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研究以11°P不同品牌的啤酒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国标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二喹啉甲酸法(BCA法)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技术)检测了啤酒泡持性、异-α酸含量、泡沫蛋白质的浓度及蛋白质Z与脂转移蛋白(LTP)含量.结果显示,异-α酸中的异合葎草酮及总蛋白质含量与泡持性关系较密切,但是单一蛋白质Z或LTP含量与泡持性不太密切.  相似文献   

2.
贾娟  王建  王德良 《酿酒》2008,35(5):61-63
目的: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啤酒泡沫活性蛋白质中Z4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制备(mAb),对单抗特性进行鉴定,用于啤酒生产中泡沫活性蛋白质的鉴定与定量。方法:制备啤酒泡沫活性蛋白Z4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测定单克隆抗体效价、单抗亚类鉴定及确定单抗识别位点,最后通用Western Blot免疫吸附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交叉反应性。结果:所得两株Z4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0^6以上,其均属于IgG1亚类,但具有不同的抗原识别表位,并且对泡沫活性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反应特异性,与浑浊蛋白、LTP1和Z7无交叉反应。为快速鉴定啤酒泡沫蛋白质中Z4蛋白质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山东食品发酵》2005,(3):50-50
德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酵母菌,用它可以酿造出泡沫丰富持久的啤酒。据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乌尔夫·施塔尔说,啤酒产生泡沫的关键在于大麦中所含的LTP1基因。这种基因负责制造亲油、抗水的LTP1蛋白质。在大麦被磨碎用于酿酒的过程中,LTP1蛋白质被压入水中。开瓶之后,气压减小,LTP1蛋白质附着在二氧化碳气泡表面逸出,  相似文献   

4.
采用蛋白质分离检测仪对不同品种麦芽协定麦汁的蛋白质分布特点、强制实验前后啤酒中蛋白质分布情况、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分布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麦芽品种的蛋白质分布情况具有较大区别,这为原料麦芽的选择提供了质量参考依据.强制实验后的成品啤酒,25kDa以下的蛋白质含量减少,表明啤酒中这些蛋白质容易发生氧化聚合,或者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形成不溶颗粒,引起啤酒浑浊.成品啤酒中5-25kDa分子量的蛋白质含量少,啤酒的泡沫性能就会变差.观察啤酒生产过程中的蛋白质分布变化,发现麦汁煮沸后,总氮水平变化不大,这表明煮沸的作用更多的是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展开;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的参与以及低pH值,蛋白质聚集成颗粒,可沉淀除去,使蛋白质的总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泡沫活性蛋白质中最重要的Z4蛋白的分离提纯,并利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以及质谱(Mass Spectrometry)鉴定Z4蛋白质。此外,还探讨了Z4蛋白质的含量在酿造过程中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Z4蛋白质的pI值为5.5~6.0,分子质量为43ku,其抗体鉴定Z4有很高的相关性。在酿造过程中,泡沫活性蛋白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2005,26(6):108-108
德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酵母菌,用它可以酿造出泡沫丰富持久的啤酒。据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乌尔夫.施塔尔说,啤酒产生泡沫的关键在于大麦中所含的LTP1基因。这种基因负责制造亲油、抗水的LTP1蛋白质。在大麦被磨碎用于酿酒的过程中,LTP1蛋白质被压入水中。开瓶之后,气压减小,LTP1蛋白质附着在二氧化碳气泡表面逸出,带有蛋白质薄膜的气泡不会立刻破裂,而是堆积在啤酒酒液表面,形成丰富的泡沫。大麦中所含的LTP1蛋白质越多,  相似文献   

7.
泡沫蛋白质对啤酒泡沫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圆二色光谱技术研究啤酒泡沫蛋白质和麦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构象特点,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 SDS-PAGE)与液质(LC-MS/MS)联用对啤酒泡沫蛋白质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麦芽蛋白质以α-螺旋结构为主,而啤酒泡沫蛋白质以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为主,并未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双负峰特征,这种结构有利于泡沫蛋白质的疏水性,从而有利于啤酒泡沫的稳定性。经质谱检测,啤酒泡沫蛋白质中共鉴定出11种蛋白质,包括蛋白质Z4、LTP1、BDAI-1及部分酶抑制剂和少量醇溶蛋白片段。  相似文献   

