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菲律宾中部帕奈岛西北端的古生代基底所代表的巴拉望变质地块在晚渐新世和中中新世之间与该岛的其余部分相互碰撞。俯冲作用分别沿马尼拉海沟和内格罗海沟延伸至碰撞带的南、北两侧。碰撞的证据是:(1)老的混杂岩块沿一条大断层与高度变质的古生代大陆沉积物(与巴拉望岛上所出露的相似)相并列,(2)混杂岩块中与缝合线平行的中新世逆冲作用。古地磁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早中新世以来,帕奈岛已右行转动20°(六个测点上的磁偏角为20.9°,磁倾角为22.1°),而菲律宾北部为左行转动,这种相反的转动与菲律宾弧和北东向会聚的巴拉望地块的碰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虽则关于各个陆块的碰撞体制,这些造山带处的会聚样式和各次碰撞的时间向有争议,横穿中国东部的几条遣山带无疑却是处在先前的会聚板块边缘的位置上。对中国东部、蒙古和苏联远东南部的构造研究表明,华南块体与华北—中国东北褶皱带联合体在晚三叠世—早体罗世时相互碰撞,又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一块与欧亚会聚缝合,接着,在中、晚白垩世,锡霍特阿林—日本块体也与欧亚会聚缝合。上述讲法的证据如下:①一条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的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带呈线状由秦岭往东经大别山延伸直达淮阳地块。蛇绿岩、复理石沉积、俯冲带混杂岩、指示北倾俯冲的对变质带和秦岭石炭纪到晚三叠世的海相地层划定了华北与华南块体之间缝合线的界限;②一条曲折的超镁铁岩、兰片岩、硅质至中性的岩浆活动带以及向西和北倾倒的褶皱和逆断层从鄂尔多斯盆地的西缘经内蒙古中部和大兴安岭东部延伸直达黑龙江。再结合以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的不整合,可认为中国东部块体沿此带缝合到了欧亚陆块之上;③沿中国东部乌苏里江的一条伴有超镁铁岩、复理石层、兰片岩和俯冲带混杂岩的褶皱逆断层带表明,中、晚白垩世时锡霍特阿林—日本块体沿一条西倾的俯冲带缝合到了欧亚之上。同样,对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的构造研究也揭示了以缝合线为界的各种地体的一种复杂的区域性镶嵌。这些地体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时集结于杨子克拉通的东、西和南缘。这种讲法的证据如下:①一条南北向的蛇绿岩、兰片岩、钙碱性火山岩和俯冲带混杂岩带,包括出露在四川龙门山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整个晚三叠世的强烈变形的海相地层,同可可西里山的蛇绿岩带一起井入了云南中部的哀牢山—滕条河蛇绿岩和兰片岩带,沿这条带,松潘—甘孜复杂体和掸—泰—马来亚块体与杨子克拉通相连;②哀牢山—滕条河的东南延伸部分分叉成越南北部南东向的昆象带及老挝与泰国东部南北向的巴莱—郎勃拉邦带。蛇绿岩带、钙碱性火山岩带和晚三叠世的强烈变形作用带分别把印支块体和掸—泰—马来亚块体与杨子克拉通分隔了开来。这些调查结果与以前关于亚洲东南部于晚古生代固结的解释明显不同,并对泛大陆实体的存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3.
吕宋以西的马尼拉海沟勾画了中国南海边缘盆地向菲律宾活动带下俯冲的界线(图1)。海沟南部向东朝民都洛岛西面弯曲,并逐渐变浅。与该俯冲作用有关的现代火山活动从吕宋一直伸展到民都洛岛东部。该岛的区域构造以倾向北东的逆断层岩板为特征,其中含有时代未定的超镁铁岩和镁铁  相似文献   

