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链路优化和负载均衡是提高网络响应速度的关键技术,通过对链路聚合及负载均衡技术原理及实用性的研究,将DNS轮序、网络地址转换及负载均衡群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提出了基于不同链路实施调度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既实现了优先利用同网链路传输数据,又解决了网络负载三级均衡问题,提高了网络的响应速度、可靠性和可伸缩性,同时给出了策略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Windows Server 2003测试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
网络架构优化及其各节点的实现策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通过对数字化校园网络的链路均衡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给出了具有高稳定性、高可伸缩性的网络架构,同时给出了架构中外部接入的互联及链路均衡策略、内部应用服务的二级负载均衡策略,Windows Server 2003环境下各策略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网络架构在多个策略的支持下有效地实现了稳定的互联及链路均衡、高可伸缩性及高效负载均衡的目标,有效地增强了服务器性能的适应性,降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硬件投入成本。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传统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IntelliDNS负载均衡的策略,提出了基于IntelliDNS的不同地域实现网络与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IntelliDNS和CACHE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服务器负载均衡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负载均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的方法,用于扩展服务器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和相关产品,并给出了两种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应用服务器工作量的日益增加,致使一些网站的服务能力跟不上,从而影响了网站自身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众多的负载均衡技术中,网络负载均衡技术由于其优势,成为了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其产品包括F5的BIG-IP、RadWare的Web Server Director、IBM的WebSphere EdgeServer、TriLoad负载均衡服务器等。本文概述了负载均衡技术的产生背景,同时也在论述三种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方法上,针对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中如何实现负载均衡技术做了详细的讲解。  相似文献   

6.
负载均衡技术可提高带宽和吞吐量,增强系统的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有效缓解业务支撑平台因高流量、高访问量带的压力.阐述了负载均衡技术的原理和发展,并以其在海量数据传输的流媒体业务中的具体应用为例,说明了负责均衡技术在现代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根据建立的软件无线电台模型,分析了软件无线电台多信道的特点,讨论了软件无线电台组网的多种关键技术如网络控制结构技术、路由技术、无线信道多址接入技术和资源管理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台的组网设计思想和网络体系结构.采用该结构实现的软件无线电台网络具有组网灵活、网络自组织和动态负载均衡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的方法未合理考虑网络负载状况,为此提出一种对网络负载具有很好动态适应性的基于粒子群优化(PSO)模糊神经元的接入选择方法. 该方法将可接入网络的接入阻塞率相等作为模糊神经元参数学习的目标,并结合具有全局寻优能力的PSO算法设定参数初值,提高了参数学习精度.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网络间负载均衡,相对于最大负载均衡算法可降低网络的接入阻塞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mesh网络的时延和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AODV的路由协议.首先描述了mesh网络拓扑结构;然后在原始的AODV协议基础上对数据包进行改进,考虑将具有较大剩余能量的节点作为下一跳节点,从而建立能满足负载均衡的多跳路由.在OPNET仿真环境下对平均负载均衡和网络时延两个指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少的时间延迟,能保持节点负载均衡,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服务器集群技术是解决目前网络计算瓶颈的一种有效方案,负载均衡技术是其中的关键.对Linux虚拟服务器集群的结构与原理进行讨论,重点阐述了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AT)的负载均衡技术以及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4种负载均衡算法,并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构建了虚拟服务器集群,测试了负载响应、服务性能、调度器备份.结果表明,基于IP层的负载均衡技术是有效的,集群技术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通信网络中的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虚令牌动态路由算法,并用Hopfiedl神经网络实现该算法。该Hopfield神经网络,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固定不变,通信网络的物理逻路值和呼叫请求被反映到神经元的偏置电流中,地用硬件实现。同时,当通信网络中的业务量发生变化时,算法能够自动调整最短路径与负载均衡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接入更多的网络连接。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信誉机制的P2P(Peer-to-Peer)网络中的负载不均衡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多层Bayesian信任网的P2P负载均衡模型,介绍了如何在Bayesian信任网中引入多种负载指标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联,并且使用该结构预测P2P网络中各服务节点的负载,使整个网络达到负载均衡.对包含负载指标的多层Bayesian信任模型和动态负载模型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ayesian信任网的P2P网络负载均衡模型运用节点的历史交互信息,结合Bayesian预测理论,影响资源请求节点选择服务节点,实现P2P负载的有效均衡,确保整个P2P网络资源利用的高效性、节点服务的可靠性以及整个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微软公司推出的Microsoft Windows2000增强了系统群集的功能,同时也增强了网络负载平衡技术.以SQL Srver为例说明了从负载平衡服务器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的应用以及网络负载平衡技术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将图像的二值化算法用于网络并行环境中,首先说明了二值化算法,其次分别采用静态负载平衡策略和动态负载平衡策略来设计图像的二值化算法,进行算法分析、算法优化,最后在由4台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的网络并行环境下进行测试,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论述了集群系统的体系结构,从分布式作业调度的角度进行负载平衡特别是网络负载平衡的分析,研究在集群环境下负载均衡的实现手段、均衡算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考虑空调负荷响应潜力的配电网电力弹性平衡方法。首先,利用多因素耦合的空调聚合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定量分析空调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时的最大响应潜力;其次,构建考虑源荷运行特性的双层优化模型,以求取配电网中新能源出力的可信容量;最后,改进传统容载比计算方法,得到适用于新型配电网发展的电力弹性平衡方法。通过某地区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The asymmetrical astromesh reflector surface is unstable when the space thermal environment is chang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rticle deduces two formulae that are required for stability design of the astromesh reflector network under a thermal load.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e, to keep horizontal stability, both the front net and the rear net of the astromesh reflector net should be designed with equal tension. The article presents a form-finding method to design equal tension cable networks, based on the steepest descent algorithm. The method has a better convergence than the one based on the direct iteration. To keep vertical stability, the cross section areas of rear net cable and front net cable should be match-designed. The design method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is validat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asymmetrical astromesh reflector network designed by the method has a wonderful stability under an extreme thermal load.  相似文献   

18.
随着校园网中互联网业务应用的深入,校园的信息点越来越多,基于Web服务的访问量日益增大,服务器的负荷也越来越大。为了改善信息源在线服务的性能,要求对校园网信息服务器进行负荷分担,增强服务的可靠性。本文对当前四层交换技术、负载均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校园网所存在的网络负载均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异构网络重叠覆盖的环境下,为满足用户QoS需求、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融合的网络选择算法,通过融合多种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赋权结果,利用Kendall一致性系数检验和平均灰色关联度作为一致性准则来确定各权向量的一致性,并结合TOPSIS法决定组合权向量的权重系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满足用户QoS需求,平衡各网络负载,有效减少网络乒乓切换次数。  相似文献   

20.
三相负载往往处在一种不平衡状态,电力智能无缝隙三相调平衡系统通过检测模块实时检测三相线路中各相电流大小,服务器对各相电流信号进行分析、比较、处理,切换模块接收服务器的处理指令并控制安装在三相线路中各相线路上的电开关,以达到各相负载平衡的目的.该调平系统性能安全可靠,能有效地节约电能并保证电网及用电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