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大洼油田为多层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其纵向层数多,断层发育,断块支离破碎,构造复杂,断块含油面积小且油层物性和原油性质变化范围大。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设计了3套模拟预测方案,进行对比并选出了最合理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2.
曙一区杜229块属于超稠油油藏,自开发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随着开发的深入,稳产难度逐年增大。因此在薄互层油层中寻找潜力,针对该区块西南部互层油藏,通过重构地下认识体系,完善互层状油层开发部署界限,进行井型对比分析,制定出薄互层状油藏开发方案,达到充分动用油藏的目的。该研究对超稠油薄互层状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W油田是辽河油田整体开发的第一个海上中深层稠油区块,该区块自冷采投入开发以来见到了一定的产能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在勘探阶段,受海工条件限制,探井少,资料丰度低,对油藏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区块的全面开采,对油藏的地质特征认识与最初的ODP方案出现了较大差异,主力油层虽然储量比例大,但含油幅度变低,整个油藏基本处于油水过渡带,储量品味差,油井含水上升快,水淹快;非主力油层含油层系多、油藏类型多、油层分布不稳定、含油井段长、储量分散,资源品位差,开发难度大。因此,有必要针对区块冷产阶段的生产情况,对最初的ODP方案进行适应性评价,以便为区块的下步部署调整工作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胜坨油田目前已进入高含水、高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开发阶段。油层水淹严重,调整难度逐年加大,利用水驱技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同时,三次采油技术亟待突破。尤其胜坨油田适合化学驱Ⅲ类油藏资源丰富,因此,认清胜坨Ⅲ类油藏的地质特征、油藏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探索能够适应高温高盐条件的驱油体系,是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选取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9砂层组作为改性二元试验区,采用计算机地质建模技术、计算机辅助油藏工程方法等进行油藏地质研究、油层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为调驱方案确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罗27长4+5油藏裂缝性特低渗油藏于2009年开始规模开发,属于岩性油藏,其油层主要为大规模的湖泊三角洲相沉积。油藏分注区注采关系复杂,精细管理难度大,稳产难度大。该油藏目前已经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和采出程度的增加,主力油层见水,含水上升速度加快,见水井不断增加,剖面和平面矛盾加剧,油田递减加大,稳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6.
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剩余储量潜力主要是油田边部已提交未动用的储量以及在已提交探明储量边界外的剩余增储潜力,这部分储量具有分布零散、厚度薄、油藏类型多样、油水关系复杂、开发难度大等地质特点,针对研究区的问题,运用地质、试油、钻井、录井及分析测试数据,结合沉积学研究分析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的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7.
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拉玛依组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该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注入水矿化度变化大,导致储层水淹后测井特征变化复杂,水淹层识别难度大,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 本文介绍的方法主要依据试油结果和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的各种信息,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找出油层水淹程度与测井响应变化之间规律,获得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的判别特征值,提出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定性识别水淹层的判别方法(fisher函数判别)。根据本油藏11口井生产结果的验证,判定水淹层的符合率达到70%,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对同类油藏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千12兴隆台油层南块油藏地质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再认识基础上,针对该块水淹严重、剩余油层薄,并且利用直井开发油汽比低仅0.18无法实现经济有效开发等问题,运用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等方法,对薄层稠油利用水平井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得出:南块适宜采用水平井开发。通过现场实施千12兴隆台油层南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厚油层砂岩油藏具有单层厚度大,初期产能高,非均质性强,含水上升快,稳产难度大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非洲D油田开发中存在问题开展研究,总结制约厚油层砂岩油藏开发水平的因素,提出相应开发策略,为国内外同等类型油藏开发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26块是一个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条件异常复杂。通过对海26块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剖,认为区块断块破碎、储层相带窄、油层厚度小、油水粘度比高、接近注水极限为主要矛盾,油藏开采难度大。为经济有效开发该稠油油藏,2006年,在该区块进行了注蒸汽吞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某断块潜山油藏在海拉尔油田具有典型代表性,该油藏具有裂缝发育、油层连通状况好、底水能量强的特点,其无水采油期采出程度高达10.47%,之后底水上升较快,综合含水率高,老井措施增油难度大,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本文通过大量钻井、试油、录井、测井解释、油水识别、生产动态等现场资料的对比分析,结合潜山油藏构造、圈闭及控藏特征新的地质认识,明确了潜山油藏的圈闭特征、原始油水界面、计算出油水界面上升速度及潜山油藏当前水淹面状况,明确了剩余潜力方向,为开发调整提供依据,对国内外类似潜山油藏的开发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油田开发到了中高含水期,水井调配难度大,剩余储量分布零散,油藏层间、层内、平面矛盾十分突出,综合含水不断上升;油层出砂严重,不正常井增多,导致自然递减日益加剧,整体稳产基础薄弱。2002年以来,在正南管理区各断块开展了以稳产基础为目的的挖潜技术研究,通过实施综合治理,改善了油藏水驱效果和井筒管理,采油速度分别提高了0.28%、0.43%,致使老井稳产基础得以夯实。  相似文献   

13.