4.
前言据推断,智利南部近海,斯科舍周缘、北美西岸近海以及西所罗门群岛近海等地的现在或者不久前活动的海岭发生了向大陆板块下俯冲。海岭的俯冲在形成地形高地的同时还有非常高的热流,由此引起各种各样的地质现象。在对上述地区作了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如下所述的伴随海岭俯冲而引起的诸种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长久以来认为:地壳的形成和地幔的地球化学演变大部分取决于俯冲带中洋壳的结局。最近的地球化学研究则致力于定量俯冲带中的地球化学通量(Plank等,1993;等)和致力于涉及Be的作为俯冲过程中,天然同位素示踪物的模式基础(Tera等,1986),很显然,在不同弧环境中,源自俯冲岩板的地球化学成分的影响是变化的。这里,我们得出一种在古增生杂岩体中的测量方法,目的在于判断在增生过程中俯冲岩板的作用,和确定在俯冲带中,进入地幔的地球化学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从大洋板块鳞剥出玄武岩质洋壳最上部分,且其增生于增生杂岩的底部是俯冲带中一种普遍过程。1 增生杂岩 对确认古增生杂岩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大洋物质(例如枕状玄武岩和深海沉积岩)与陆源沉积物共生。早期板块构造学说要求,在俯冲带,于上驮板块的前缘具有刮落作用过程和洋壳的增生;在现代或古代增生杂岩中,通常不能观察到这种过程的实例;相反,所有增生杂岩的共同特征是混杂岩内具大洋物质的块体,并在定义增生杂岩体时必需有的岩性组分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 绝大多数岛弧岩浆可能来源于下伏地幔楔的熔融,该地幔楔先前曾受到来源于俯冲板片的流体和/或岩浆的交代。可是,研究年青洋壳正在其下俯冲的火山—岛弧系只能认为是年青俯冲洋壳熔融产生的特殊岩石组合。Defant等(1990)以阿拉斯加的埃达克岛为标准地点,新造了“埃达克岩”这一术语。埃达克岩为硅过饱和的安山岩和英安岩(SiO_2≥56%),其特征为重稀土元素含量与Y的丰度极低,和Sr/Y与La/Yb的比值高,这些特征使  相似文献   

7.
我国东部岛屿,包括北起长山列岛、南止南澎列岛、东到钓鱼群岛,纵贯黄海、东海的数千个岛屿。黄海盆地与东海盆地都是我国最有远景的含油气盆地。前者北起千里岩隆起,南止勿南沙隆起,西接苏北盆地,东到东经124°;后者西北界浙闽隆起,东临钓鱼岛隆褶带,南止台湾省以西的北港隆起(图1)。  相似文献   

8.
台湾上新世未岩化的利吉混杂岩是在吕宋岛弧与稳定的中国大陆边缘碰撞的初期阶段形成的。该混杂岩由剪切的鳞状泥岩基质组成,其中含有长几毫米到上千米的外来岩块和板片。这些外来岩块大都是深水砂岩和页岩以及蛇绿岩。深水砂岩和页岩解释为南中国海现已消亡部分的陆隆和深海平原沉积物,而蛇绿岩则被解释为沿着Suppe、Liou和Ern-st(1681)所讨论的中国海盆-海岭系现已消亡的转换断层的沉积产物。该混杂岩显示出1-10米的原始分层,证明大都是外来沉积岩的滑乱层并央有较薄的蛇纹岩滑乱央层和非外来的泥岩及含砾石泥岩。虽然利吉混杂岩大部分是由海相物质的外来岩块所组成,但是这种混杂岩并不是在海沟或俯冲带中形成的,因为它包含在火山岛弧的地层序列中。该混杂岩沉积上覆于晚中新世和上新世大港口层泥岩和砂岩之上。大港口层又上覆于台湾东部的吕宋火山弧西翼火山岩之上。混杂岩与大港口层之间为呈某种犬牙交错的半整合接触,混杂岩中含有大港口泥岩剥落的岩块。紧接在混杂岩接触面之下,大港口层呈现海底沉积滑动褶皱,表明该混杂岩来源于西北部。利吉和大港口含砾泥岩中所含曾受到地表侵蚀的蛇绿岩屑表明,其来源地区曾部分出露于海面以上。根据底栖有孔虫和古地理环境估算的水深表明,利吉-大港口沉积盆地就是吕宋海槽弧前盆地现已受到破坏的北延部分,它位于火山岛弧与加积带(外侧的非火山岛弧)之间。利吉混杂岩被解释为,在大陆碰撞初期阶段弧前盆地塌陷期间吕宋海槽西翼沉积的大港口层断层崖的重力滑动相。混杂岩的来源是西面扩展着的加积带。在台湾以南100公里处岛弧与大陆的碰撞目前刚刚开始,现在该处的测深海结果与晚上新世利吉-大港口沉积的推测深度很相似。与利吉混杂岩相似的混杂岩预计可在地史上的岛弧-大陆碰撞过程中广泛形成,而且不应与海沟-俯冲带的混杂岩相混淆。  相似文献   

