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汽轮机抽汽口前透平级、抽汽口和抽汽口后透平级的流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流场模拟的数学模型及其解法.描述了不同抽汽缝宽度时抽汽缝内和抽汽口透平级的流场结构.指出:抽汽使得抽汽缝内形成了一个惯性涡区,改变抽汽缝宽度将明显改变抽汽量和抽气口透平级内沿叶高的压力和速度分布;在抽汽量不变时,增大抽汽缝宽度,会使惯性涡区的尺寸加大而涡强度减弱;在抽汽端压差不变时,增大抽汽缝宽度将使抽汽口前透平级的轴向推力和扭矩增大、并降低抽汽口前后透平级的轮周效率,同时降低了整个抽汽道内的流动阻力.图10表2参6 相似文献
2.
抽汽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证明了抽汽压损对热经济性的影响等同于抽汽压损引起的加热器出口水焓和疏水焓变化对热经济性影响的线性叠加。根据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方程,针对不同型式的加热器,计算了疏水焓对汽轮机作功量和锅炉吸热量的影响。得出了分析疏水焓变化对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结合已建立的加热器出口水焓对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推导了抽汽压损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通用计算模型。该模型具有通用性强,适于程序化的特点。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4.
哈尔滨糖厂现有B3—35/5型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两台,供制糖生产工艺用汽和发电.由于生产范围的扩大,新建味精生产的消毒工序需0.8MPa蒸汽10t/h.这部分蒸汽原拟由与其配套的3.9MPa、450℃锅炉用新汽经减温减压后供汽,这不仅增加了设备,而且浪费了能源,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厂方提出对一台B3—35/5汽轮机在下汽缸位置不动的前提下,打孔抽汽,满足味精生产用汽需要.又因糖业生产的季节性,夏季热负荷很小(味精生产等),而近年来冬季制糖期原料不足,热负荷也严重不足,为了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厂方决定扩大供汽范围,提高背压汽轮机的进汽量,将多余的排汽或用抽汽方式,供一台初参数为1.3MPa、320℃的1500kW低压凝汽式汽轮机发电. 相似文献
5.
6.
采用频率特性分析和时域仿真计算的方法,对一种典型的一次调节抽汽式汽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纯冷凝工况系统的稳定性很好;在调整抽汽工况,调压回路的稳定性也很好,而调速回路的稳定性很差;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调速回路的延时时间、调速不等率和细动器时常数;要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必须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灵敏性,减少时滞、提高继顺动作的快速性,必要时将继动器由双侧充油式改为单侧充油式的结 相似文献
7.
调节抽汽透平的热力参数与调节系统的油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套设计一次调节抽汽透平调节系统控制油口的简单方法。一台抽汽透平的热力参数确定之后,其调节系统控制油口的关系也就相应确定下来,按此方法设计的调节系统,在可调电功率范围内能保证自整。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原理建立300MW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的特性方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学中多元线性回归的原理,对我国首台300MW抽气凝汽式汽轮机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进汽量、抽气量、抽气压力、发电热耗率、发电功率、凝汽量等为变量的反映机组特性的多变量特性方程,从而为其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图2表2参12 相似文献
10.
11.
12.
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两班制调峰运行方式下,机组每日启动时需启动锅炉提供辅汽.结合机组辅汽的用户以及余热锅炉的特点,在热态模式下利用余热锅炉的蒸汽来提供辅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安全可靠性,对同类型机组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电力是维持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火力发电厂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它的汽机辅机的运行会直接地关系到电能的使用,因此必须对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的运行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某电厂600MW机组主汽阀和调节阀组系统压力损失偏大的问题,对该阀组系统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发现该阀组系统的调节阀阀座和阀碟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节流现象,调节阀开度在100%时汽流速度达到了180m s,在81%开度时达到了200m s,明显高于允许范围。计算结果的流场还表明:从气动力设计来说,调门的流道设计不尽合理,调门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喉部,这是该阀组系统损失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阀组损失偏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采用通流面积过小的滤网。如果能将阀组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使机组的热耗下降,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图4表3 相似文献
19.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件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后,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影响因素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级组相对内效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运行中,将级组相对内效率的实测值与基准值进行对比,有利于快速确定引起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