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聚烯烃共混料中添加少量的弹性体是制取优良性能聚合物材料最有前途的方法。研究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添加物对聚乙烯-聚丙烯共混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高压聚乙烯和等规聚丙烯(熔体指数0.7克/10分)作为原料均聚物,丁苯橡胶、丁腈橡胶和丁基橡胶作为改性添加物,硒作为抗氧剂。聚乙烯预先与聚丙烯混合,然后添加橡胶和硒,在140~160℃进行混合,辊压10~15分钟。用制得的共混料采用注塑方法在190℃条件下制备哑铃形试样,或在180~190℃条件下压制,压制持续时间10分钟,压力为10MPa。在室温下使用拉伸试验机 PMN-250进行强度特性测定(表1),耐热性在负荷  相似文献   

2.
高拉伸性能的多相聚烯烃复合物本发明涉及聚烯烃复合物的组成,具体按如下物质A和物质B组成。含物质A质量分数50%~75%,物质A由聚丙烯和共聚物ECI共混组成,其中聚丙烯由下组成: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复合物。ECI是1种乙  相似文献   

3.
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透明度及结晶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权  施用Xi 《化工学报》1992,43(5):615-620
研究了二(对甲氧基苯亚甲基)山梨糖醇和二苯亚甲基山梨糖醇两种成核剂的结晶形态,以及前者对等规聚丙烯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者消光环是由于晶片间相互搭接的边界而形成;二者都能形成类似等规聚丙烯的负球晶;少量前者的加入使等规聚丙烯中形成比纯等规聚丙烯“辐条”状球晶小得多的粒状结晶,从而显著提高了等规聚丙烯制品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4.
茂金属聚丙烯的物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茂金属催人 等规聚丙烯的物性、加工、应用及发展前景,并与现有等规聚珍烯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控制高流动、高抗冲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对其产品物理与机械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等规指数与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乙丙橡胶含量等的关系。研究得出,在生产高流动、高抗冲聚丙烯时,均聚物母体的等规指数应不低于97%,乙丙共聚产品的等规指数应不低于85%。  相似文献   

6.
采用低等规聚丙烯催化剂制得LIPP,并测定其微观和性能结果表明。LIPP是短距有序长距无序的等规和少量间规立体嵌段均聚物,其性能与高等规聚丙烯和副产无规聚丙烯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注射成型和常规注射成型制备厚度分别为200μm和2400μm的等规聚丙烯(iPP)制品。通过拉伸测试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微注塑制品和常规注塑制品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对比。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微注塑制品的拉伸强度(46.53MPa)较常规注塑制品的(38.43MPa)增加17.41%,而断裂伸长率和断裂韧性却明显降低。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微注塑制品形成了高度取向结构、且结晶度大于常规注塑制品的,高的取向度和结晶度导致了微注塑制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及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8.
在国产第二代环管工艺聚丙烯(PP)装置上,不改变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反应压力,将环管反应器中φ(H2)提高至0.52%,降低挤出机筒体温度(到210℃左右),突破了装置生产PP熔体流动速率(MFR)不大于40.0 g/10 min的技术难关,直接生产出MFR为50.0 g/10 min左右的高流动性高刚性PP M50T。M50T的弯曲模量大于或等于2 000 MPa,拉伸屈服应力大于38.0 MPa,等规指数大于96.0%。  相似文献   

9.
以聚丙烯树脂为基体,聚丙烯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采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时间和纤维含量等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和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热分析和形态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当成型温度为175℃,成型压力为10 MPa,成型时间为15 min,纤维含量为60%时,聚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强度为(125.76±0.77)MPa,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30.77±0.70)MPa和(1 795.46±75.95)MPa;从DSC图和SEM图观察到成型温度为175℃时聚丙烯纤维表面发生了熔融,有利于纤维和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张正驰  张瑞  雷军  李忠明 《塑料工业》2013,41(8):12-14,19
通过动态保压注塑技术制备了不同无规聚丙烯(aPP)含量的等规聚丙烯(iPP)/无规聚丙烯共混试样,测试了这些试样的力学性能,并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2D-SAX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共混物中iPP分子链取向、晶体取向和晶体形态。结果表明,动态保压注塑条件下,aPP质量分数为20%的试样具有最均衡的强度与延展性,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通常被当作工业废弃物的aPP,拉伸强度为44.5MPa,断裂能为27.6 MJ/m3,这是由于aPP作为弹性体改善了iPP的延展性和韧性,同时流动场下形成了大量高度取向的串晶结构,提高了试样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在Hypol工艺聚丙烯中试装置上,通过调节外给电子体与主催化剂的进料比例。探讨了Si/Ti对聚合物等规指灵敏,性能,灰分,流动性及催化剂活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TK-240催化剂生产聚丙烯时,聚合物的等规指灵敏是可调的;等规指数大于95.0%时,粉料流动良好。该聚合物熔体流动指数(2.16kg负荷)为2-4g/10min。等规指数值为95.0%-97.5%。分子量分布宽度为6-8,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满足双向拉伸聚丙烯专用树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用保持正常熔体插层法制备了新型的间规聚苯乙烯(s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磺化间规聚苯乙烯(SsPS-H)及其锌盐(SsPS-Zn)/11-氨基酸改性蒙脱土(MTA)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未加MTA材料显著提高。加入2份MTA时,sPS/PET/SsPS-H/MTA(质量比为85/15/4/2)和sPS/PET/SsPS-Zn/MTA(质量比为85/15/2/2)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6kJ/m^2和14.7kJ/m^2,约是纯sPS的3.5倍,是未加MTA材料的1.5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比未填充材料都提高了约30MPa。  相似文献   

