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结合青海油田集中处理厂注水系统防垢剂的评选研究,在实验室内评价了Fe^3+和Fe^2+对防垢剂的防垢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水样和防垢剂等试验条件一定量,两种铁离子均使防垢效果降低,其降低的程度随Fe^3+和Fe^2+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Fe^3+的影响大于Fe^2+。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24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快速动态和静态法在Na2O-SiO2-Fe2O3-H2O体系中首次以廉价的1,6-C6H16N2和85%1,6-C6H16N2+15%TPABr为模板剂分别合成了五种Si/Fe<200和三种Si/Fe>200的Fe-ZSM-5型分子筛,考查了其晶化动力学,讨论了Si/Fe、模板剂、合成方法、Na^+含量及PH值对Fe-ZSM-5晶化过程的影响。应用XRD、IR、ESR、DRS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介绍了Fe^2+、Fe^3+、有机酸、NO2^-、NO3^-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监测Fe^2+、Fe^3+在油气田开发中意义重大,其含量决定了注水水质,直接影响油气采集。离子色谱采用色谱分离-柱后衍生,紫外-可见检测器检测的方法可快捷准确地测定油气田水中Fe^2+、Fe^3+含量。有机酸除可采用液相色谱分析外,也可利用离子色谱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器检测,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该法快迅、方便、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ZrO2负载的由不同前体得到的Ru-Fe双金属及其单金属催化剂的CO加H2反应活性。结果表明,ZrO2负载的由Ru2Fe(CO)12或RuFe2(CO)12获得的Ru-Fe双金属催化剂较负载Ru3(CO)12、Fe2(CO)9及其混合簇催化剂以及由RuCl3、Fe(NO3)3制备的常规双金属催化剂具有高得多的CO加氢活性。用程序升温分解(TPDE)方法研究了ZrO2负载的Ru3(CO)12,Fe2(CO)9及其混合簇催化剂的脱羰基过程。结果表明,除脱附作用外,负载络合物的羰基在Ar中TPDE主要歧化生成CO2,在H2中TPDE主要加氢生成CH4。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Fe(2/3)xNi1-xSO4-P2O5/γ-Al2O3催化剂对1-丁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n(Fe)/n(Fe+Ni)比、焙烧温度、担载量及载体等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n(Fe+Ni)=0.72的Fe0.53Ni0.21SO4复合盐,以P2O5为助剂、中孔γ-Al2O3为载体、用浸渍法担载、担载量为2.36mmol/g(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用氧化还原体系S2O82--Fe2+-S2O52-作溶液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合成了马来酐醋酸乙烯酯共聚树脂。在固定m(马来酐(MA))/m(醋酸乙烯酯(VAc))=1∶1的条件下,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M-V树脂特性粘度的影响,探讨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的办法。与常规过硫酸盐(或过氧化物)相比,本聚合法的聚合物分子量和收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Fe(2/3)xNi1-xSO4-助剂/γ-Al2O3催化剂对丙烯叠合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Fe与(Fe+Ni)的原子比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的影响及加入助剂的效果。结果表明,Fe与(Fe+Ni)的原子比为0.72和SO42-与(Fe+Ni)的摩尔比为1.4时,催化剂活性和C12=+选择性最高;助剂P2O5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催化剂最佳组成为23.1%Fe0.53Ni0.21SO4-5.75%P2O5/γ-Al2O3。采用该催化剂,在P=3.0MPa,T=60~70℃,LHSV=1~3h-1的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为97%~87%,C12=+选择性为66%~52%。通过NaOH对催化剂的中毒及对催化活性的关联,推测该催化剂上的丙烯叠合反应是以酸催化反应机理进行的。催化剂的NaOH中毒致死量为0.72mmol/g  相似文献   

