对水中铝含量的影响PAC投加量>pH>滤速>活化硅酸投加量.控制余铝的最佳条件是:PAC投加量2.0 mg/L,pH值7.5,活化硅酸投加量1.5 mg/L,滤速8.0 m/h.过滤阶段对铝的影响小于混凝阶段,水厂实际运行时应尽量采用低滤速.为控制出厂水铝含量,建...  相似文献   

4.
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剂优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混凝沉淀烧杯试验和水厂生产性试验,对硫酸铝(AS)和几种聚氯化铝(PAC)进行了优选,最终确定由深圳中润水工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技术、太仓新星轻工助剂厂生产的ZR-3型聚氯化铝的混凝沉淀效果最佳.在水温较低(<10℃)时,与硫酸铝相比其投加量(以氧化铝计)可降低50%左右,药剂费可降低15%左右,出厂水pH值可提高0.2~0.3,余铝含量可下降约50%,并可大幅减少污泥产量,同时混凝剂投加量与沉淀池出水的pH值和铝含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工程投产后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单一混凝剂分两次投加的试验,调整混凝剂投加质量比例,改变一次投加混凝剂方式,提高出厂水水质,特别是有效降低出厂水铝含量,生产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江苏某地表水厂以微山湖水为水源,投产以来,水源地因受季节性变化、南水北调影响而引起制水过程中铝超标,因此通过试验考察了水中残余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pH值、水温、沉后水浊度是影响制水过程中残余铝的主要因素。生产运行中发现,夏季泄洪期间,原水pH值降至7. 4~8. 0时,PAC投加量控制在6~7 mg/L,滤后水残余铝含量稳定在0. 12~0. 18 mg/L,相比平日,PAC投加量减少约20%;控制沉后水浊度可以降低滤后水中残余铝超标的风险,但不能确保残余铝含量达标。  相似文献   

7.
漆文光 《供水技术》2011,5(2):39-41
通过烧杯试验及现场中试,研究了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和PH对常规处理工艺中过程水和滤后水余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厂实际生产中,应保证混凝反应出水pH≤7.6,以降低过程水的余铝含量;若反应后水pH>7.8,则出厂水铝含量极易超标.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净水厂出水残余铝超标风险,以南水北调水源为研究对象,从控制天然有机物络合位的角度提出了降低残余铝的技术措施。研究发现,采用单一的聚合氯化铝药剂作为混凝剂,为控制沉淀出水残余铝浓度其投加量在春季不宜为40mg/L;较预氯化和预臭氧,采用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双药投加技术效果最好,可降低有机物络合铝的反应位,并能同时降低沉后水浊度和溶解性有机碳含量。采用聚合氯化铝和氯化铁双药投加,氯化铁投加量宜为8~12mg/L。研究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水厂铝超标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南方某水源水库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采用硫酸亚铁还原、碱性条件下沉淀去除原水中高含量六价铬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原水的酸碱性适宜、硫酸亚铁的投加量足够,混凝沉淀的pH值控制得当,对总铬的去除率可以达到接近100%,且出厂水中总铁和铝的浓度都能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偏酸性的原水(pH3~5)有利于六价铬的去除,但对于试验的中性原水,不调节pH值出厂水中的总铬也能降低至0.05mg/L以下;硫酸亚铁的投加剂量以3倍最低化学反应剂量为宜,即硫酸亚铁剂量与六价铬浓度比为26;沉淀反应的pH值控制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化学沉淀法对水中铍的去除效果及最大应对能力.结果表明,投加5 mg/L三氯化铁或聚合硫酸铁,调节原水pH≥7.5,或投加5 mg/L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调节原水pH≥7.0,均可将原水中0.01 mg/L左右的铍降低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0.002 mg/L)以内.投加5 mg/L铁盐或硫酸铝可有效应对原...  相似文献   

