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概述了淮南作为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通过对淮南市"市矿统筹"的做法和成效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煤炭城市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的建议和构想。  相似文献   

2.
抚顺榆林沉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露天矿剥离时产生的剥离物回填榆林采煤沉陷区,再覆以耕作土,将榆林沉陷区改造成大面积的良田或植树,这个项目的实施是抚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建设又一重大举措,对矿山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是改善地质环境、造福人类的千秋大事,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刘娜  范玉芳  辜李仁  陈桂斌 《现代矿业》2016,32(10):159-165
矿井建设及生产过程中挖损、压占和塌陷等都将损毁矿区土地,随着开采的持续发展,损毁土地的数量也将持续增加。为了有效减少因煤矿开采产生的土地损毁,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调查某投产煤矿土地已损毁情况,依据矿区土地利用现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以概率积分法计算出地表移动变形值,预测了矿区土地拟损毁情况,确定出土地复垦责任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开采中的土地复垦措施及工程设计,安排了土地复垦工作计划,为煤矿后期的复垦工作提供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义桥煤矿在首采工作面开采前,运用概率积分法对地表影响范围进行了沉陷预计,根据预计结论对地表受影响的建筑物采取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工作面开采结束,且沉降稳定后,将预计结果与实际沉陷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地表移动参数与实际基本吻合。为义桥煤矿其他工作面的开采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技术依据,同时对同类地质条件下其他矿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结束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地表形成采煤沉陷湿地.通过污水处理、水系修复及基底改造等生态治理措施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水库等,发挥了采煤沉陷湿地的生态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和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GPS对兴隆庄煤矿铁路观测站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实际应用,提出了GPS进行沉陷观测的定位模式,分析了误差来源及其消除方法,并通过与常规测量方法观测成果的比较,说明GPS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开采沉陷数据处理及建筑物下采煤辅助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表移动观测站数据处理及开采沉陷预计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浅谈煤矿开采沉陷防治和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天生 《河北煤炭》2010,(4):42-42,47
针对煤矿开采对矿区地表破坏的影响,以减轻危害程度为目标,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合理应用采煤方法和工艺,来防治和控制开采沉陷。  相似文献   

9.
我国采煤沉陷区现状、综合治理模式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煤沉陷对矿区的土地、水资源、建(构)筑物、生态环境等都会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矿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煤沉陷区采出煤量、塌陷面积等调研数据,以县(市区)为采煤沉陷区研究单元,得出我国重点采煤沉陷县(市区)排名;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存在的土地、水资源、建筑物等破坏问题,归纳总结多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及应用案例;提出绿色开采对策与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了我国采煤区地表沉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苏丽萍 《煤炭技术》2012,31(7):74-75
以唐山南湖生态园林为例,研究了对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所要实施的途径,并分析了这些治理途径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燕 《煤炭技术》2013,(11):19-20
煤炭资源的开采地点大多为城镇边缘地带,随着时间的推移矿区土地相继出现大面积塌陷,周边植被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这一切都源于煤矿企业在开采初期没有做好全面的生态规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采煤塌陷区的环境恢复,并将重心放在重建生态区的方式方法上。文中将以焦作地区煤矿采煤塌陷区的生态景观再造为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破坏形势的进一步严峻,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采煤塌陷土地作为我国有效的后备土地资源,对其进行开发、复垦,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人地矛盾.论述了徐州市贾汪区煤矿塌陷地土地复垦模式与生态修复的实施情况,对相似地质条件下煤矿塌陷地的复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中根据皖北煤电公司各矿井地质采矿条件,矿区内自然环境现状及开采沉陷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分析了皖北煤电公司采煤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并对未来10年采煤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对皖北煤电公司采煤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晓雄 《煤炭技术》2014,(3):170-171
煤炭企业在进行资源开采时往往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自然环境的成本投入。因过度开采引发的自然灾害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所以关于采煤塌陷区的景观设计成为关注话题。以此为切入点解析景观设计在矿区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地位,挖掘生态再造工程的社会意义与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苏丽萍 《煤炭技术》2012,31(2):75-76
根据南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南湖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了9个指标因子并对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采煤塌陷区生态治理工程涉及面广,规模大,投入多,对其工程效益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城市采煤塌陷地区的现状与表现形式,在分析城市采煤塌陷地区生态与生活修复的内涵与原则基础上,针对鹤岗地区的塌陷地提出了3种生态与生活修复模式,为采煤塌陷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沉陷是造成矿区环境地质灾害的直接原因,有效控制和减轻地面沉陷程度是避免煤矿开采沉陷环境灾害的基本途径。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制定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总体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从而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矿业废弃地及其生态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矿业废弃地分布广,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它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矿业废弃地生态环境与重建的关键是在正确评价废弃地类型、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植被的恢复与重建,进而使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良性循环。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是基质改良与植物种类的筛选。  相似文献   

20.
峰峰矿区不同开采条件下地表沉陷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峰峰矿区不同开采方法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得出了一般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或参数,列举了充填开采条件下沉陷参数,并初步对峰峰矿区的深部开采条件下的地表沉陷规律进行了实测、研究和总结,为峰峰矿区以后采用不同开采方法,进一步解决严峻的三下压煤形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