9.
<正>当扩张中心趋近俯冲背景下的海沟,插入着的俯冲板块可破裂成直径约100km的条带状向下的一些小块段(微板块).法拉隆板块提供了此过程的一个近代实例,它按图1解释的历史随着太平洋-法拉隆洋脊趋近北美西面的俯冲带逐渐破裂成一些小块段(Lonsdale,1991).由最近破裂时期产生的某些小板块是勘探者板块和南戈达板块.这些板块在约5Ma和约3Ma  相似文献   

10.
安达曼群岛及明打威群岛是印度尼西亚岛—弧体系中的弧前陆地,这种弓弧形地质构造特征向北延伸至印度—缅甸山脉。这些地区内存在若蛇绿岩早已为人们所知晓(Karunaka-ran等,1964),但至今从该区所获得的有关地质信息并不多。通常均认为该带是印度板块东缘与欧亚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线(Gansser,1980),有几种将这个地区纳入全球板块构造略图的设想,导致大多数人相信:俯冲作用沿爪哇海沟从白垩纪一直延续至今(Curray等,1982),和安达曼群岛的蛇绿岩位于增生棱柱体之内(Moores等,1984)。在这个带中,从目前地区确定有关俯冲作用的性质、时间及其位置的地质资料表明,是与普通的假说根本  相似文献   

11.
<正> 1 前言包括角闪岩、绿片岩和块状绿岩的变质基性岩是变质地体中的普通岩石类型。研究这些岩石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地体的变质条件及其古构造背景。过去曾对大南澳变质杂岩进行了多次这种研究。大部分研究要么集中在太鲁阁杂岩带北部的变质基性岩(例如,Wang等,1978  相似文献   

12.
日本列岛主要由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增生杂岩组成,这些杂岩原来形成于东亚大陆边缘(即20亿年的扬子克拉通(华南)和450Ma的弧前蛇绿岩)的俯冲带内。最近利用微化石和放射性测年的研究已区别出一些主增生杂岩,其中包括一些高P/T变质部分和次蛇绿岩。特别是,对每种增生杂岩的大洋板块地层和与俯冲有关的变质作用年代的认识,使得日本列岛的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得以用新定义的大地构造单元和它们间的共同边界来修正。除掉与弧有关的岩浆作用和由微板块活动造成的二次构造改造的影响,如弧后盆地张开,弧前碎块运动和弧碰撞,可看出在这些增生杂岩之间明显地向洋变年青。这种增长方向在西南日本可很好见到,那里存在几个不同单元,即从日本海一侧到太平洋一侧:400~300Ma的高P/T片岩,二叠纪(250Ma)增生杂岩,230~180Ma的高P/T片岩,侏罗纪(180~140Ma)增生杂岩,100Ma的高P/T片岩,晚白垩世(80Ma)增生杂岩,第三纪(50~20Ma)增生杂岩。这些大地构造界线的弯曲地表行迹和普遍的构造飞来峰及构造窗表明,这些杂岩,包括高P/T片岩,都表现为近水平(或平缓倾向北的)薄层构造单元,即推覆体。因此,日本列岛形成为一个巨大堆叠推覆体,这些推覆体在构造上向下变年青,直至现代南海增生杂岩。在这种近水平的造山带内,构造上最明显的是高P/T单元夹在低压单元间,如100Ma的三波川蓝片岩位于侏罗纪和晚白垩世葡萄石—绿纤石相增生杂岩之间。三波川高P/T单元的上升似乎与库拉—太平洋扩张脊到达海沟有关,这表明这种高P/T增生杂岩可能是因海沟处扩张脊的浮力俯冲而被挤入低压地区并被抬升的。那时的脊俯冲的证据得到了复原的古板块运动和同时期的与弧有关的伴有低压区域变质的领家岩浆作用高峰的佐证。夹在低压单元内的高P/T蓝片岩推覆体的形成也可这样来解释。主扩张脊的俯冲不仅对近水平的高P/T推覆体,而且对大陆花岗岩带的幕式向洋发育似乎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看法表明,在大陆和主大洋间的会聚型造山带的主要构造是随洋中脊的幕式到达形成的。根据这种观点,在日本列岛的450Ma的地质历史期间内可分出四个造山旋回,即根据日本四大地质学家名字命名的:Naumann(瑙曼)造山运动(450~300Ma),Kobayashi(小林)造山运动(300~220Ma),Miyashiro(都城)造山运动(220~75Ma)和Kanmera(勘米良)造山运动(75Ma—现代)。这四次造山运动对应于四次大洋板块的俯冲,即最老的未命名的板块,法拉隆板块,伊次那岐-库拉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这些造山运动以洋中脊幕式到达东亚大陆边缘来划分。例如,都城造山运动,它以明确的白垩纪对变质带为特征,不仅得到陆上地质,而且还得到太平洋内的古板块运动极好证实。本文对主大洋的板块俯冲于大陆边缘下所引起的总地质过程,提出了称为“都城型造山运动”的新概念。文中对日本造山带研究史作了回顾,重点则在八十年代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群岛位于欧亚边缘和菲律宾海板块间的会聚板块边界处。从台湾至苏拉威西海可区分几个区域(图1),即(1)在台湾的,东亚与吕宋弧北端之间的碰撞带,(2)吕宋弧以西的南中国海沿马尼拉海沟的大洋俯冲区,(3)巴拉望群岛和民都洛—班乃之间具有走向平移运动的复杂碰撞带,(4)苏禄海沿内格罗海沟俯冲在中菲律宾之下的大洋俯冲区,  相似文献   

