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也从单纯的"解渴"延伸出更多的功能方面的要求。从1995年前碳酸饮料一枝独秀,到1996年后发展出瓶装水,2000年以后茶饮料开始流行,2002年以后,又推出了果汁饮料,乳饮料,功能饮料等,如今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又迅速地出现了很多植物饮料。饮料产品的发展迎合了消费者"安全,时尚,健康,营养"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也从单纯的解渴需要延伸出更多功能方面的要求。从1995年前碳酸饮料一枝独秀,到1996年后发展出瓶装水,2000年以后茶饮料的流行,2002年以后,又出现了果汁饮料、乳饮料、功能饮料等,如今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又迅速的出现了很多植物饮料。饮料产品  相似文献   

3.
顾霆 《食品开发》2013,(2):67-67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也从单纯的“解渴”延伸出更多的功能方断的要求。从1995年前碳酸饮料一枝独秀.到1996年后发展出瓶装水,2000年以后茶饮料开始流行,2002年以后,又出观了果汁饮料、乳饮料、功能饮料等.如今住各大超市的货架上又迅速的出现了很多植物饮料。饮料产品的发展迎合了消费者“安全、时尚、健康、营养”的根本要求,国内接二连三的乳业安全事故,极大地催生了植物蛋白饮料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谷物饮料走进了饮料行业,成为饮料行业的新成员,其前景受到各大饮料食业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U格饮料是中粮悦活在2010年新推出的一款乳酸菌果汁清凉饮料,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国外尤其日、韩等亚洲国家,乳酸菌果汁清凉饮料非常流行,日本的可尔必思产品销售极其火热,赢得男女老少的钟爱,爱美又注重身体健康的年轻白领一族更是为之疯狂.  相似文献   

5.
谷物饮料——饮料发展的新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谷物杂粮与国民经济健康着手,提出了谷物饮料开发的必要性,以具体谷物饮料开发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谷物饮料将是未来饮料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6.
返朴归真而又推陈出新的米酒饮料正在成为饮料市场的新宠.随着先进设备的使用,目前国内已可进行大规模生产.罐  相似文献   

7.
传统膳食的主体--谷物食品 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其中谷类食品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量食物,同时谷物还能提供人体蛋白质和半纤维素.纤维素.无机盐、维生素等聚合物及种皮、胚芽中的油脂及其它功能性成分.如高级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等等.  相似文献   

8.
谷物饮料是以谷物为原料,利用谷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微量营养素等生物活性成分,通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制作成具有营养特性的饮料。相比于普通饮料,谷物饮料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具有特殊的功能特性,如抗疲劳、抗氧化、降糖降脂等。近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谷物饮料的潜在价值,已有大量关于谷物饮料类型、品质及功能特性方面的研究报道。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目前谷物饮料制备和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旨在为谷物饮料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召开的2008食品工业新机遇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认为,近20年来我国居民饮食结构中摄入的肉、蛋、乳类等动物性食品增长比例过多、过快,谷类食物摄入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谷物饮料作为未来饮料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现代工艺,做成可直接饮用的产品,不仅能够充分保留谷物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并且口感更好,饮用更方便,吸收更容易,是解决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城市居民膳食营养失衡的途径之一,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商机。  相似文献   

10.
啤酒可分为熟啤、生啤和鲜啤。生啤本身可分为散生啤酒和纯生啤酒,纯生啤酒又可分为纯生黄啤酒和纯生黑啤酒,纯生黑啤酒是今夏市场上最为流行的啤酒。  相似文献   

11.
燕麦谷物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磊  陆淳  王东泽  张利斌  朱宏 《食品科技》2012,(3):178-181,186
研究了燕麦谷物饮料的稳定性与工艺参数。通过研究乳化剂与胶体对饮料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筛选出稳定剂的最佳复配组合:单硬脂酸甘油酯、瓜胶、黄原胶、微晶纤维素以5:2:2:1比例复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制备燕麦谷物饮料最佳工艺条件:磨浆后浆液糊化温度85℃、糊化时间20min、稳定剂添加量0.3%、均质压力25MPa。  相似文献   