9.
徐宁 《南炼科技》1999,6(6):26-27,25
以D102中Cl^-、pH、Fe^2+/Fe^#+的分析数据在脱氯罐使用中的变化,来分析连续重整预加氢系统腐蚀的状况,进而对即将采取的腐蚀控制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气田开发中CO2对井内管线的腐蚀及预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晓  冯玉军 《钻采工艺》1996,19(6):31-37
本文针对气田开发中的井下管线被CO_2腐蚀问题进行了调研,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单相及多相流中CO_2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温度,CO_2分压,水化物,pH,Fe(++)浓度等),研究CO_2腐蚀的专用仪器及方法,预测CO_2腐蚀速率的数学模型及腐蚀的防护措施,并对四川气田CO_2腐蚀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配聚水中Fe2+的浓度对HPAM溶液黏度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Fe2+浓度增大,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溶液的黏度呈下降趋势;当ρ(Fe2+)为0~0.5mg/L时,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黏度随Fe2+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度下降;当ρ(Fe2+)超过0.5mg/L时,下降趋势变缓;同时,原子力显微镜照片(AFM)显示,含ρ(Fe2+)0.5mg/L的聚合物溶液的网状结构也受到较大的破坏。为确保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配聚水中ρ(Fe2+)应控制在0.5mg/L以下,采用自然曝氧法、化学络合法和锰砂接触过滤法都可以达到除铁效果,其中以化学除铁法最为简单有效;使用高效除铁络合剂BHCT-1,加药质量浓度只需300mg/L就可以取得良好的除铁效果,海上注聚油田现场应用效果良好,聚合物溶液黏度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海上油田聚合物驱入井液黏度损失问题,分析了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的原因,重点研究了Fe2+浓度对聚合物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分别考察了溶液中不同Fe2+浓度对聚合物的特性黏数、黏弹性和拉伸流变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Fe2+浓度小于0.5 mg/L 时,随着Fe2+浓度增大,聚合物的特性黏数、表观黏度和拉伸黏度呈迅速下降趋势;当Fe2+浓度大于0.5 mg/L时,降解不明显。控制注入水中Fe2+浓度低于0.5 mg/L,可以有效消除Fe2+对聚合物入井液黏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察调剖剂溶液体系总矿化度、温度、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浓度、溶液pH值以及岩心渗透率对改性抗盐调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矿化度处于2 500~8 000 mg/L时,改性抗盐调剖剂稳定性好,黏度大;温度对改性抗盐调剖剂体系的成胶反应速率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阳离子聚丙酰胺浓度增加,溶液形成凝胶的速度加快,凝胶强度增大,其最佳浓度为1 800 mg/L;溶液pH值对成胶时间影响较大,随pH值的增加,成胶时间增加。当岩心渗透率小于15×10-2μm2时,改性抗盐调剖剂对岩心的堵塞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14.
Bio-SR工艺中T.f菌生长环境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温度、pH值、初始Fe2+浓度及初始Fe3+浓度这4个因素以及这4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即T.f菌)的生长速度的影响。建立了正交实验表L27(313),进行了27组实验,然后利用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试验数据,判定温度和pH值相互作用对T.f菌生长情况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优适宜环境为:pH=2、温度28℃、初始Fe2+浓度0.15mol/L、初始Fe3+浓度为0.06mol/L。  相似文献   

15.
油田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是比较难降解的有机物,常规的方法很难将COD值降到50mg/L以下。以Fenton试剂作为氧化剂,研究其对去除油田水COD的影响,考查了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H2O2以及Fe2+浓度,确定了最佳的单因素条件。正交实验确定了反应温度和pH值是影响COD去除的两个主要因素;给出了能将油田水中COD处理到小于50mg/L的四个组合条件。最后,对该方法在油田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氧化进行污泥溶胞减量,以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和剩余污泥质量浓度(TSS)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H2O2投加量、Fe2+投加量、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出及剩余污泥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破解剩余污泥的最佳条件为pH值3,H2O2投加量50 mL/L,Fe2+投加量...  相似文献   

17.
油田污水电氧化除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长新  李相远  张传江  宋波 《石油机械》2005,33(8):17-18,32
针对传统的除铁水处理采用曝气氧化加过滤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电化学除铁的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该技术中不需添加化学药剂且无二次污染,其作用机理是利用阳极(不溶性)反应产生的新生态氧将Fe2+氧化成Fe3+,进而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再通过过滤去除。阴极反应生成的OH-引起pH值上升,提高了氧化速度;产生的微气泡促使高铁胶体集聚成较大的颗粒,改善了过滤条件。电流密度越高,除铁能力越强,但电流效率下降。试验采用的电流密度为4.0mA/cm2、通电率为50C/L,水流通过单程处理后,含铁的质量浓度由14.0mg/L降至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8.
马永军 《炼油与化工》2004,15(3):7-7,15
介绍了YF-97型防腐剂在哈尔滨石化分公司第三套催化裂化装置应用。通过对水样的分析结果表明:YF-97型防腐剂对催化分馏塔顶及吸收稳定系统的冷换设备和管线防腐效果较好;水样中的Fe^2 浓度由1.51mg/L下降到0.26mg/L,pH值由9.40下降到9.00;降低了设备的维修费用,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杨祖国  高秋英  任波  路熙 《油田化学》2021,38(1):101-107
针对边底水薄层特稠油油藏热采高轮次后注汽易窜,封堵困难,含水大幅上升导致开发效益下降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钠(AA)、4-苯基-1-丁烯(PB)、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四甲基乙二胺为催化剂制备了水溶性活性分子共聚物(AAPA).研究了油剂比、AAPA加量、pH值、Ca2+、Mg2+、温...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废液组分复杂、稳定性好、COD值高且难降除,如任意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文报道了用微波强化Fenton氧化法对钻井液废液进行COD降除实验.确定了最佳COD降除条件:H202加量3%、Fe2+浓度600 mg/L、反应时间12 min、pH值为3.0、反应功率120W.此条件下的钻井液废液COD去除率为93.1%.而在相同条件下,用普通Fenton氧化法测得的COD去除率为81.0%.微波强化Fenton催化氧化法的效果较好.图4表1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