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物有灵”,是人类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古罗马人信仰任何存在物都有其精神,这种精神赋予人和场所以生命,伴他们从生到死,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中国古代哲人也悟道:“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他们都认为客体与精神是对应存在的统一体,即荀子所云:“形具而神生”。但是,  相似文献   

2.
“场所精神”早在古罗马的传统信仰文化中就有所体现,古罗马人认为,每一种“独立的”本体(包括人和场所)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守护神灵,灵魂赋予本体以生命,如影随形,始终决定其外在的特征并反映其内在的本质。从“genius loci”这个词的组合上就可以看出,“genius”表示“What a thing is”,即“物之为何”,意味着理解力(intel igence)或精神技能的最高水平,而“loci”则为“地点”、“场所”之意,又“特定已知存在的地方”或“某事物的中心所在”,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标识场所本质的词条。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场所也被认为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或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著名的城市建筑学家诺贝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在1979年明确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认为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如今,“场所精神”经常被用来指具有与众不同的氛围的场所或地点,或者是某种“精神性的场所(spirit of place)”,而不仅仅指某一位守护神。而在同种类型的建筑当中,其“场所精神”所表现出的气质往往是相同的,以至于每一类别的建筑都有其共通的“场所精神”,反映着相似的内在本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为什么具备同种精神职能的建筑能够赋予人们同样的心灵体验。通常情况下,建筑艺术通过一些相类似的外在特征来表现这种近乎“同一”的内涵。例如,传统佛教建筑就常常通过“聚集”或“向心”的符号象征来重现佛陀讲经说法时的场景,并表达宇宙人生的真相。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不偏离符号象征的原型(prototype),这种“场所精神”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洪涛  孙升 《工业建筑》2014,(5):9-11,60
"场所精神"是对场所、人及其精神认同感的体现。徽州古聚落历经沧桑,为满足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和改造。以江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场所精神"营造方法,分别从空间格局、风貌恢复以及景观节点构造等方面介绍江村古村落的保护和更新,力图为徽州古村落文化精神延续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场所是一个充满意义的空间,人们不仅使用场所,同时还进行着与场所的情感交流,从而获得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看到的城市、建筑和环境甚至花草树木都是有情的,所以场所也是有情的。社区就是一个场所,我们经常提到的社区意识、社区精神、社区情感空间、社区依附、社区感等概念有着与场所理论概念相似性特征。本文试图从场所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来探讨和分析其在社区研充中的重要意义。而且从人对场所的真实感受、人与场所的关系出发进行社区应用研究,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表现,对当前的“和谐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贝贝  杨剑 《四川建筑》2007,27(2):49-50
如何创造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是城市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提高城市公共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多个国内外城市建设实例研究,对比空间与场所性质上的异同,由此推导出具有“场所精神”的场所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人与场所交互对话方式是近年来设计者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室内空间作为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场所,传递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建筑室内空间的场所精神,映射出社会环境与生产方式多维度空间行为体验逻辑价值认同的特定意义。文章结合场所精神的行为体验研究,通过对“人”的需求尊重来诠释建筑室内空间场所设计的“内在精神气质”,强化人与环境互动的双向作用生成,实现场所空间营造内在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俞孔坚 《建筑学报》2000,3(2):45-48
本文系统讨论和比较了五个不同景观设计途径,包括前科学途径(以“风水”为例),现象学途径(包括“城市印象”途径和“场所精神”途径),以及生态学途径(包括“设计遵从自然”途径和景观生态途径)。阐明了不同途径在实现天地—人—神合一的理想景观中的有机联系,和螺旋式上升的历程; 揭示了在一条从场所的不自觉,到场所的丧失,到场所的觉醒再到场所的复得的景观设计道路之上,中西文化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8.
