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正光  申思 《计算机工程》2007,33(18):214-216
结合人耳图像特点和两种整体统计特征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该文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图像的表示信息特征,用压缩后的类平均向量中的判别信息获得先验类别特征并根据特征分量的类间类内方差比准则将两种特征交叉融合成新的特征向量。分别在2个不同的人耳图像库中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交叉融合特征识别方法比传统的PCA和PCA+LDA方法的正确识别率高,而且在有一定程度的光照变化和一定角度变化的情况下仍可获得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ICA的非线性自适应特征融合的人耳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单一特征的人耳识别对旋转角度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自适应特征融合的方法.首先提取人耳的2种具有互补性质的独立成分特征,然后将它们加权串联形成高维融合特征;最后通过核主元分析方法实现非线性降维.实验结果表明,当人耳有姿态旋转时,融合特征较单一特征的识别率有显著提升,且文中方法比传统的串联融合的识别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人耳和侧面人脸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别对人耳和侧面人脸建立基于全空间线性判别分析(FSLDA)的分类器;然后采用贝叶斯决策理论中常见的积、和、中值多分类器融合算法,并对投票算法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的人耳或侧面人脸特征识别比较,人耳和侧面人脸融合的多模态识别率得到提高,并扩大了识别范围.  相似文献   

4.
基于CCA的人耳和侧面人脸特征融合的身份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人耳和人脸特殊的生理位置关系,从非打扰识别的角度出发,提出仅采集侧面人脸图像,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的思想提取人耳和侧面人脸的关联特征,进行人耳和侧面人脸在特征层的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与单一的人耳或侧面人脸特征识别比较,识别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耳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耳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个体生物特征识别范围属于一种新的尝试.本文首先讨论了人耳识别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特点,介绍了基于二维灰度图像、3D深度图像和耳纹图像的人耳自动识别方法,并重点对静态人耳图像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针对人耳识别技术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人耳特征信息的提取、人耳图像的遮挡与缺损处理、人耳识别方法以及人耳图像库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增强掌纹、人脸图像;然后利用一种新的子空间分析方法——对角离散余弦变换和二维主元判别分析(Diagonal,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and Two-Di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Dia-DCT+2DPCA)相结合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掌纹、人脸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最后运用最小距离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掌纹、人脸特征融合方法实现了特征层融合,有效地提高了身份识别的正确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多模态身份识别问题,结合人脸和掌纹两种不同生理特征,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的多模态身份识别方法。对人脸和掌纹图像分别进行Gabor小波、二维主元变换(2DPCA)提取图像特征,根据新的权重算法,结合两种模态的特征,利用最邻近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在AMP、ORL人脸库和Poly-U掌纹图像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态的融合能更多地给出决策分析所需的特征信息相比传统的单一模态的人脸或掌纹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更具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人耳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正光  武楠  穆志纯 《计算机工程》2006,32(19):178-180
应用独立分量分析(ICA)方法从高阶统计相关性角度出发提取人耳图像的特征变量,并采用基于欧氏距离测度的最近距离分类器进行人耳图像的识别。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鉴别能力。通过与PCA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对姿态和光照的变化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顾徐鹏 《微型电脑应用》2011,27(5):11-13,68
针对人脸识别中的特征挑选和特征融合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基于AdaBoost的人脸特征挑选方法,挑选出最具分类能力的特征,并将挑选出的多类人脸特征在特征层进行融合,得到一个统一的人脸特征用于模式分类。通过在FERET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其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脸识别精度问题。由于人脸图像中存在大量干扰信息的缺点,而造成了人脸识别正确率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互补图像快速特征融合算法。算法通过对人脸图像的位平面切片图像分析,采用位平面图像分解法,通过各种合成策略构造多幅样本图像。并突出高位平面图像,采用两种加权策略将每一幅人脸图像样本都生成"特征互补图像"。然后,直接用图像的二维典型相关分析(2DCCA)法对两种特征互补图像进行特征抽取。最后通过在ORL国际标准人脸库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高位平面图像的典型相关鉴别特征提高了正确识别率,并且因为摒弃了原始人脸图像的大部分干扰信息所以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ICA和LDA组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线性鉴别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中引入了零空间的概念,指出了前人算法中的不足之处,并且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成分分析和线性鉴别分析的组合算法。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人脸检测中基于自适应ICA的特征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伟达  张丽清 《计算机仿真》2007,24(10):204-208
如何从图片中提取出有效特征来区分人脸与非人脸一直是一个难题.文中提出了利用自适应独立成分分析(Self-Adaptive ICA)算法对图像结构信息非常敏感的特点,有效地从大量正面人脸图片中分离出人脸的局部特征,从而利用这些局部特征基底有效地表示人脸图片.自适应ICA算法的优点是能自适应的拟合图像数据的统计性质,而不用预先设定.通过比较待检测的人脸图片与非人脸图片在这组特征基底上的投影系数,可以较好的区分二者.实验结果也表明这种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找到一组很好的人脸特征基底.使用这种方法构造的弱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在相同的误检率下比Boosted Cascaded方法中的弱分类器高1% ~ 1.5%.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首先采用两种不同的K-L变换分别降低原始图像空间的维数,避开人脸识别小样本集的局限,然后利用复向量将同一样本的两组特征向量合并在一起,通过运用具有统计不相关性的复线性鉴别分析来抽取人脸图像的有效鉴别特征,最后在ORL人脸库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识别性能优于经典的Fisherfaces,而且仅用14个特征识别率就达到96%。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获取人脸的纹理特征和解决人脸多频带的权值问题,提出了双树复小波多频带类内类间不确定度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使用了人脸双树复小波多频带特征构建人脸的纹理特征,引入了双树复小波多频带类内类间的不确定度计算多频带特征权值,同时采用了二维主成份分析方法对人脸多频带特征进行重构线性子空间,人脸子空间加权融合得到的最终特征能够保证投影后样本在新的空间中有最小的类内距离和最大的类间距离。使用ORL人脸图像库进行了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比经典的二维主成份分析、传统小波、Gabor小波和双树复小波方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宦若虹  陈月 《计算机科学》2016,43(Z11):151-155
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进行人体行为识别一直是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加速度数据往往存在着多种动作数据难以区分的情况,特别是走、上楼、下楼这3个动作数据非常相似,这给正确识别这3种人体动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增强与决策融合的行为识别方法,通过对部分特征值进行增强处理和对多个分类结果进行决策融合来识别走、上楼、下楼这些难以区分的相似动作。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可克服由于加速度数据的相似性而导致的动作识别正确率低、识别误差大的情况,有效提高人体行为识别率,且可在实际应用中实时识别人体行为动作。  相似文献   

17.
人脸图像检测与识别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人脸识别技术中的检测和识别分成两部分进行了讨论。首先,系统的整理分析了人脸检测的各种方法,其次,作为人脸识别技术的第二个环节,对人脸的各种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的论述,重点讨论了当前热点的识别算法,最后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人耳的自动检测与识别,提出了结合侧面轮廓特征、人耳统计特征以及人耳与侧面轮廓的位置特征进行人耳检测与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分为离线的训练阶段和在线的检测与识别阶段。在离线阶段,通过训练得到一个综合特征向量,包括人脸侧面轮廓特征、人耳统计特征以及人耳相对于侧面轮廓的位置特征。在线的检测与识别过程分为两步:第1步是用侧面人脸轮廓进行粗检测,第2步是用人耳的统计特征和相对于侧面轮廓的位置特征进行精确定位和识别,即在定位的同时实现人耳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鲁棒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