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i-Mg催化剂的预聚合及其对乙烯气相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镁粉研制的Ti-Mg系乙烯气相聚合催化剂在各种条件下的预聚合反应,以及各种类型AlR_3对预聚合反应的影响。考察了AlR_3/Ti摩尔比、催化剂浓度、预聚合反应速度对预聚合产物的影响及预聚物的气相聚合反应。比较了经预聚合与不经预聚合催化剂气相聚合与淤浆聚合动力学行为及聚合反应结果。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催化剂、预聚物、聚合产物的颗粒形态,研究了催化剂粒子生成预聚物粒子再聚合成为产物粒子的聚合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专利     
《合成树脂及塑料》2006,23(4):85-86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大分子单体,一种消除聚合物中残留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方法,用于气相烯烃聚合的负载型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的组分和催化剂,制备用于皮肤和头发组合物的乙烯基酰胺聚合物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以搅拌床反应器中负载型催化剂催化的丁二烯气相聚合动力学实验为基础,用失活行为不同的两种活性位组合失活模型模拟了丁二烯气相聚合的衰减型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用活性位的1级失活和1.5级失活的组合失活模型可以满意地描述聚合速率的衰减行为。  相似文献   

4.
丁二烯气相聚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国外丁二烯气相聚合的研究情况,包括丁二烯气相聚合用催化剂,聚合颗粒增长及模型化,聚合动力学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在MgCl2溶解过程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开发了一种新型丙烯聚合用BCZ型催化剂,并在5 L聚合釜中进行了本体聚合考核评价,在12 m3小本体工艺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在25 kg/h的连续法Innovene气相工艺装置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表明:用BCZ型催化剂制备聚丙烯(PP)时,催化剂活性高出国产同类催化剂近50%,氢调敏感性好,同样氢气用量下,PP的熔体流动速率可提高25%左右;所制PP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大于7.5,等规指数高;BCZ型催化剂可用于小本体法工艺、连续法气相工艺装置制备均聚和共聚PP。  相似文献   

6.
茂金属气相法聚乙烯中试第一阶段试验获得成功中国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气相法茂金属催化剂”实验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经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上海Φ气相流化床完成模式聚合评价试验后,又开始与齐鲁石化公司合作进行气相法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中试聚合试验。...  相似文献   

