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正中  宋春节  刘杰 《陶瓷》2013,(8):25-28
基于深井地温高、矿井涌水量大的特点,笔者采用高导热型碳化硅陶瓷管换热器对巷道进行冷却降温,并对换热器内部风流的流动和降温效果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换热器可较好的地改善巷道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深部矿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出现的结垢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管道水样进行水质全分析测试,确定管道内成垢性离子并建立化学及数学模型,其次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得到了深部矿井降温系统管道结垢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深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结垢过程包括Ca~(2+)和CO_3~(2-)的结合结晶及MgCO_3、CaSO_4转化为CaCO_3的转化;理论分析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深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成垢性离子(Ca~(2+)、HCO~-_3、Mg~(2+)和SO~(2-)_4,且Mg~(2+)和SO~(2-)_4的存在会抑制碳酸钙结垢的产生。该研究对于深部高温热害矿井的降温系统的结垢产生机制以及采取合理的防、除垢措施,保障良好的矿井降温效果和安全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韩巧云  杨晓杰  邹声华 《化工学报》2016,67(9):3936-3945
以深部矿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出现的结垢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管道水样进行水质全分析测试,确定管道内成垢性离子并建立化学及数学模型,其次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得到了深部矿井降温系统管道结垢微观机理。结果表明,深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结垢过程包括Ca2+和CO32+的结合结晶及MgCo3、CaSO4转化为CaCO3的转化;理论分析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深井降温系统管道内壁结垢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成垢性离子(Ca2+、HCO-、Mg2+和SO42-),且和的存在会抑制碳酸钙结垢的产生。该研究对于深部高温热害矿井的降温系统的结垢产生机制以及采取合理的防、除垢措施,保障良好的矿井降温效果和安全生产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建业  丁月  吴钊  禹云星  邵双全 《化工学报》2021,72(Z1):461-466
加氢站对车载高压气瓶充注之前,需先对高压氢进行预冷,以防加氢过程的气体升温带来的车载气瓶的结构性损伤。提出了一种基于涡流管预冷的新型加氢流程,该流程采用涡流管取代了传统的预冷装置。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加氢流程中的关键部件涡流管开展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压加氢流程工况下的涡流管同样具有能量分离效应。且随着加氢过程的进行,涡流管出口背压提高,能量分离效应减弱,即冷端降温减缓。该过程恰好与气瓶充气增压过程升温减缓相吻合。数值计算结果初步证明了该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前矿井高温的现象入手,从水冷却降温系统与冰冷却降温系统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了两种不同降温形式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并对两个降温形式进行了综合技术的比较分析,且通过某矿区不同降温方式所需费用,体现出各自的经济可行性,最后指出冰冷却在今后我国矿井热害治理中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化工设计通讯》2016,(6):184-185
近年来在煤矿矿井采掘深度不断加深的影响下,出现的矿井热害问题逐渐称成为相关人员思考的重点问题。当前阶段,较为常用的下行通风降温形式一般只可以控制工作面温度为31℃,然而这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高温热害的问题。因为液氮降温系统是现阶段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全新技术,同时也具备降温以及防灭火的功效,为此,在相关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在夏季高温环境下,间接空冷机组带较高负荷发电,可釆用喷雾降温的方法作为尖峰度夏措施。本文介绍了间接空冷机组喷雾降温过程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雾滴在空气入口处进行湿热交换的过程和影响喷雾降温效果的主要因素。以国产某单台33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为其设计了一套喷雾降温系统,经使用,冷却降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成勇 《聚酯工业》2005,18(2):47-50
运用渗透探伤、内窥镜、起声波、X射线等检测方法发现加氢反应器顶部混合气接管内壁存在大量纵向裂纹。采取的措施为把氢气和高温蒸汽混合管线与顶部的连接改为沿法线方向插入,混合气从顶部人孔上方的排气孔进入;控制升降温速率小于1℃/min;物料进罐前蒸汽和氢气先进管,物料排尽后再停蒸汽和氢气,降温碱洗,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0. 5%等。  相似文献   

9.
王武威 《电镀与涂饰》2014,(24):353-354
介绍了目前矿井人工降温的几种主要方式,结合矿井实例,着重对地面集中制冷水降温技术的安全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人性化管理降温系统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6000t/d生产线多管冷却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宏灿  李铭  许小雷 《水泥》2009,(4):34-37
多管冷却器是利用风管表面散热的原理,通过管内高温烟气与管外空气的热交换达到管内烟气降温的目的。多管冷却器分为自然对流风冷与强制风冷两种形式,自然对流风冷的,冷空气流速低,热交换效果不明显,若要降温效果好,则设备体积庞大,投资费用高,难于满足要求;强制风冷将自然对流速度从2~3m/s提高至10m/s以上,大大提高了散热效果,减小了热交换器的体积。国内1500-2200t/d生产线很多采用强制风冷的多管冷却器,  相似文献   

11.