郝赤彪  孙铭 《新建筑》2014,(2):94-98
结合青岛理工大学建筑馆扩建改造的设计实践,论述在同一空间场所中通过营造、体验、反馈过程创造多个事件的复合系统.以主体对场所客体中有意义的复合事件的感悟,将场所精神融入人的世界,进而营造建筑馆全方位“互动·创新·育人”的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地域主义建筑的场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凡  金东 《山西建筑》2010,36(24):47-48
围绕“场所”这一关键词,针对阿尔瓦·阿尔托和阿尔瓦罗·西扎作品的思想与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相同点和差异性,最后对当代现代建筑缺乏“场所精神”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改进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建筑现象学的场所理论,对具有安置亡灵、进行祭祀和缅怀等特殊功能的陵园建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现象学分析;从分析陵园建筑的场所特征入手,对陵园建筑的场所空间的构成和体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陵园建筑场所空间的建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营造进行阐释,从陵园建筑的场地、建筑细部和光等因素对陵园建筑场所精神的烘托中分析了陵园建筑场所的内涵,诠释出蕴含其中的场所精神,为陵园建筑的设计、真实的构建场所以及营造其场所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良好的建筑公共空间设计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前提。该文试图从场所精神这一本质出发,将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分为街道式空间、广厅式空间和院落式空间三类,并从场所精神理论的核心思想“空间”和“特性”这两方面对其进行诠释,以期对这类混合开发、有巨构形态特征的建筑的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实现寻求方案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郭琦  杨新海 《规划师》2008,24(3):33-36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面临村落精神丧失等问题,其规划应当引入场所理论,提取场所元素,坚持"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人与场所的相互交流","场所与场所的相互交流"三个原则,以塑造具有"新"场所和场所精神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张婷  董利斌 《四川建筑》2011,31(3):31-33,37
从场所、场所精神的概念出发,结合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的建造背景,从校园环境、气候、基地环境和人的活动四个方面对场所进行解读,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图书馆(以下简称交大图书馆)是如何对场所进行回应的。通过对场所的解读和回应,分析了交大图书馆如何成为场所精神的诠释者。  相似文献   

14.
宣莹  王群 《华中建筑》2004,22(5):60-63
对帕提农神庙和罗马万神庙所呈现出的光环境之差异性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并试国通过这种对隐藏在表面光现象之后的深层文化与精神维度的探寻,揭示出光对塑造场所精神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园非正式场所精神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东风  郑瑞山 《规划师》2005,21(1):89-93
大学校园非正式场所精神包括场所本身的视觉美学效果、环境心理、场所的社会功能与又脉精神三个万面。大学校园非正式场所的营建要注意培育其多样性和地域化环境特征。对于新校区的非正式场所应注重其历史化内涵延续,应强调其功能更替的应对性。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奥热(Marc Augé)的当代人类学理论出发,以历史、身份及人与空间关系的“人类学场所”特征为出发点,以上海月星·环球港的商业空间生产为例,探讨建筑师在“非场所”生产中赋予空间“场所”意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济南解放阁片区是城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具有清末民初传统街区的风貌特征.其和谐的环境,怡人的尺度和充满了浓郁市井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蕴含着它固有的场所精神。本文从该片区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历史街区场所精神重塑的必要性以及街区场所精神的要素,初步分析场所精神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李钢  龚斌 《新建筑》2008,(1):120-124
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含义,超越了单纯的视觉审美。更注重于景观的空间体验性。它们充分体现在“场所精神”和“场所的认同”两个层面上。以现代景观学的理念来看,景观设计是把场所固有的“源”发掘出来,将现在与过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具体的设计中,应该把“人与自然”的主题落实到作品的每一个细部,使人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此地”特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通过对日本景观师佐佐木叶二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在具体实践中的这种景观特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场所精神的概述以及当代园林设计中“去精神化”的问题的解读,与多学科结合,提出不同开发性质场地的设计手法,分别用具体案例做了详细的阐述。文章提出了最小干预法、用“改善”取代“改变”、“重塑”而非“重建”等不同的设计方法来应对当代园林设计全球化场所精神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场所精神的回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映东 《山西建筑》2007,33(18):26-27
结合建筑学及场所精神的研究背景,对建筑现象学及场所精神的哲学渊源进行了研究,详细地阐述了场所及场所精神的概念,探讨了建筑现象学及场所精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