13.
邓鹏  张蕾  刘洪  张杰 《塑料》2012,41(6)
主要研究了等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中等规聚丙烯含量和不同注塑成型方法对附生结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利用微注塑成型和普通注塑成型获得不同尺度的样品,并且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2D-WAXD)对制品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微注塑成型方法与具有相对较高聚丙烯含量的结合有利于高密度聚乙烯/等规聚丙烯共混物中附生结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目标产品设计,采用Hypol聚丙烯工艺,选择等规度高、氢调敏感性好的催化剂,使用刚韧平衡较好的外给电子体和增透助剂,开发了热成型聚丙烯专用料(PPR-ET03-S)。该专用料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熔体流动速率(MFR)为3.0 g/10 min,弯曲模量为1 421 MPa,拉伸强度为36.1 MPa, 23℃下冲击强度为4.7 kJ/m2,雾度为11%,灰分为0.041%,负荷变形温度为81℃,黄色指数为—5,并在应用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加工性能。制品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透明度与片材熔垂程度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拉伸取向和叠层热压成型技术制备叠层热压聚丙烯自增强板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方法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聚丙烯自增强板材拉伸性能和熔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加工过程中取向聚丙烯的分子链发生了解取向,且解取向程度随热压温度和时间的升高而增加。聚丙烯自增强板材各层之间有良好的界面粘接性,且层间剥离强度随热压温度、时间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加。聚丙烯自增强板材力学性能受热压温度、热压压力和热压时间共同影响。当热压温度为155℃,压力为5 MPa,热压时间为10 min时,聚丙烯自增强板材的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其拉伸强度为(205.3±4.1)MPa。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造粒装置中加入过氧化物的方法控制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MFR),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切粒困难、制品易变形及颜色变化等问题,开发出MFR为53~56 g/10 min的一次性快餐盒专用高流动性薄壁注塑级聚丙烯(PP)树脂S980。产品灰分小于或等于0.045%,弯曲模量大于或等于1 500 MPa,拉伸屈服应力大于或等于35MPa,等规指数大于96%。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短玻(GF)增强聚丙烯(PP)中添加聚烯烃弹性体(POE),并用马来酸酐对PP进行接枝交联的方法, 制备了高冲击韧性GF/PP复合材料。在该材料中,短切玻璃纤维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而POE 则通过产生形变等方式,提高了材料的冲击韧性;在其中加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增加界面结合力,可使GF/PP/POE 复合体系表现出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51.9 MPa,弯曲强度为68.1MPa,冲击韧性为44.2 kJ/m2。  相似文献   

18.
石墨/碳纤维/聚丙烯高强导热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国良  涂善东 《中国塑料》2004,18(11):32-35
采用聚丙烯、石墨、碳纤维 (CF)制备出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高导热、高强度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 ,石墨和碳纤维在基体中的合理分布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当聚丙烯和石墨的质量比为 5 0 /5 0时 ,添加 3 .3 3 %的碳纤维 ,其热导率为 2 .1W /(m·K) ,拉伸强度达到 5 1.49MPa。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均聚聚丙烯(PPH) /聚烯烃弹性体( POE) 共混物和PPH/POE/滑石粉三元共混体系。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万能试验机研究了共混物和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POE对PPH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着POE用量的增加,PP/POE共混物的结晶度明显下降,PPH/POE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明显提高,但拉伸强度显著降低。POE含量为20 %时,冲击强度由2.1 kJ/m2提高到39 kJ/m2,拉伸强度由30 MPa 降低到22MPa。加入滑石粉可以提高PPH/PO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滑石粉添加量1份时,可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到24 MPa。  相似文献   

20.
采用ZN118催化剂工业化生产了聚丙烯专用树脂SP179。通过控制均聚物在环管中的停留时间及其等规指数、熔体流动速率、乙烯含量等,生产出合格的SP179产品,分析了SP179与同类产品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P179嵌段共聚物中无规序列含量与均聚物规整度均较低。建议生产中降低均聚活性、n(C_2H_4)/n(C_2H_4+C_3H_6)、三乙基铝与外给电子体的质量比等,以提高无规序列含量和均聚物的规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