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放建筑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技术,使得建筑能够寿命更长、使得它更能够应对社会的变化、使得建筑与环境更友好。探讨了"开放建筑"理论面对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社会要求下,建筑设计思想的进步和对我国当代建筑师如何进行建筑创作和如何提升设计质量的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2.
娄霓 《建筑技艺》2013,(1):127-133,126
1开放建筑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西方提出了住宅建设新概念,即"支撑体"理论,之后又发展为"开放建筑"理论。这个概念引进中国后,鲍家声教授就对中国式的开放住宅进行了研究,并在1984年完成了"无锡支撑体住宅"项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适应性住宅、大开间住宅也是根据开放住宅的理论进行的设计实践项目,例如1991年建成的北京华威23号住宅(北京市建筑工程设计公司周逢、张念曾、周佩珠设计,图1),2004年建成的深圳蛇口花园城三期(华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岳子清、单浩、尹小川设计,图2),2008年建成的重庆玛雅上层住宅(众成禾盛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李海乐设计,图3),直至2011年我们在北京建成"SI住宅"示范项目——雅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生态建筑理论也传入了我,随后生态建筑理论在我国掀起了一个狂潮。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逐步提高他的作用。在当下社会住宅建筑设计中出现的"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都是应用了生态建筑理念。在当下生态建筑理念大力发展中,它已经对住宅建筑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也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本文浅谈了生态建筑理论的理念、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鲍家声 《建筑技艺》2013,(1):102-106,92
搞建筑设计的人一般都是微观思维多,但其实我们需要学习并习惯于宏观思维,努力认识了解社会发展的态势,不断寻找研究的切入点,为解决社会关注的问题提出思路。基于此,30余年来,我在开放建筑的研究中经历了"从开放到低碳",即"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一开放建筑一可持续发展建筑一低碳建筑"的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开始研究支撑体住宅(开放住宅),因为当时我国正处于开放改革的初期,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包投资、包建造、包分配的福利房的住宅体系和政策受到严重挑战,我就思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住宅社会学已由社会学中派生出来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并有论著出版。但是如何把这种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且向其它学科渗透,去解决人们周围的实际问题,这是摆在每个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作者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住宅社会学与建筑、规划的结合不能停留在单一住宅的设计与一个住宅区的规划上,而要把研究扩展到更新、更大、更多的领域。要研究住宅与社会因素,人们的心理需求、环境因素、经济情况、政策调整等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以促进住宅建设更科学、更迅速的发展本文就住宅社会学理论在居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渗透方面,谈些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CSI住宅是我国在吸收支撑体理论、开放建筑理论和借鉴日本KSI住宅发展经验,采用结构支撑体系和围护填充体系完全分离施工,具有中国自身特征的住宅建筑体系。在理论基础和对住宅户型的长期实践基础之上,通过对CSI住宅构造可变性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全方面的了解并接受CSI住宅体系。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6,(7)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人们的住宅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现代民用住宅的功能不再只是用来遮风挡雨,更重要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精神、提供物质享受的居住环境。因此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应该具备美观、节能、舒适、实用等诸多性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结合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9,(17)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前提下,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不断缩减,小户型住宅已经成为当下建筑设计的新型建设理念。小户型住宅建设的优势就是能够缓解空间资源浪费情况,也因此给小户型住宅的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建筑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小户型住宅的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对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为我国建筑设计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外学者在开放建筑的研究中,已经肯定了我国传统住宅在室内空间划分方面的"开放性",而对在不同尺度范围内"开放性"的表现和诱因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开放建筑的"层级"理论为基础,将中国传统住宅及其环境分为群体组织、房屋结构、室内外墙体三个层级,运用实例分析了各层级上所蕴含的"开放性",并对其诱因分别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住宅与开放建筑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住宅组织层面上的"开放性"对当代开放建筑有启发作用,同时重申了容纳变化的能力是开放建筑"支撑体"层面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本文阐释了贯穿于住宅工业化发展中的"开放建筑"理论思想,尝试从"开放建筑"理论视角探析住宅工业化,尤其是SI住宅体系所具有的长效性和适应性特点,以及对当下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住宅工业化未来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湘西侗族传统民居现代适应性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调查和测绘数据,分析湘西侗族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以此为基础,在保护民居传统风貌和民族特殊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引入现代生活设施、改善室内空气环境、降低建筑造价、提高材料性能,进而提出了湘西侗族传统民居现代适应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董璁 《中国园林》2019,35(7):40