刘文东 《佛山陶瓷》2008,18(9):20-22
陶瓷企业生产现场普遍存在高温酷热的现状,陶瓷企业主、管理人员都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手段尽可能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但存在要么效果不好,要么运行耗能大,要么使用周期短等弊端。笔者对各种降温的方法、应用状况及效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超高压喷雾降温技术的实用性、节能性以及维护。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实际应用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了两种不同合成气洗涤冷却技术,喷雾激冷和下降管水浴激冷的优缺点。喷雾激冷由于雾化的穿透性、均匀性无法可靠保证,导致局部区域高温合成气没有有效洗涤、降温,最终导致激冷室被烧损。下降管激冷方式采用激冷筒为粗合成气水浴提供通道,筒壁旋流液膜能有效保护激冷筒自身免受熔渣及高温气体的影响,同时液膜表面形成泡核蒸发降低气体温度,粗合成气水浴时能将粗合成气中夹带的大部分灰洗除,因此洗涤、降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川西气田中浅层已进入开发后期,气井排液能力差,泡排依赖性强。为满足低成本排水采气的需求,开展了涡流管排水采气试验。根据涡流管作用原理及川西气田气井井身结构特点与生产特征,分析了产气量、水气比和井斜对工艺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涡流管在川西中浅层的应用界限。现场试验表明,涡流管可以有效降低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提高排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泡排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管道防腐层在确保管道有效运行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性能的防腐层是确保其发挥作用的关键。由于多种原因,夏季管输企业一般都不进行管道防腐作业,这也成了管输企业的一道难题。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夏季管道防腐作业的新方法。阐述了"降温冷却法"防腐的原理、方法、实验效果及在夏季管道大修中的技术优势。实验证明:采用"降温冷却法"防腐的管道完全达到了埋地管道防腐层的性能要求,解决了管道夏季不能防腐作业的难题。同时,对失效管道防腐层的更新是经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对涡流管制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涡流管制冷效果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缺点给出了简洁的温度控制解决方案,仅增加了温控器、电磁阀和热电阻部件。通过组态,该方案可将进入涡流管的样气温度控制在2~14℃。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水模拟研究了连铸操作工艺对板坯结晶器液面涡流的影响规律,分析了各参数对液面涡流的影响. 结果表明,形成涡流的原因是表面流的湍动性造成的水口两侧表面流动量不对称和操作工艺导致的水口两侧表面流不对称. 相同拉速下,液面涡流在滑板全开启时出现的次数较不全开启时减少7~9次/min;增加水口滑板下方浇管长度对调整滑板不全开启时浇管内的液流流态有利,但对降低液面涡流出现的频度效果有限;当水口出口部分堵塞时,涡流出现的频度迅速上升,滑板开启40%和60%时,单侧出口堵塞70%时的液面涡流频率是未堵塞时的2.2和2.9倍.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可燃气作为新兴的能源依然面临着众多技术问题,其可燃粗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影响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与利用。通过对实验室用固定床气化炉配套净化装置进行仿真建模和流场分析,并与实验采集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装置内部净化机理主要分为降温过程和分离过程,两者在生物质燃气净化过程中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净化效率。目前实验用生物质燃气净化装置为径向式水平进气结构,存在着内部涡流速度较低,导致粗燃气中焦油液滴与灰尘颗粒的分离效率降低。因此本文提出了切向式进气结构,对比发现切向式进气结构相比径向式具有降温效果更好,内部涡流形态规则、流速高的优点。本文进一步对不同进气角度的切向式进气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在降温效果上呈现出随角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内部涡流流速降低、紊流更加明显,分离效果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曹晓泽 《山西化工》2023,(10):149-150+153
在煤矿开采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在地面以下的环境当中进行作业,为了保证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做好矿井通风工作非常关键,现阶段一些矿井内部通风系统比较老旧,存在各种缺陷和问题,急需进行优化和改造处理。基于此,以某煤矿开采工作案例展开分析和研究,对本次煤矿通风系统改造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关的优化改造工作措施,全面提高矿井内部通风系统的运行工作效果,保证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后续类似工作等顺利实施提供相关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正中  宋春节  刘杰 《陶瓷》2013,(15):25-28
基于深井地温高、矿外涌水量大的特点。笔者采用高导热型碳化硅陶瓷管换热器对巷道进行冷却降温,并对换热器内部风流的流动和降温效果进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换热器可较好的地改善巷道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在太阳光照射下会迅速升温,影响路面高温稳定性.为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温度,提高高温稳定性,基于重力热管原理,通过室内试验,对埋置不同充液率(10%、30%、50%、70%、90%)热管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进行降温,利用数据采集系统监测车辙板内部温度,研究不同充液率热管对沥青混合料降温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传热量分析其降温机理;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热管降温幅度预估方程,为实体工程的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不同充液率热管对沥青混合料的降温效果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充液率为70%的热管降温效果最佳,30%的降温效果次之,10%、50%和90%的降温效果相近,且降温效果相对较差,这可归因于不同充液率对热管传热量的影响不同.70%充液率热管对沥青混合料的降温幅度与热管工作时间、距热管外壁距离呈线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