14.
婆罗洲地处2大构造域结合部,Schwaner岩浆弧和Meratus、Lupar俯冲杂岩是其显著的地质特征,它们与晚中生代特提斯域或/和古太平洋域的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婆罗洲中生代地质现有研究程度不高,缺乏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多学科综合研究,缺乏与周边区域地质对比研究,制约了对婆罗洲岩浆弧演变及板块俯冲体制的整体认识。关于婆罗洲晚中生代岩浆弧,或强调与特提斯洋向北西俯冲婆罗洲有关,或认为古南海向南俯冲婆罗洲有关,或作为两者联合俯冲控制的产物。前白垩纪SW婆罗洲的基底属性,或认为亲缘于华夏地块,或归属巽他大陆的东延部分,或认为是冈瓦那大陆裂解而来的外来块体。今后研究应加强海陆结合、多学科大区域综合对比,重点围绕岩浆弧、蛇绿岩和俯冲杂岩、区域大断裂和盆地沉积等内容,形成婆罗洲及邻区晚中生代陆缘汇聚体制和2大构造域关系的综合认识,也是深化认识南海中生界弧盆结构、盆地原型及其油气勘探潜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琉球群岛位于日本主岛的西南,构成一个构造活动区。该群岛的海相沉积物主要由碳酸钙化石组成,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很丰富,可用于~(14)C衰变方法测年,因此,为研究晚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提供了最有利的资料。琉球岛弧被吐噶喇水道和宫古洼地分成三个地区,即北琉球,中琉球和南琉球地区。  相似文献   

