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优化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TLIM催化大豆油制备高纯度1,3-甘油二酯,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催化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作为自变量,1,3-甘油二酯产率作为响应值,利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曲面设计方法,研究各反应条件对1,3-甘油二酯产率的影响。再利用Design Expert模拟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在酶解温度为55℃,加水量30%,加酶量45%,1,3-甘油二酯在产率为56.82%,1,2-甘油二酯产率为12.45%,甘油二酯合计69.86%。   相似文献   

2.
利用4种常用大孔树脂(NKA-9,AB-8,D301R,D4020)对Lipozyme TL 100L进行固定化,并比较了固定化效果及4种固定化脂肪酶对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弱极性大孔吸附树脂AB-8为载体固定化的Lipozyme TL 100L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反应制备甘油二酯的效率最高;当底物(精炼大豆油与甘油)摩尔比为1∶2,反应温度为50℃,AB-8大孔树脂固定化的Lipozyme TL 100L加酶量为600 U/g时,在甘油解反应6 h后产物中甘油二酯含量基本达到平衡,为54.39%,其中1,2-甘油二酯含量为33.87%,1,3-甘油二酯含量为20.52%。  相似文献   

3.
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对玉米毛油进行酶解,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酶解温度、酶添加量、水添加量、甘油添加量以及酶解时间对1,3-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分子蒸馏过程中二级蒸馏温度、进料流速以及刮膜转速对分离纯化1,3-甘油二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酶解玉米毛油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70℃、酶添加量0.3%、水添加量20%、甘油添加量10%以及酶解时间4 h。在进行分子蒸馏时,在冷凝温度,真空度一定的条件下,确定了二级分子蒸馏的最佳分离纯化条件,即蒸馏温度200℃、进料流速5.5 mL/min和刮膜转速300 r/min,在此条件下,能高效提高1,3-甘油二酯的含量,提高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富含1,3-甘油二酯(1,3-DAG)的甘油二酯油,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产品组成的影响,以优化工艺条件,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制备1,3-DAG的最优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溶剂与反应物质量比2∶1、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0.6%(以反应物质量计)、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 h;在最优条件下经验证实验,产物中甘油三酯(TAG)含量为44.03%,DAG含量达43.97%,其中1,2-DAG含量为13.53%,1,3-DAG含量为30.44%;将反应物用量放大10倍,产物中TAG含量为46.35%,1,3-DAG含量为29.13%。综上,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低温化学甘油解法得到了富含1,3-DAG的甘油二酯油,且该方法具有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生产1,3-DAG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油和单甘酯为原料,在无溶剂体系中利用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合成甘油二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研究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和酶添加量对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甘油二酯含量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合成甘油二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油与单甘酯摩尔比1∶2、酶添加量9%、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6. 5 h,在此条件下甘油二酯含量为(51. 2±0. 2)%。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油为试验原料,采用3种不同的脂肪酶(RML,ROL和ALIP)催化水解产生甘油二酯,并对其生产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ROL酶催化水解产生的1,3-二亚油酸甘油酯的含量最高,为16.78%;进一步研究不同反应时间(1~9 h),温度(25~60℃),加酶量(12~128 U/g,占油重),加水量(28%~80%,占反应体系总重),搅拌方式和搅拌速度(50~900 r/min)对ROL水解大豆油产生甘油二酯含量的影响.在2.5 g的大豆油中加64 U/g ROL酶液,反应体系中含水量为28.57%,温度为30℃,磁力搅拌器转速为500 r/min,反应时间为4h的条件下,酶解产物中1,3-二亚油酸甘油酯的含量最高,达23.91%,产物中总的甘油二酯含量约为55.5%.  相似文献   

7.
1,3-甘油二酯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甘油二酯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油脂,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对其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从1,3-甘油二酯的分析测定、合成方法到分离提取来制备1,3-甘油二酯的一整套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1,3-甘油二酯的分析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生物法绿色健康、环保友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方法;分离提取目前主要有层析法、分子蒸馏法和溶剂结晶法,新的分离方法还有待去探索开发如分子印迹法等。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11):54-58
在无溶剂体系中采用磷脂酶催化,制备富含甘油二酯的大豆油。采用气质联用检测甘油二酯含量。考察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加水量、加酶量以及pH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加水量25 mL、水解温度40℃、加酶量700μL、反应时间1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大豆油中甘油二酯含量为16.3%。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油脂肪酸和甘油为原料,经磷脂酶A1(Lecitase Ultra)催化酯化制备甘油二酯。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条件,研究反应温度、加酶量、底物摩尔比值(甘油与脂肪酸摩尔比值)、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加酶量90 U/g,底物摩尔比值2.2,反应时间12 h。最佳条件下平均酯化率81.12%。反应混合液经过静置分层,采用分子蒸馏法除去油层中未反应的游离脂肪酸和副产物甘油单酯,得到甘油二酯产品,产品得率为51.32%,产品甘油二酯含量为72.62%。  相似文献   