7.
任红  严婕  刘胜春 《塑料工业》1999,27(5):36-38
从聚合温度、压力对催化剂活性和聚合产物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氢调、共聚性能、聚合动力学等几个方面对负载型含铬催化剂QCP01 进行了气相法聚合小试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随着聚合温度、压力、共聚单体( 一定范围) 的增加而增加,聚合产物熔体指数随聚合温度、压力、氢气、共聚单体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以MgCl_2-SiO_2为载体的钛系乙烯气相聚合高效催化剂中各组分及配制条件对乙烯浆液聚合及气相乙烯均聚合和共聚合的影响。研究催化剂组分对聚合反应的控制规律。详细考察了气相催化剂重要组分SiO_2、锌化合物、醚、格氏试剂等组分对聚合及分子量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催化剂组分的重要作用.在1.275MPa反应压力下。乙烯气相均聚合催化效率290~470kgPE/gTi,0.883MPa反应压力下,乙烯—1-丁烯共聚合催化效率210~310kgPE/gTi,测定了均聚物和共聚物的有关性能如分子量、熔体指数、熔点、结晶度、密度等.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CS-1型高效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S-1型高效催化剂在间歇液相本体聚丙烯装置上进行了长周期工业应用.与络合Ⅱ型催化剂相比.CS—1型催化剂活性高.聚合产物性能明显改善,提高了装置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用XRD手段对硅胶负载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相结构受化学尖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热活化硅胶载体相结构影响很小,所制备的催化剂仍为非晶型,当三乙基铝的加入量超过脱除热活化硅胶表面剩余羟基所需量较大时,催化剂表面会形成微量的络合结晶物,这些微晶结晶物使催化剂的聚合效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包裹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表面,随后用表面改性剂n-BuSnCl3处理有机载体表面的官能团,最后在PSA上负载(n-BuCp)2ZrCl2制得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行为。实验首先通过BET、粒径分析、红外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采用n-BuSnCl3改性前后载体的结构特征。乙烯气相聚合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达2.56×107g PE.(mol Zr)-1.h-1.MPa-1。实验研究了不同聚合时间下聚乙烯产物的性质及外层PSA载体在聚合过程中的破碎行为,并与乙烯淤浆聚合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剂对催化剂外层PSA载体的溶胀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点均匀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XRD手段对硅胶负载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相结构受化学活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热活化硅胶载体相结构影响很小,所制备的催化剂仍为非晶型,当三乙基铝的加入量超过脱除热活化硅胶表面剩余羟基所需量较大时,催化剂表面会形成微量的络合结晶物,这些微量结晶物使催化剂的聚合效率明显降低。聚合动力学实验表明,没有经过化学活化的催化剂聚合动力学为快速衰减型且聚合活性很低,只有通过使用适当三乙基铝配比的化学活化后才能获得动力学平稳的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王树立 《气体净化》2010,10(2):13-14
先进的气相法丙烯聚合工艺对原料丙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炼厂丙烯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杂质不能满足聚合工艺要求。消耗大量催化剂。通过固定床催化剂技术,脱除丙烯中的一氧化碳杂质使丙烯达到气相聚合工艺的质量要求,使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用XRD手段对硅胶负载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的相结构受化学活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三乙基铝的加入量对热活化硅胶载体相结构影响很小,所制备的催化剂仍为非晶型,当三乙基铝的加入量超过脱除热活化硅胶表面剩余羟基所需量较大时,催化剂表面会形成微量的络合结晶物,这些微量结晶物使催化剂的聚合效率明显降低.聚合动力学实验表明,没有经过化学活化的催化剂聚合动力学为快速衰减型且聚合活性很低,只有通过使用适当三乙基铝配比的化学活化后才能获得动力学平稳的高效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在2升的卧式双轴自清洁型搅拌床反应器对负载型稀土催化剂催化的丁二烯气相聚合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对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并获得了有关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TH-1L高效气相法浆液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气相法浆液聚合催化剂TH-1L,研究了该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在气相法中试装置上的催化聚合。TH-1L不仅催化性能优良,而且聚合过程中避免使用复杂昂贵的在线还原系统,可降低生产成本,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王树立 《气体净化》2010,10(1):11-12
炼厂丙烯气相聚合时。其含有的砷杂质,消耗大量催化剂,甚至影响聚合反应。通过PASIO型脱砷剂,脱除丙烯中的砷杂质使丙烯达到气相聚合工艺的质量要求。文章介绍PASIO型脱砷剂主要性质和操作条件,及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丙烯聚合用Ziegler-Natta催化剂预聚合的研究进展,包括预聚合对催化剂的影响、预聚合方法及其应用。预聚合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改善聚合物的颗粒形态、影响聚合动力学行为。现有研究已经开发了不同的预聚合方法,进一步改善了催化剂和聚合物的颗粒形态,提高了聚合物的性能。经过预聚合制备的预聚合催化剂,适用于无预聚合操作单元的气相丙烯聚合工艺,不仅能有效解决聚合物中细粉含量高、聚合物结块等问题,还能获得具有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负载型催化剂SiO2/Nd(naph)3-Al(i—Bu)3-Al3Et3Cl3催化异戊二烯的气相聚合。当Al/Nd(摩尔比)为60~140时,随着此比值的增加,催化剂效率增加,所得聚异戊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稍有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变,顺式-l,4-结构质量分数为93%~96%,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衰减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负载型稀土催化剂 ,在搅拌床反应器内进行丁二烯气相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考察了单体在聚合物小粒子中的吸附效应和单体压力与温度对聚合速率影响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本体系的本征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