16.
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迈沃岛上的沙瓦拉组(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下部的地质剖面中,可辨认出八种岩相。这八种岩起代表一个主要由重力流机制形成的、向西延伸的深海扇。的深海扇海底上还存在有非钙质的红色粉砂岩和少量绿色粉砂岩(这说明沉积作用超越了碳酸盐的补偿深度,即4250米以下)以及极少量的薄层大气降尘。前人的研究认为,现在的迈沃岛地区曾是中中新世时发生过裂谷作用的地区。然而,晚更新统—早中新统地层沉积的巨大深度表明,那次裂谷作用应发生在晚渐新世之前。由于在迈沃岛以南的彭特科斯特岛上发现了年龄为35—28百万年的渐新世蛇绿岩套,证明裂谷作用应发生得更早。蛇绿岩可能形成在弧间环境中。作者对新赫布里底群岛渐新世弧系的重建是对现代马里亚纳弧系的一次模拟。弧间的裂谷作用停止于早中新世。在中—晚中新世时,俯冲带可能已向要转移到迈沃—彭特科斯特扩张轴。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主要部分是由晚古生代一中生代的基底杂岩及不整合上覆的新生代盖层组成的;此岩域沿台湾岛东侧的纵谷与海岸山脉(晚第三纪吕宋火山弧和吕宋海槽弧前盆地的北廷部分)斜接。一次大的热动力变动(造成大南澳片岩岩域)中断了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沿亚洲东部裂陷边缘的冒地槽型砂岩、页岩、灰岩和玄武岩夹层的堆积。此杂岩由西面的太鲁阁带和被推测断层分开的东面的玉里带组成。太鲁阁带北部有闪岩组合出现外,均以黑云母带绿片岩相组合为特征,并伴有S型花岗岩侵位。玉里带缺乏大理岩层和花岗岩侵入体,却含很少的蛇纹岩及绿帘石闪岩和冻兰闪石闪岩的构造透镜体。此晚中生代的大南澳杂岩显然是由亚洲边缘之下的俯冲作用造成的。玉里带的镁铁质构造块体显示出部分地转变成含兰闪石组合;放射性测量的视年龄为8—14百万年。继早第三纪重新发生裂陷和海底扩张之后,沉积了新生代盖层。该盖层多半由覆盖着亚洲大陆边缘的沉积层(加玄武岩)及向海在南中国海中堆积的陆坡沉积组成。而在与逼近的吕宋弧相邻的地带则形成了加积楔,标志着菲律宾海板块无俯冲的西缘。在上新世—更新世海岸山脉与中国硅铝壳碰撞期间,新生代的陆坡单元曾发生叠瓦作用并向西逆冲;在此加载期间压力与温度的增大明显地造成了基底和被动边缘沉积盖层的重结晶。变质作用由西部山麓的成岩相和沸石相到底岩域变为上部绿片岩相。对比之下,分布于纵谷以东的外来岩域却看来实际上并未变质。可是,在海岸山脉不变质的滑乱层沉积中呈碎屑和滑块出现的台东蛇绿岩,却受到了早中新世(?)阳起石角页岩相洋脊重结晶作用的影响,并带有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洋底沸石化的烙印。因而,台湾的造山运动至少包括两个主要的会聚幕:(1)晚中生代古大平洋岩石圈板块向西下潜,造成成对的高温和高压带;(2)紧接着8—14百万年前的隐蔽俯冲事件之后,在南中国海岩石圈向东下降到菲律宾海板块之下期间,有一个上新世—更新世的碰撞事件,它造成了一套成岩到低级变质的层序。一个外侧钙—硷质火山弧的影响进一步使情况更趋复杂。由该年轻造山区的共生次序所显示出的时—空关系表明变质作用和造山过程是错综复杂的。  相似文献   

18.
<正> 本文所研究的盆地位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婆罗洲)北面的近海。南中国海的这个区域过去讨论了多次。Van de Weerd等(1992)最近发表的文章提供有关东南亚复杂构造的完好论证的研究。三个主要板块(太平洋、澳大利亚和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控制了一些小洋盆、岛弧和其它造成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俯冲带的形成(图1,略)。大多数洋盆是通过  相似文献   

19.
西南日本晚第三纪-第四纪火成活动的研究,由于它们所处的地貌构造位置(图1、2)而成为了解日本海张开和了解菲律宾海板块俯冲作用影响之关键所在。本文提供岛根县东部和隐岐岛前群岛中新世-第四纪火成岩16个样品的K/Ar全岩年龄的新数据(图1—3,表1)。岛根-隐岐地区晚第三纪火成活动的岩石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类型岩石的喷发地点都非常靠近(图3,表1,Morris,1986)。所选择代表性测年样品的目的在于查明在岩石类型与岩石年龄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使我们得到更多的关于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南日岛盆地位于新竹以西约60km。Sum(1982)曾认为它是一个充填有古新世沉积物的裂谷盆地。过去20年来,已在本研究区完成的地震测线约有7000km,覆盖面积达6700km~2。在位于南日岛盆地西南和东北的澎湖海脊和观音海脊上分别钻了两口井,从此以后在南日岛盆地尚未钻过井。因此,不能充分了解此盆地的油气潜力。本研究力求通过地震地层学分析来搞清盆地演化的方式,描述可能的生油岩和储油岩,最后按成藏层带探讨可能的油气聚集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