8.
酵母蛋白酶A已经被证实对啤酒泡沫稳定性有负面作用。通过测定纯生啤酒存放过程中酵母蛋白酶A活性变化、泡持性衰减及蛋白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说明酵母蛋白酶A以及蛋白种类与含量对纯生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对不同存放时期纯生啤酒样品中蛋白质进行电泳鉴定的结果显示,存放3月后的纯生啤酒中脂肪转运蛋白1(LTP1)完全消失,这一结果表明LTP1是影响啤酒泡沫稳定性的主要蛋白,该蛋白降解可能是酵母蛋白酶A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德国科学家用转基因酵母菌酿造啤酒德国科学家培育出一种转基因酵母菌,用它可以酿造出泡沫丰富持久的啤酒。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德国柏林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乌尔夫·施塔尔说,啤酒产生泡沫的关键在于大麦中所含的LTP1基因。这种基因负责制造亲油、抗水的LTP1蛋白质。在大麦被磨碎用于酿酒的过程中,LTP1蛋白质被压入水中。开瓶之后,气压减小,LTP1蛋白质附着在CO2气泡表面逸出,带有蛋白质薄膜的气泡不会立刻破裂,而是堆积在啤酒酒液表面,形成丰富的泡沫。大麦中所含的LTP1蛋白质越多,酿成的啤酒其泡沫就越多、越持久。但大麦中L…  相似文献   

10.
1 原料 1)大麦蛋白质含量低,不利泡沫的形成。宜选用蛋白质含量高、皮薄的大麦,蛋白质含量10%~12%。 2)酿造用水碱度太高,不利高分子蛋白质的获取,影响啤酒泡沫性能。控制糖化用水碱度≤2。 3)过分溶解的麦芽,高中分子氮相对减少,降低蛋白质作为天然泡沫稳定剂的作用。应根据不同的大麦品种和质量,调整制麦工艺,使麦芽溶解度适中。  相似文献   

11.
低嘌呤啤酒,指总嘌呤含量低于传统啤酒的一类产品,主要以患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消费者为市场对象。本文对嘌呤类物质在啤酒生产中的来源及代谢过程、嘌呤类物质含’疑的降低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为低嘌呤啤酒的研发开发和产品完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6月29日,哈啤总经理李文涛在香港与粤海集团秘密签署协议。 8月3日,青啤对外宣布老总彭作义去世第二天,哈尔滨啤酒集团公开宣布集团斥资2.5亿港元收购粤海北方啤酒集团旗下的佳木斯佳凤、牡丹江镜泊湖、长春银瀑3大啤酒厂,这是啤酒行业最大的一次并购行动。也许这仅仅是巧合?  相似文献   

13.
选取26种国内外市售啤酒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国标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美国酿造化学家协会分析法(ASBC法)检测了啤酒泡持性、总蛋白、总糖、总多酚、粘度、pH及酒精度。结果显示:总糖、总多酚、总蛋白和黏度对啤酒泡持性的相关度较高,而pH和酒精度对泡持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果啤与啤酒组分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市售同一品牌菠萝果啤、啤酒的风味成分、有机酸、糖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果啤中酯含量类物质的种类相对普通啤酒丰富,组成协调,高级醇含量低。有机酸含量果啤高于啤酒,柠檬酸积累较多。果啤中蔗糖消耗大,而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啤酒废酵母制备得到的酵母抽提物对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来检测所制酵母抽提物的品质,并与英国OXOID公司进口酵母粉进行对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抽提物提高了啤酒酵母的起发速度、发酵效率和存活率,并增强了所制啤酒的缓冲能力、风味稳定性和抗氧化能力,且自制酵母抽提物促进啤酒酵母发酵的效果略优于OXOID酵母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啤酒中的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桐彦  霍秀娟 《酿酒》2004,31(3):25-26
啤酒中的酸是啤酒的风味之一,它能赋予啤酒以柔和清爽的口感,它又是重要的缓冲物质,是保证糖化和发酵顺利进行的条件。通过对啤酒中酸的种类、来源、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的介绍和探讨,说明了控制好啤酒中的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谈啤酒过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桐彦 《酿酒》2004,31(2):61-62
介绍了啤酒过滤的目的、啤酒过滤的机理、啤酒过滤的介质、啤酒过滤的设备、啤酒过滤的操作、啤酒的稳定化处理以及啤酒过滤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芦荟啤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敬龙  耿建华  陆晓宾 《酿酒》2002,29(4):100-101
芦荟富含多种活性物质,是集医疗、保健、美容、观赏食用于一体的绿色植物,有“神奇植物”之美称。在啤酒上的应用,由于其特殊的口感,不能令人愉快接受。本研究就是利用生物法提取芦荟的有效特征成分,并与啤酒原料共酵,生产出既具有芦荟特点又不失啤酒风味的芦荟啤酒。  相似文献   

19.
茶啤的开发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陈长武 《饮料工业》2004,7(2):33-36
以苦丁茶、麦芽和大米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茶啤的合理配方和加工工艺,并研究了苦丁茶的提汁工艺,经酵母菌发酵酿造茶啤,采用苦丁茶浸提液加麦汁,以常规啤酒生产工艺生产,最佳配方为苦丁茶:麦汁=1:40,苦丁茶的浸提温度以80~90℃最佳浸提时间30min为好。所得茶啤具有苦丁茶特有的清香和苦味,又保持了啤酒固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啤酒的澄清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浊(沉淀)是啤酒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可分为生物混浊和非生物混浊,其中非生物混浊是造成混浊(沉淀)的主要因素。针对生产实践,重点提出了解决非生物混浊沉淀的各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