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二元、三元二苯甲酰甲烷铕配合物的荧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发光的三价铕离子为中心体,二苯甲酰甲烷(DBM)、邻菲罗啉(Phen)和2,2‘-联吡啶(Dipy)为配体,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二元铕配合物Eu(DBM)3和三元配合物Eu(Phen)(DBM)3及Eu(Dipy)(DBM)3,经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组成。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测试表明,配体中氧原子和氮原子均与铕(Ⅲ)离子配位,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高于二元配合物,三元配合物中含吡啶的配合物Eu(Dipy)(DBM)3荧光强度又高于含邻菲罗啉的配合物Eu(Phen)-(DBM)。 相似文献
3.
含铕配合物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呈现出可见的较强红色特征荧光。以二苯甲酰甲烷和三苯基氧膦为混合配体,合成了Eu~(3+)-二苯甲酰甲烷、三苯基氧膦三元配合物(Eu(DBM)_3(TPPO)_2)。对配合物的合成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得到较好的合成工艺条件:以乙醇为溶剂,控制pH在6.5~7.0之间,反应时间为3小时,反应产率在78%以上,对配合物进行了氢谱、红外结构表征。配合物经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峰出现在358 nm和274 nm;在398 nm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发射的波长615.4 nm特征光最强,荧光表现为红色。 相似文献
4.
二苯甲酰甲烷(DBM)是一种重要的β-二酮结构的热塑性塑料的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无毒、无味,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塑料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作为塑料加工制品的新型辅助稳定剂。研究表明,以苯甲酸甲酯和苯乙酮为原料,采用甲醇钠与甲醇的混合液为催化剂,当n(苯甲酸甲酯):n(苯乙酮)=4:1,催化剂用量为10ml,反应温度为140℃,产品的平均收率可达到85%以上,且熔点都在77~78%之间并且对甲醇进行了回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
二苯甲酰甲烷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DBM).二苯甲酰甲烷是一种重要的β-二酮物质,无毒、无味,广泛用于聚氯乙烯(PVC)塑料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中,可作为新型高效的紫外线吸收剂和塑料加工制品的新型辅助稳定刺,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微波辐射二苯甲酰甲烷乙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氢氧化钾为碱性试剂,二苯甲酰甲烷与溴乙烷在丙酮中用微波辐射发生乙基化反应.微波功率50W,反应时间30min,n(二苯甲酰甲烷):n(溴乙烷)=1:3,产率为62.9%. 相似文献
7.
8.
9.
10.
贵金属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II)钯(II)-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阿拉伯胶-Triton X-100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贵金属络阴离子与碱性染料的离子缔合型络合显色反应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多为有机溶剂萃取显色或萃取浮选显色,如Pd~Ⅱ-Br~--罗丹明6 G体系和pd~Ⅱ-SCN~--孔雀绿体系,虽然灵敏度较高(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0×10~5 ι·mole~(-1)·cm~(-1)和1.7×10~5ι·mole~(-1)·cm~(-1)),但操作不便且有毒。继Au~Ⅲ-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明胶-TritonX-100体系的高灵敏离子缔合显色反应的研究,我们发现钯(Ⅱ)也有类似的反应。本文首次系统研究了pd~Ⅱ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阿拉伯胶-TritonX-100体系的高灵敏离子缔合显色反 相似文献
11.
贵金属高灵敏显色反应的研究(Ⅵ)铂(Ⅱ)-碘化钾-丁基罗丹明B-阿拉伯胶-Triton X-100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钯(Ⅱ)的高灵敏显色反应研究,我们发现铂(Ⅱ)在类似的体系中也可以发生具有极高灵敏度的水溶性离子缔合显色反应。但必须在加入碘化钾和抗坏血酸后,通过适当增温(45~65℃)进行预加热处理,然后放置到室温再加入阿拉伯胶、Triton X-100和丁基罗丹明B方可。反应的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0×10~6ι·mol~(-1)·cm~(-1),文献中未见报道。本文详细研究了显色反应条件、外加离子干扰,拟定了测定微量铂的超高灵敏分光光度法。由于反应条件要求较严格,有时测定误差较高。 相似文献
12.
苯甲酸乙酯和苯乙酮经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得二苯甲酰甲烷。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的存在下,以固体氢氧化钾为碱性试剂,二苯甲酰甲烷与卤代烷在丙酮中,用微波辐射法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两种不同的α-C单取代烷基产物,即:2-甲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和2-乙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产率分别是82.6%和62.9%。产品结构经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3.
郑兴荣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19(7):32-34
本课题开发了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由苯乙酮和苯甲酸甲酯进行反应,得到二苯甲酰甲烷,再进行蒸馏、萃取、洁净结晶,得到高纯度的二苯甲酰甲烷的生产新工艺。从苯乙酮、苯甲酸甲酯反应生成二苯甲酰甲烷的机理出发,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温度等对二苯甲酰甲烷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为适宜的催化剂用量和工艺条件。实验采用了NaOH作为催化剂、二甲苯作为溶剂,探索在适合的温度下合成二苯甲酰甲烷。通过正交实验、平行实验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并测得了该产品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15.
用共酰化方法制备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3,5-二甲基苯甲酰甲壳素,获得了一类新型的具有良好溶解性能的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元素分析的数据计算了两种酰基的取代度,FTIR表征表明了取代反应的发生,采用X射线衍射和TG等手段对酰化产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吸光度的测定计算出两种取代基的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9329.1 L8226;mol-18226;cm-1和652.7 L8226;mol-18226;cm-1,并对产物中的酰基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与元素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稀土多元络合物荧光体系时发现,Lu~(3+)的加入,使Eu—TTA—Phen—Triton X-100体系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加。这种现象类似于共显色效应。为此,我们将其命名为共发光效应。本文详细研究了Eu—Lu—TTA—Phen—Triton X-100体系的共发光效应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该效应可用于痕量铕的测定,其检出限为1.0×10~(-11)M。用标准加入法研究了稀土混合物中痕量铺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7.
18.
为制备新型精细化工和功能高分子中间体,研究了在高活性Lewis酸无水AlCl3催化下,苊与苯甲酰氯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GC/MS分析发现生成了3,6-二苯甲酰苊;用GC法考察了各种反应条件对3,6-二苯甲酰苊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1 mmol苊为基准,苯甲酰氯8mmol,AlCl38 mmol,溶剂为CCl4(15 m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0 h的条件下,3,6-二苯甲酰苊的收率可达到84.2%,选择性达89.9%。通过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得到3,6-二苯甲酰苊的纯品。通过FT IR、GC/MS和1H NMR等分析测试手段鉴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
锌与水杨醛苯甲酰腙的荧光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新荧光试剂水杨醛苯甲酰腙,研究了其与锌离子的荧光反应条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比(Zn(Ⅱ)与腙为1:2),按标准曲线的最低点所得方法的灵敏度为4ng/mL。拟定了分光荧光法测定氯化钠、硫酸钠及氯化钙中微量锌的实验方法。测定结果及加入回收率均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