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给出了基于GSM/GPRS的直流电机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在该方案中,C8051F330单片机产生PWM波形和开关量信号控制直流电机驱动模块L298N最终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转速控制(由PWM的占空比决定)和正反转控制(由开关量信号决定),同时C8051F330单片机与GPRS模块MC55之间通过串口实现双向通信,因此,MC55在收到用户从远端发送来的"命令"(即短消息)后就可以通过C8051F330单片机最终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GSM的远程家居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基于GSM通信网络,设计一个远程家居监控系统,论述了系统总体结构:中心控制模块、蓝牙模块、系统监控节点等硬件原理和软件流程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实现了用户利用一部手机实现对家庭安防情况、家电设备的远程监测监控。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研究的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是基于GSM模块的。本系统中的GSM模块是一款高性能模块,主控制芯片采用STC12C5A32S2系列单片机可以实现上位机控制GSM模块接、打电话及收发信息等功能。而且可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析,并根据信息内容进行相关操作,从而实现远程控制。该系统可以将高速公路上的各个分站与主控制中心连接起来,便于控制中心对下辖的各管理所进行高速、有效、实时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基于GSM短信息的远程液位监控报警系统.利用TC35通信模块的短信息功能实现远程单片机与监控中心之间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双向通信.该系统以GSM网络为平台,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实现了对远程液位监控和报警.  相似文献   

5.
针对LED点阵屏应用的现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通过成熟GSM网络控制远程终端LED屏幕的设计。利用SIM300 GSM模块,通过短消息方式接收控制端的控制命令和显示数据,以单片机( MCU )为核心对短消息进行读取分析,运用字库芯片提取显示码,更新LED屏幕上的显示。对设计中短消息的解码及显示码的提取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说明。系统使用便捷可靠性高,适用于多点、安装条件复杂的LED显示屏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GSM模块的无线抄表终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现有抄表方法的缺陷,以GSM通信模块为核心开发了远程无线抄表终端系统,介绍了其软硬件构成和设计方法.抄表终端通过RS485总线读取电能表数据,并遵循我国电力行业通讯规约标准,然后通过GSM网络与抄表中心进行数据、命令传输,最后实现无线远程抄表.该方案成本低、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GPRS 网络,研究建立家庭防盗控制系统. 系统使用一块GSM 模块连入到GPRS 网络,以 文本短信的形式向用户远程报警. 该系统与现有的以模拟信号通过电信座机向用户报警的方式不 同,用户可以通过文本短信向系统发送预设命令,对系统的报警进行前期处置. 平时也可以通过发 送短信来开启( 休眠) 系统或开( 关) 家里的可执行电器设备,形成两者的双向通讯,实现家庭防盗 系统的智能化. 建立的家庭防盗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廉,信号质量好,高性价比的特点,适合大众家 庭使用,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由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和短信收发模块TC35组成的智能家居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嵌入51单片机内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构成星形结构网络,采集、处理以及无线收发家居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利用GSM模块的短消息收发功能,实现远程安防监控和家电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GSM的远程报警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GSM网络传输的远程报警系统.前端控制器接口控制多种探测器,分析整理报警信息,并利用串口控制GSM模块将相应的报警信息以GSM短消息形式进行传输,警情直达用户和计算机监控中心.对系统的硬件实施、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及低成本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家庭或其它需远程监控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系统和飞思卡尔单片机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头云台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云台控制模块属于整个系统的一个功能模块,首先ARM端发送一组云台转动的控制命令,经ARM芯片的GPIO引脚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采集到信号之后将云台转动命令转换成云台控制信号,从而完成整个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并及时地获取家用电器运行的情况,基于通信技术和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使用AVR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并利用GSM网络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Atmega128为主控芯片,实现了一个主控模块对多个执行模块的控制;利用多种传感器对家用电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并通过TC35模块进行信息远程传输,从而达到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和安防监测报警的目的.系统性能稳定,成本低,安装方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GPRS通用数据传输平台的总体结构、以及GPRS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和图像压缩技术;设计了基于AT命令方式实现的GSM通信和GPRS通信,设计主体包括GPRS模块、GPS数据采集模块、JPEG图像数据采集模块.  相似文献   

13.
以GSM网络为通信平台设计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家庭防盗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单片机、GSM/GPRS模块、摄像头模块和语音模块等器件组成,可实现机主手机与防盗系统之间的短信控制、语音在线监听、彩信监控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无线技术、嵌入式Web技术、GSM技术、红外技术和Pc上位机的综合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通过Internet、GSM网络、串口等实现远程和居室内对家居设备的控制。利用嵌入式Web服务器Boa及CGI技术实现远程Web控制;使用TC35模块实现手机远程控制;选用基于SC6121的红外遥控器和红外接收芯片TLl838实现居室内红外遥控;采用PC上位机通过串口实现居室内计算机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SM技术和GPS技术的跟踪定位装置的设计方案。该系统由主控模块、GSM模块、GPS模块、LCD显示模块、电源模块等组成。系统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实时读取GPS模块采集的数据并处理,最后显示在LCD显示屏上。同时利用GSM模块,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用户手机,满足用户远程跟踪、控制移动目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短消息实现远程报警和监控信息的传送,可以更好地解决传统有线电话报警系统存在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强及系统容易遭破坏的问题,由此设计了现代家庭的家用智能报警系统,可实现对可燃气体泄漏、火灾、盗情、入室抢劫、急救等紧急情况的实时报警及监测。该系统主要由无线传感模块、GSM通信模块及单片机构成,主控中心通过处理无线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报警信号来控制GSM通信模块,将相应的警情以短消息或拨打电话的方式发送报警信息给主人或110、119、120等相关的部门。该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电话线被剪断、主人身边无电话时,报警信息延误或无法及时传送出去而失去报警功能的问题,可起到安全防范报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S3C2410的电话远程家电智能控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双音多频编解码技术实现了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3C2410芯片作为核心控制模块,利用其强大的音频处理和大容量存储能力,不仅可实现经电话通过网关直接访问控制家用电器的功能,而且网关还能将家庭内部出现的紧急情况通过电话及时通知用户,提高了用户访问系统的实时性和灵活性,系统更具普遍性,使用也更方便,实现了个人通信终端通过家庭网关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新型智能报警系统。利用多种传感器节点模块采集不同位置、不同性质的数据,借助ZigBee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将环境参数传输到汇聚节点模块进行归类和优化后发送到控制中心,再通过GSM通信网发送到安全管理中心或用户实现报警。提出了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等硬件系统以及基于Z-Stack协议栈等软件系统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实现远程环境多种类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架构简单,实现方便,可靠性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GSM/MODEM无线通信的自动抄表系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远程抄表系统的组成、硬件软件设计、功能及技术性能进行了论述。该系统通过下位机(MCU)和无线收发模块(PTR200)收集、整理数据,通过无线MODEM模块经GSM网与上位机通信,控制中心通过上位机(PC机)收集数据,实现远程无线自动抄表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在电能计量中实现自动抄表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作者就利用移动通信网技术实现无线自动抄表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GSM模块的无线远程抄表系统现场控制模块.设计采用了两片新型单片机构成双机系统,组成智能电能表无线远程超表系统的现场控制模块———接口电路,通过MAX232对GSM模块进行控制,以短信的形式完成与上位机的通讯.同时,现场控制模块通过MAX485与电子式智能电能表进行通讯,实现数据的读取,从而实现无线自动抄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