11.
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时间、pH以及温度等影响因素对南水北调水中残余铝控制的影响,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混凝过滤出水残余铝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厂运行时要同时兼顾余浊和残余铝,混凝剂最佳投药量为3.0 mg/L;助凝剂活化硅酸投加量为1.2 mg/L,最佳投加时间为快搅1 min,慢搅4 min,在上述条件下残余铝浓度和浊度较低。温度和p H是影响混凝过程中残余铝控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绵阳涪江水源水多次出现季节性锰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流域自来水厂的供水安全。本文基于绵阳三水厂的生产经验,总结了涪江原水浊度与锰含量的关系以及出厂水色度与锰含量的关系,并优化了采用高锰酸钾氧化除锰的药剂投加量。结果表明,原水浊度在一定范围内与锰离子含量存在如下线性关系:Y=6 764X-23.89,R=0.997 6;出厂水中锰含量越高,色度就越大,为减少锰对出厂水色度的影响,应控制出厂水锰含量低于0.03 mg/L;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处理锰含量超标原水,均能保证出厂水锰含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松花江原水中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松花江水为原水,通过小试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了粉末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硝基苯及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投加粉末活性炭很好地控制了有机物的总含量,混凝沉淀、过滤工艺主要使有机物的种类明显减少;投加粉末活性炭是去除环境优先控制有机物的关键措施;松花江水中的硝基苯投加量与检出量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助凝措施强化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硝基苯的效果不明显,说明硝基苯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粉末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太湖水源水臭氧氧化过程中溴酸盐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太湖水中溴离子含量较高,采用臭氧-活性炭工艺很可能会导致出厂水中溴酸盐超标的问题,研究了加氨和高锰酸钾预氧化对东太湖水源水在臭氧氧化中溴酸盐生成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溴酸盐的生成,在加氨量低于0.04 mmol/L时,随着加氨量的增加,其抑制效果逐渐增强;当加氨量超过0.04 mmol/L时,加氨对溴酸盐抑制率不再继续增加。当水中溴离子质量浓度为120~260μg/L,p H值为6.8~8.7,水温为8~40℃时,加氨可以有效抑制水中溴酸盐的生成,且对原水水质影响较小。当高锰酸钾投加量低于6μmol/L时,其对溴酸盐的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猛酸钾投加量高于6μmol/L时,反而会提高溴酸盐的生成量;同时较高的p H值和水温均不利于高锰酸钾对溴酸盐的控制,反而会增加其生成量。通过比较可知,对于东太湖水源水,加氨控制溴酸盐生成的效果比高锰酸钾更稳定和有效,实际生产中可以选用加氨控制臭氧-活性炭工艺中溴酸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上海石化水厂低硅水车间常规处理工艺对锰的去除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企业生产装置的运行。对预投加高锰酸钾工艺除锰进行了生产性应用,结果表明,根据原水中的锰含量投加适量高锰酸钾对锰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使出厂水的锰含量〈0.1mg/L。  相似文献   

16.
选取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氯化铝、硫酸铝五种混凝剂,对未发生水华的湖水进行混凝试验。结果显示,五种混凝剂对磷的去除效果排序为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硫酸铝,对TP/TN值影响程度排序为氯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硫酸铝聚合氯化铝铁。同时,在研究范围内,确定了各试剂投加量限值,即氯化铝投加量应大于8 mg/L、聚合氯化铝投加量应大于15 mg/L、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应大于40 mg/L、硫酸铝投加量应大于50 mg/L。  相似文献   

17.
林建敏 《城镇供水》2004,(6):17-18,54
在氯氨消毒法中,氯气溶于水,在消毒过程中起着杀菌、杀病毒、杀微生物等作用,而投氨是为了能稳定在水中的氯离子。在氯氨消毒法中投氨量的掌握影响着氯消毒的效果,氨投少了,所投加的氯将大部分转化为HCIO,会产生难闻的氯味,HCIO不稳定,以至出厂水余氯会降低较快;氨投过量了,  相似文献   

18.
硫酸铝强化纳米铁还原硝酸盐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体溶解氧较高的条件下,采用投加硫酸铝的方式强化纳米铁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投加硫酸铝可明显提高纳米铁对硝酸盐氮的去除效果,当硝酸盐氮初始浓度为10mg/L、纳米铁投量为5g/L、硫酸铝投量为100mg/L时,反应6h后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可达到83%,而不投加硫酸铝的情况下仅为51%。纳米铁对硝酸盐氮的还原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其反应速率常数k随纳米铁投量和硫酸铝投量的增加而增大;纳米铁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随pH的降低而升高,随初始硝酸盐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纳米铁还原硝酸盐氮的表观活化能较低,还原反应在常温下即很容易进行;硝酸盐氮的最终还原产物为氨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厂实践分析,采取增加混凝前二氧化氯投加量的同时减少滤后二氧化氯的投加量、加装曝气装置并改造絮凝工艺、更换除锰滤沙和更换水源等措施,解决水厂因锰含量偏高经二氧化氯消毒导致出厂水色度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水厂出厂水水质,同时控制混凝剂的投加量,将浊度控制在1NTU以下,达到优质、节能的目的,水质监测中心展开混凝搅拌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投加量,以指导制水厂生产实践,从而有效地保障供水水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