12.
糙米、薏米、大麦和麦等是生产固体饮料的良好原料。本文简单介绍国内外新近开发的几种产品,供有关人士参考。1.速溶糙米茶糙米茶的通常制法是将焙炒的糙米用温水抽提浸出,然后浓缩干燥成粉末状。此产品风味较淡,且带有明显的淀粉异味。这里介绍一种两步浸出法新工艺,可克服上述困难。首先将焙炒糙米用10~20℃的低温水浸渍10~15h得到基础抽提液,再在65~100℃的热水或水蒸汽进行高温抽提,并经低压蒸馏得到糙米芳香物质蒸馏液.将这两种浸出液与茶叶提取液混匀,再加入运量环状糊精,减压浓缩至含水35%进行冷冻干燥。糙米基础抽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产茶历史已达数千年.为人类贡献出几百种茶叶.一直被世界人民所享用。历经几千年的茶叶制作技术的革新.按茶叶传统制造方法的分类.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绿、白、黄.黑.红.青(乌龙)茶等六大基本茶类。  相似文献   

14.
谷物饮料将有行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言 《中国食品》2010,(5):68-68
最近,谷物饮料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一枝新秀,分外引人注目。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上,维维营养谷动、小洋人妙恋五谷奶昔、惠尔康谷粒谷力等品牌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而且随着市场的升温.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丁纯孝 《食品科学》1984,5(1):35-36
<正>利用谷物制造清凉饮料,一般都是利用裸麦、大麦烘焙后的浸出液,或黑面包屑浸出液,在浸出波中添加糖、蜂蜜、各种调味料,调成一定风味,再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或利用发了芽的玉米等的浸出液添加调味料作发酵处理。  相似文献   

16.
红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枣树的干燥成熟果实。据分析100 g干枣含有碳水化合物50.3~86.9 g,以还原糖为主,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研究发现,红枣多糖是由葡萄糖、D-(+)-木糖和D-(+)-半乳糖组成。红枣多糖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免疫兴奋、抗衰老、补血、保肝等作用,能有效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是抗衰老的主要活性成分,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在功能性食品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中具有很大潜力。而黄豆的营养价值则最为丰富,素有豆中之王之称,被人们称为植物肉绿色的乳牛。含有低聚糖、皂苷、磷脂、核酸等成分,干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是其他粮食之冠。而且其中具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红枣与黄豆的组合可谓之完美。  相似文献   

17.
张钟  王奇艳 《饮料工业》2013,16(8):45-50
很多谷物都可以作为饮料原料,例如大米、小米、玉米、谷粒、高粱、小麦、大麦和燕麦等。谷物饮料包括非酒精性饮料和酒精性饮料。一般,谷物饮料生产工艺包括清洗、浸泡、发芽、研磨、过滤、加热及发酵等。不同谷物有着不同的特征,例如感官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化性质及微生物性质等。因此,人们能根据不同谷物特性来开发许多不同的饮料生产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谷物饮料的研究现状。包括谷物饮料原料的发展现状、谷物饮料的生产技术现状、谷物饮料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8.
以大米、绿豆、黄豆、小米、玉米、燕麦为原料,以干酵母、乳酸菌活化液、果酒酵母为发酵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感官评定法进行综合评判,确定了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和产品工艺配方。最佳谷物复合比例为黄豆∶小米∶大米∶玉米(4∶3∶2∶1、浸泡后添加8倍的水制浆);最佳发酵条件为复配发酵剂(乳酸菌活化液5%、果酒酵母0.025%、干酵母0.025%)用量0.025%、发酵时间2.5 h、发酵温度42℃;最佳产品工艺配方为白砂糖5%、CMC-Na0.375%、黄原胶0.225%、柠檬酸0.05%、乙基麦芽酚0.01%;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100℃、15 min~20 min。研制出了营养丰富、风味良好独特、质地稳定的复合谷物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19.
发芽糙米谷物饮料是以糙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加入酸味剂、稳定剂、乳化剂、甜味剂、香精,再经过均质、灭菌等工艺制成的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各添加剂的使用量,再经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饮料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10、柠檬酸0.10%、海藻酸钠0.30%、羧甲基纤维素钠0.10%、白砂糖5.00%、苹果(或草莓)香精0.05%。据此配比所得饮品香味浓郁,口感细腻均匀,容易让人接受,产品中γ-氨基丁酸含量达15.8mg/100mL。  相似文献   

20.
<正>近些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健康饮品的市场空间逐渐浮出水面。谷物饮料也逐渐走进了饮料行业,成为了饮料行业一新成员。其低能量,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优良性质,使得其营养健康性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认可。其原料成分也从大米,小米,玉米,小麦,燕麦,芝麻,杏仁等不断丰富。而小米谷物饮料则是其开发潜力性最大的谷物饮料之一。中医认为小米是五谷中养生保健的佳品。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其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