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工业以太网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以太网和工业控制网络的技术特点,介绍了应用于过程监控层和现场设备层的工业以太网最近发展情况,包括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现场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新疆某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实现。该系统设计综合了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技术,信息层采用工业以太网,控制层采用MODBUS现场总线,实现了基于上位机、PLC和工业以太网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现场智能控制模块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和网络已经进入后PC时代,随着将以太网应用到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再次兴起.在现场仪表和工业设备层应用以太网技术是工业控制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工业现场智能控制模块的硬件结构,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和外围存储、通信等器件.构建了一个带有网络接口,可以接入工业以太网现场网络中的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实时无线以太网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介绍和分析了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EPA)标准和ZigBee的技术要点,重点分析了ZigBee物理层和MAC层的关键技术,并在ZigBee协议帧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EPA与ZigBee通讯协议模型和ZigBee MAC层协议的通讯协议帧模型,给出了接入到EPA架构下控制网络的实现方案;在ARM9200的嵌入式系统控制下,通过对ZigBee接入节点装置的软硬件设计,实现了基于EPA标准的ZigBee网络的接入;经分析测试,ZigBee接入节点装置可稳定运行,适用于多种工作现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以以太网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正成为工业控制网络发展中的新亮点。由于以太网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不仅垄断了办公自动化领域的网络通信,而且在工业控制领域资源管理层和执行制造层等中、上层网络通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工业以太网认识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及其与现场总线相比的优势所在,提出并剖析了人们在以太网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即“以太网和TCP/IP等同”,“提高网络速度可以解决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实时性问题”,“引入以太网可以彻底实现系统的集成问题”。展望了工业以太网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工业以太网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四个方面发展:工业以太网将逐渐取代以往待定专属的工业控制网络;在近期的一段时间内,工业以太网将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工业以太网技术将逐渐向工业现场设备层渗透;以工业以太网为代表的工业IT将重建企业网络模型。中对上述四个方面逐一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工业以太网技术为工业控制系统实现“一网到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也给工厂数据传输网络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本刊自2003年第四期开始策划“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专栏以来,得到了业内各界的认可,同时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热忱指导,以及各工业以太网设备厂家的大力支持。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又特别组织了一些来自国内外专家、各大工业以太网标准组织及工业以太网设备提供商对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最新观点与文章,在本期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我们将于10月19日—2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工业以太网发展论坛”。在这里您将对话国内外…  相似文献   

9.
陈征  杨新志 《自动化仪表》2003,24(10):68-70
现阶段对于现场总线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的争论颇多 ,焦点在于两种技术哪种更具优势 ,在未来的自动控制领域谁能取代谁。可是实际上从本质上看现场总线技术来源于网络技术 ,而工业以太网技术是进入总线概念的以太网 ,两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必将互为支持 ,协同发展。本文将针对工业以太网的高可用性提出自己的看法。1 现场总线技术的演变现场总线技术的本质是早就成熟了的网络通信技术 ,早在 2 0世纪 70年代 ,用于连接逻辑可控单元PLC的简洁连线就是现场总线的雏形。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 ,现场总线也有了质的飞跃 ,其优势在于能减…  相似文献   

10.
信息     
Etherbus~(TM)工业以太网总线技术介绍众所周知,以太网已成为信息世界的通信标准,工业以太网近年来的发展也显示了其巨大的潜力。正如当年工业PC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一样,工业以太网将会迅速地进入工业控制的各级网络。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为工业控制带来了冲击,并且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正在开辟广泛的应用领域。由于智能存储转发、冗余自愈、抗干扰、高速网和以太网供电(PoE,PoweroverEthernet)等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工业以太网已经逐渐在技术上具备了“一网到底”的条件,许多新型控制器都提供以太网接口,目前的应用已经从管理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5月23日.北京讯)全球开放设备网络供应商协会(ODVA)及其重要会员全球领远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lation)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题为“选择EtherNet/IP把握工业以太网先机”的新闻发布会.宣布强势推出标准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解决方案EtherNet/IP.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进程.此次活动得到了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华能新疆阜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x135MW机组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除盐水泵变频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功能的实现。该系统设计综合了计算机、自动化和网络技术,信息层采用工业以太网,控制层采用MODBUS现场总线通讯协议,实现了基于上位机、PLC、工业以太网和变频器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管控一体化的工业以太网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网在企业的管理信息层已成为主流技术,但面对近年来出现的管控一体化技术,则要求以太网适用于工业实时数据通信场合。工业以太网的产生,为工业现场自动化设备的互联提供了理想的网络平台。本文在现有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可靠、分布化并具有网络弹性的管控一体化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thernet技术和应用的迅速发展,使其进入工业自动化领域成为必然。而使以太网真正从办公自动化走向成熟的工业控制自动化还有一段距离。如果能充分把握这一契机,制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以太网的工业现场设备网络协议,对我国工业控制网络和自动化装置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基于此,“2004年中国国际工业以太网发展高层论坛暨全国第一届工业以太网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2004年10月19日~20日,北京)”明确提出,把“提高中国工业以太网技术及应用水平,推动和发展我国自动化产业”作为会议主题。此次会议得到了国家发展和改…  相似文献   

15.
孙柏林 《自动化信息》2005,(7):13-16,37
3 工业以太网(指南第68页) 以太网,指由施乐公司在1972年开创,并由施乐、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hp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所谓工业以太网,一般来讲是指技术上与商用以太网(即IEEE802.3标准)兼容,但在产品设计时,在材质的选用、产品的强度、适用性以及实时性、可互操作性、可靠性、抗干扰性和本质安全等方面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企业信息化、网络化的需求发展,许多生产企业需要从工厂信息层到工厂现场网络信息的无缝集成。EtherNet/IP的工业以太网技术系统网络结构,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组件化设备控制制丝线控制系统,易于集成扩展、维护方便,其应用表明,EtherNet/IP工业以太网可以满足制丝线现场设备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工业以太网实时通信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善实时性之后,以太网已经成功地进入工业自动化信息层、控制层。以太网应用到工业现场设备层,实时性仍然是最大障碍。文章结合以太网的通信机制,探讨了典型的工业以太网实时性技术特点,介绍了能够应用于现场设备的确定性工业以太网———Ethernet Powerlink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工业以太网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现状。根据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分析了以太网在工业现场控制中的优缺点,预测了以太网在网络控制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论六种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协议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在研究工业网络实时性要求的基础上,给出了工业以太网和实时以太网的定义,深入分析了6种主要实时以太网的通信协议。并概要论述了以太网运动控制、网络安全和以太网延伸至现场设备级等关键技术。同时,较全面地概述了我国ERA实时以太网技术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20.
将对IT/OT融合的关注限定在生产制造的范围可能过于狭窄。应该将其扩展到供应链以及客户需求和响应的上下游,形成一种涵盖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实时、同步、优化的闭环生态系统。作为工业通信基础架构的信息技术(IT)/操作技术(OT)融合,当务之急是OT网络需要改变多种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并存的局面,采用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以太网标准,为与IT网络的融合创造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