风景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使其成为一类的并非功能属性,而是建筑所在场所,即风景环境。对风景建筑的评判要看其对风景的贡献,好的风景建筑应当具有"风景性",能够召唤"场所精神"并"开启一个世界",使自然对象转化为人眼中的风景。因地制宜是风景建筑的创作原则,建筑通过顺应自然条件获得其形式,自然山水的独特性决定了风景建筑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In Serbia, around 50% of energy is used in built environment and most of it for 6-month heating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Because of actual international effort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energy conservation in heating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an issue of permanent research interest. In this paper, we tried to determine how type of partitions inside a residential building influences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mand for houses in cold climate and consequently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a typical house in Serbia, by using software HTB2, it was evaluated how its heating depends on six applied types of partitions.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house with glass-wool partitions would have the minimum yearly heat consumption, (2) the house with masonry partitions would require heaters of minimum size, (3) the house with siporex partitions would require the lowest investment in partitions and heaters, and (4) the house with glass-wool partitions would yield the highest net savings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 the house.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家为神经受到困扰的孩子们准备的治疗中心.坐落在日本北海道,由藤本壮介设计完成。“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一起重新获得精神健康.”功能性和人文关怀是这个建筑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世界建筑导报》2007,(3):62-65
我的祖父从阿尔及利亚回来时,买了一栋处于街道转角处的房子,这是一栋位于阿利坎特的三层楼,随后祖父又将其扩大了。  相似文献   

16.
沈昕  魏春雨 《建筑师》2012,(3):28-34
勒·柯布西耶在20世纪用革命的方式设计建筑,从住宅、博物馆.艺术中心到教堂。他对空间的持续探索改变了建筑的建造方式及人们的生活。他曾称自己的建筑作品为“漫步式建筑”(Promenade Architecture).这一理论影响至今笔者带着“漫步”这个线索审视当代建筑,发现众多优秀建筑作品不同程度的演绎着空间的“漫步性”。本文通过剖析和解读东西方“漫步空间”的设计特征.挖掘其内在结构和差异,为当下及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少瑜  杨峰 《建筑学报》2007,17(6):60-65
文章探讨了建筑生命周期的定义;建筑功能和性能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适应性改造的目的,意义;在肯定艺术改造这一传统处理手法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技术手段改造,由于其对于被动式能源利用和提高建筑能效设计的侧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工程实例探讨了技术手段改造对于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提高室内环境舒适与健康性、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诸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森林小屋"是位于八达岭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的高档别墅之一,由日本建筑师古谷诚章设计。小屋依山而建,并依地势高低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格局。在屋内的不同地方都可以透过玻璃窗欣赏到森林中的别样景致。小屋以当地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色彩上也只采用了简单的白、黄两种颜色,不仅使小屋与环境达到很好的融合,更给人以简单、温馨的感觉。以"森林小屋"来命名这幢别墅是最为贴切的了。  相似文献   

19.
姚越  李海旺 《建筑节能》2017,(12):113-117
在全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建筑的研究领域当中,"被动房"技术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受到国内建筑行业的重视。总体来说,"被动房"技术就是运用合理且环保的技术使建筑所需能源最小化,做到建筑热量损耗最小化。在我国,老旧房屋的改造已经在我国建筑行业占据较大比例,由于我国用于建筑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而且国民渐渐意识到利用农耕用地作为建筑用地实为不妥,因此,改造老旧房屋应现阶段的行业"浪潮"的引导,渐渐成为我国现行建筑行业的主导。然而,老旧房屋改造技术执行时依旧还"传统",与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仍有一定距离。因此,通过利用现行最为绿色的"被动房"技术与我国现行最为流行的老旧房屋改造相结合,改造出既适合我国国民居住又能很好地节约资源、合理经济的房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必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张雷所设计的在使用2年之后被改造为医院的建邺区体育大厦为例,探讨两种建筑类型在设计上的转换以及背后的社会动因,并借由这一案例对张雷的"基本建筑"理论的具体内容、它与现实的结合方式做一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