锦99杜家台油层为一普通稠油油藏,该块构造复杂,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性质变化大。断块实施注水开发,开发中表现出为含水上升快,单层突进严重,油层动用极为不均,压力保持水平低,断块区块递减率高,靠措施难以弥补产量的递减,稳产难度大。为此在精细油藏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断块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实施了以精细注水为中心了配套治理措施,从改变注水水质入手,不断完善注采系统,完善注水配套工艺技术,加强动态调配研究,深化油层挖潜,稳固了地下形势,使区块递减率逐年下降,提高了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火烧油层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但因其点火、稳火、控火难度大,在我国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尤其在厚层块状油田应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系统分析了高升油田中深层巨厚块状稠油油藏火烧油层现场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火烧油层开发效果的具体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5.
官142区块是正韵律巨厚砂岩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油藏底部产生"次生"底水,受储层垂向物性的差异及层内隔夹层的不稳定分布影响,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难度大。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本文应用动态监测资料,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区块水驱规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油层的顶部,结合水平井即可提液增油,又可控制底水锥进的优势,在该区块实施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潜力,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水平井技术在官142区块正韵律厚油层次生底水油藏的成功应用,为同类型油藏开发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储层窜流层进行详细刻划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窜流层对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作出不同方案的精确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窜流层存在时,蒸汽到达窜流层后,在窜流层快速水平突进,并以较大接触面积向上继续加热油层,最终可以实现油层纵向上的均匀波及。研究指出水平井注蒸汽水平段适合打在窜流层下方,距窜流层的距离不宜太近,窜流层越厚,蒸汽驱油效果变差。该研究对存在窜流层的油藏所进行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对类似油藏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纯梁采油厂稠油油藏主要集中在高青油田,由于该油藏存在埋藏浅、油层薄、粘土含量高、边底水活跃等特点,造成了开发难度大、效果差、管理难度大。为切实提高稠油开发水平,运用数模技术,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窜,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优化空心杆掺水工艺、提高油井产量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使高青油田的稠油油藏的得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8.
胡七南油田是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油层多,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由于强注强采,含水上升幅度大,剩余油认识难度较大。本文应用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方法对胡七南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胡七南油田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剩余油分布的主要,指导该块的治理和挖潜。  相似文献   

19.
濮城油田文51沙二下油藏是一个层间矛盾突出、平面储层变化快的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开发难度大。通过控制合理的注采井距,控制合理的注水压力,提高油藏的水驱控制动用储量,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前,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剩余未动用区块储层更加薄差,含油性变差,直井采油方法效益不高,所以需要加大水平井应用力度。2013年在敖包塔油田茂A所属区块提交了探明地质储量167.68×10~4t,含油面积15.4km~2,该区块储层发育薄差,但主力油层发育稳定,这类油藏储层预测难度大、识别困难,布井风险高。为进一步搞清区块的构造、储层,为该区块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文在已完钻井资料的基础上,应用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地质统计学反演等技术完成了区块的构造解释、储层预测等地质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区块水平井部署原则,给出水平井布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