10.
响应曲面法优化合成大豆油蔗糖多酯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油脂肪酸乙酯和蔗糖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合成大豆油蔗糖多酯。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 模型对影响大豆油蔗糖多酯产率的4 个主要因素(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酯糖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进行优化。优化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35.6℃、催化剂用量4.1%、酯糖物质的量比13.5:1、反应时间5.5h。在此条件下,蔗糖多酯的产率达90.72%,酯化度达7.1。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固相化脂酶Lipozyme TL IM催化菜籽油水解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对固相化脂酶Lipozyme TL IM水解菜籽油过程中影响水解率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Plackett - Burman法对5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水油质量比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水解率影响显著.利用最陡爬坡试验、Box - 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到各因素最佳水平为:水油质量比值0.617,反应温度60.1℃,反应时间18.23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预测值可达到79.35%.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王诗路  刘辉  咸漠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4):192-195
利用响应面(RSM)对叔丁醇溶剂体系中的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米糠油甘油解反应合成甘油二酯(DAG)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酶和米糠油质量比)、底物质量比(米糠油:甘油)等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DAG的产率为响应值,进行5水平4因素中心组合旋转设计(CCRD)优化,确定了影响DAG合成的关键因素以及最佳反应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在各影响因素中,底物质量比对DAG的产率影响最大。综合考虑优化和节约后,利用模型计算DAG合成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5h,加酶量10.66%,底物质量比16,在此条件下DAG产率是53.08%。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among process variables during isoflavone production and optimized the yield of isoflavone.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of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time, and starter culture on daidzin and daidzein as an isoflavone product. Th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using central composite by applying 24 factorial designs with 2 center points. Fermented soybean produced a maximum of 1,284.14 μg/g daidzin at an optimum temperature of 29.39°C, fermentation duration at 32.06 h and starter culture content of 0.96%(w/w). Meanwhile, an optimum daidzein (1,663.85 μg/g) was obtained at 35°C and 48 h fermentation process with 0.5%(w/w) starter culture. Validation study showed the observed and predicted values were in compliance with 5% level of significance. The RSM was successful in identify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isoflavon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不同发酵因素对发酵豆粕制备的影响,以粗蛋白质含量为指标,对粗蛋白质含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采用SAS 9.1.3统计软件.通过优化,发现发酵豆粕生产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料层厚度2.0 cm、基质含水量40%及发酵时间67 h,此条件下发酵豆粕粗蛋白质质量分数可达56.29%,比单因素优化提高了2.92个百分点,而比原始豆粕(46.82%)提高了9.47个百分点.并对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发酵豆粕工业化生产的研究提供技术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棕榈硬脂和大豆油为原料,通过Lipozyme TL IM催化酯交换法制备零反式脂肪酸人造奶油基料油。对酯交换产物的甘三酯组成、固体脂肪含量、结晶速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酯交换产物甘三酯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固体脂肪含量降低,结晶速度明显提高,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酯交换产物为β'晶型,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酯交换产物具有较宽的塑性范围,适合用于制备人造奶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探索了酶的预处理方式、后处理方式、反应温度、甲醇的加入方式等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酶在油酸甲酯中浸泡0.5h,过滤后用菜籽油淋洗,在菜籽油中浸泡12h可以提高酶活的稳定性;多批次反应温度40℃为适宜;用丙酮洗涤酶除去甘油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分三步加入甲醇的方式可以减轻甲醇对酶的毒害.Lipozyme TL IM经过预处理,40℃下进行多批次反应,每批反应24h,并在反应0、8、16h时加入1摩尔当量甲醇,并在8、16h以及反应结束时用丙酮洗涤固定化酶并重新投入体系,连续反应10批次,Lipozyme TL IM相对酶活仍有85%.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探索了酶的预处理方式、后处理方式、反应温度、甲醇的加入方式等对酶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将酶在油酸甲酯中浸泡0.5h,过滤后用菜籽油淋洗,在菜籽油中浸泡12h可以提高酶活的稳定性;多批次反应温度40℃为适宜;用丙酮洗涤酶除去甘油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分三步加入甲醇的方式可以减轻甲醇对酶的毒害。Lipozyme TL IM经过预处理,40℃下进行多批次反应,每批反应24h,并在反应0、8、16h时加入1摩尔当量甲醇,并在8、16h以及反应结束时用丙酮洗涤固定化酶并重新投入体系,连续反应10批次,Lipozyme TL IM相对酶活仍有85%.  相似文献   

18.
旨在为Lipozyme TL IM在鱼油脂质改性及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以金枪鱼油为原料,采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对其进行水解,并分离改性水解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pH、水油比(质量比)、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金枪鱼油水解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水解工艺参数,并分析了不同水解度下(20%~50%)改性水解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结构、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Lipozyme TL IM水解金枪鱼油的适宜工艺参数为pH 6.0、水油比 3∶ 1、水解温度40 ℃、酶添加量5%(以鱼油质量计),在此条件下水解30、60、80、120 min可分别得到水解度为20%、30%、40%和50%的改性水解甘油酯;随着水解度的增加,所得改性水解甘油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多,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结构改变,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变差。综上,可采用Lipozyme TL IM对金枪鱼油进行水解以富集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特异性底物。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