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克服在较高温度的热源下只用氨作为制冷剂时采用二级再生流程系统操作压力高的弊病,提出了一种新的吸收制冷系统.将水-溴化锂和氨-硝酸锂二系统耦合,在后者所组成的系统2中设置二个不同蒸发温度的蒸发器.对该系统的操作性能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分析讨论了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低温蒸发温度的影响及系统适宜的操作条件.在较高的热源温度和较宽的操作条件下,系统操作性能稳定,其制冷性能系数COP可以稳定在0.95以上,稍低于类似条件下只用水-溴化锂作为工质的二级再生系统,但相应的制冷温度分别为1℃和-5℃,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吸收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较高的热源温度下,吸收制冷系统需采用双效再生流程提高制冷性能系数COP,从而却使只用氨作为制冷剂的系统再生操作压力大幅度增高.为克服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吸收制冷系统,分别以水-溴化锂和氨-硝酸锂作为二个系统的工质,将二系统耦合组成双制冷温度双工质系统.对该系统的操作性能进行了热力学模拟,分析讨论了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蒸发器2蒸发温度对系统操作性能的影响及系统适宜的操作条件.该系统操作稳定,在较宽的操作条件下,COP可以稳定在1.10以上,与类似条件下只用水-溴化锂作为工质的系统相当,但相应的制冷温度可低至-13℃以下,是一种很有开发应用前景的吸收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的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直燃型双效制冷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在商燃型双效冷热水机组中有明显的优势,热力系数COP提高约30%,溶液循环倍率降低12%.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4.
比较了水-溴化锂-硝酸锂三元工质与传统的水一溴化锂工质的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直燃型双效制冷系统。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质后,系统的热力系数COP有了明显的提高,其它表征系统热力性能的经济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在直燃型双效冷热水机组中有明显的优势,热力系数COP提高约30%,溶液循环倍率降低12%。因此,该新工质与传统的水-溴化锂工质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设计可在空调工况、低温工况和冷冻冷藏工况下运行的以尾气余热驱动的氨-盐吸收式制冷系统,搭建相应的试验装置对该系统进行热力性能及变工况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在冷却水温度30℃,蒸发温度-0.3℃,冷凝温度30℃工况下,该系统最大制冷量可达4.60 kW,基于电功率的COPe可达17.69;系统最低蒸发温度可达-25.20℃。研究结果可为尾气余热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研究热媒水温度对某型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热媒水温度的升高,制冷机的制冷量增加但在不同温度区间内的增幅不一致;COP随热媒水温度升高成波浪形变化,形成两个波峰和两个波谷.结合对硅胶物理结构和吸附过程的研究,通过对实验现象做定性分析后认为:硅胶的"墨水瓶"形微孔结构是形成此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设计和评价硅胶水制冷机应充分考虑此因素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设计时应根据热源温度选择合适孔径的硅胶或根据硅胶孔径选择合适的热源温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硫氰酸钠一氮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计算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硫氰酸负债 氨溶液蒸汽压及焓热力计算关联式,得出了硫氰酸钠一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COP与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硫氰酸钠一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发生温度设计的可行范围,对系统的最佳运行状态进行了分析,最后比较了几种吸收制式系统的COP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无回热器氨-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样机的性能,实验首次提出了单回热器型和双回热器型氨-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概念,并对两种实验样机分别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单回热器系统,溴化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发生过程中的发生压力,对系统的安全性有利.但是由于吸收器和回热器的直接连通,导致回热器温度高于35℃时,随着回热温度的上升,吸收器压力急剧升高,制冷效果恶化.对于双回热器系统,结构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单回热器系统存在的问题,很好地实现了回热功能.相比于无回热器氨-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实验样机,制冷系数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氨质量分数为50%,溴化锂质量分数为15%的情况下,系统的性能系数从无回热器的0.276提高到0.457,增幅达65.35%.  相似文献   

9.
以R32+R134a/DMF作为工质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自行复叠吸收制冷(ACAR)循环的数学物理模型,以R32+R1Ma/DMF作为工质,对循环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制冷剂成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及吸收温度等的变化对系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两床吸附式制冷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热源温度下,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连续循环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性能参数COP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得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小型太阳能热水型无泵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系统主要采用降膜吸收器、降膜蒸发器、弦月型通道热虹吸提升管等新型设计。为了提高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首次设计了一套二次发生装置,使系统能在较低的初始溶液浓度范围(46%~54%)下运行,并保持较高的放气范围和吸收率,有助于提高吸收器性能;并使冷剂水产量较之不使用二次发生器的情况增大1.68倍,明显改善了蒸发效果;对冷凝器与蒸发器间压差的建立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改善了制冷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平均制冷系数可达0.725。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额定制冷量为9.4kW的冷藏库用风冷太阳能双级氨喷射制冷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性能分析.该系统的制冷量随冷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太阳辐照度增强而增大;COP的变化规律与制冷量类似,其差别是随太阳辐照度增强先迅速增大,但当太阳辐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COP的变化趋于平缓.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冷藏温度不低于4℃,环境温度不高于38℃,太阳辐照度不低于500W/m2),系统的制冷量为6.3~26kW,COP为0.042~0.087.该系统能较好地与亚热带典型城市南宁的果蔬盛产季节气候条件相匹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太阳能降压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高效的降压吸收式制冷循环,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解决传统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存在的弊端。其特点是在传统的两级吸收式循环的基础上,将高压发生器发生出的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在发生温度与压力允许的范围内,使高压吸收器的吸收剂浓度较两级吸收式循环高,从而在相同的冷凝条件下减小了其压力。分析了新型空调系统的性能特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新型系统整体效率的主要因素是LiBr溶液的浓度及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新型吸收式循环热源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3.5℃,整体效率比两级吸收式系统有较大提高,最大提高46.4%,其集热面积单耗最大减小47.1%,热源单耗是两级系统的0.21,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吸收式制冷工质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吸收式制冷机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时间了,在这一百多年中,吸收式制冷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吸收式制冷机制冷工质的选择及改善作为吸收式制冷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吸收制冷工质对选择的每一次突破,都对吸收式制冷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吸收式制冷工质的发展过程,分析比较了当今正在研究或使用的主要工质对,同时也介绍了我们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正在研究的R22/DMF(二甲基甲酰胺)和R22+R142b/DMF工质对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非共沸混合工质机械过冷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在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过冷度下循环取得最大COP。最大COP、最优排气压力和过冷度与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密切相关。当选取合理温度滑移的混合工质作为机械过冷循环的制冷剂时,可明显提升CO_2制冷循环能效,降低排气压力。与基本CO_2制冷循环相比,在蒸发温度为-40℃、环境温度为35℃时,采用R32/R152a(40/60)循环总COP可提升46.53%,CO_2排气压力可降低2.758 MPa。总COP的提升程度受混合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影响显著,推荐机械过冷循环使用温度滑移合理的混合制冷剂。在温暖和炎热的气候地区及冷冻冷藏等低温应用领域,采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机械过冷跨临界CO_2制冷循环整体性能的提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内可逆四热源制冷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彤  陈林根  孙丰瑞 《制冷》2002,21(3):1-5
在恒温热源条件下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 ,考虑传热服从线性唯象定律 ,导出了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和最大制冷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 ;并通过数值计算 ,得出循环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无泵吸收制冷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相美  刘道平 《制冷》2011,30(3):30-34
无泵吸收制冷能够使用多种能源,具备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无泵吸收制冷技术中气泡泵设计、系统运行参数调整、低品位热能的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