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品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不同油品、不同工艺食用植物油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高温焙炒花生油、橄榄油、压榨成品花生油、大豆油、调和油、压榨成品葵花仁油、亚麻籽油、牡丹籽油,食用植物油中脂肪酸甘三酯和有益营养伴随物是影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物与油脂氧化程度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综述国外近20年来对氧化甘油三酯及甘油三酯聚合物在食用植物油中形成机理、含量分布,及与油脂氧化程度关联性研究;表明氧化甘油三酯及其聚合物分别是油脂氧化诱导期和次级氧化期良好指标,可用于评价和鉴别地沟油等劣变油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菜籽油为基质油,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采用其他植物油调节ω-3与ω-6脂肪酸比例,研制出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以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考察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的氧化稳定性,并与原料植物油进行比较,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辅助降血脂功效。实验结果表明,营养均衡菜籽调和油中ω-3脂肪酸与ω-6脂肪酸的质量分数比例约为1∶3.05,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比例为0.28∶1.0∶1.0,更符合人体对脂肪酸均衡摄入的要求;110 ℃时调和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4.5 h,辅以少量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butylhydroquinone,TBHQ)后延长到6.0 h,满足油脂氧化稳定性要求;辅助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甘油三酯功能结果呈现阳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重(TG)及微商热重(DTG)法研究了6种市售植物油的氧化特性,探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TG及DTG曲线的影响,通过DTG曲线确定了不同植物油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起始氧化温度,并利用Ozawa-Flynn-Wall方程及Arrhenius方程对油脂的氧化进行了动力学参数的推导,同时分析了油脂热降解特性与其主要脂肪酸组成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升高,氧化分解的温度随之升高,油脂的起始氧化温度、活化能等参数均可用于表征油脂的氧化稳定性,且植物油的热降解特性与其脂肪酸组成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油脂的起始氧化温度与其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代表脂肪酸含量成正比,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成反比;油样的活化能及前指数因子同样也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成正比且前者相关性显著,而速率常数κ与样品组分相关性与Ton-组分相关性趋势相反。热重分析法采样量少,操作简单快速,精密度高,可为油脂加工及储藏条件的控制、新型抗氧化剂研发等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植物油替代固体脂肪易氧化且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问题。方法:以谷甾醇/大豆磷脂为凝胶剂制备大豆油和菜籽油凝胶代替固体脂肪,通过初、次级氧化产物及脂肪酸组成变化研究其氧化稳定性,通过X-射线衍射观察结构稳定性,并采用OXITEST法预测其货架期。结果:大豆油凝胶和菜籽油凝胶的初、次级氧化产物含量均低于原油;植物油及其凝胶在贮藏过程中主要发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且凝胶的脂肪酸含量变化较小;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大豆油凝胶和菜籽油凝胶都具有稳定的β和β'晶型结构;OXITEST测定结果表明,油脂凝胶能够有效延长油脂的氧化诱导期(IP),并进一步延长油脂的货架期。结论:油脂凝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能有效延长植物油的货架期,可作为固体脂肪的有效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不同食用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通过测定采集自中国市场上的48个不合抗氧化剂的小包装植物油样品的诱导时间,比较分析不同食用植物油的氧化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油稳定性从优到劣的排序为:芝麻油、橄榄油、三四级菜籽油、玉米油、一级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一级葵花籽油、茶籽油、三级葵花籽油、亚麻籽油.实验结果说明植物油中的微量抗氧化物质是影响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不同脂肪酸组成的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山茶油、调和油、玉米油和芝麻油这八种天然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采用Schall烘箱法,以过氧化值(POV)和脂肪酸组成为参考指标,研究了加热加速氧化对不同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并运用Matlab数学工具建立模型,探讨POV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各种植物油的氧化过程影响显著,加速氧化过程中,脂肪酸总体变化很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减少,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有不同程度的增多,n-3比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更易氧化减少。氧化稳定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花生油、山茶油、芝麻油、菜籽油、玉米油、调和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初步建立起了以PUFA含量分类,加速氧化条件下过氧化值与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微波火力下、不同辐射时间下超临界萃取维生素E对植物油中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其抗油脂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波参数变化时,植物油的上述指标也随之而变,且其受影响程度与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有关维生素E对油脂抗氧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氢化大豆油和反刍动物脂质为研究对象,采用Folch法提取油脂,氨丙基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分离出油脂中的甘油三酯和磷脂,利用Sn-1,3专一性脂肪酶作用甘油三酯得到Sn-2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磷脂酶A2作用磷脂得到游离脂肪酸和Sn-1溶血磷脂,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2种不同来源油脂反式脂肪酸在甘油三酯和磷脂中的含量和位置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反式脂肪酸占氢化大豆油甘油三酯总脂肪酸的41.466%,占反刍动物油脂甘油三酯总脂肪酸的2.451%~3.179%。反式脂肪酸在氢化大豆油甘油三酯中主要分布在Sn-2位,而在反刍动物油脂甘油三酯中主要分布在Sn-1,3位,在反刍动物油脂磷脂中则易分布在Sn-1上。不同来源的反式脂肪酸的膳食摄入量及其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不同,可能是导致不同来源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影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微波处理油料对油脂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分析了微波处理油料对出油率、原料本身结构、油脂主要理化指标、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成分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指出微波处理油料可提高出油率和油脂氧化稳定性,增加营养成分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