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开发》2012,(12):70-71
<正>2012年6月13日2012(第七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桂林召开,立体城市主题论坛"城市生态细胞——立体城市模式探索"论坛同时举行。期间,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探索中国新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及对立体城市项目相关课题进行合作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陕西省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院长王才强  相似文献   

2.
回顾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实践证明,建设立体步行体系对于缓解城市中心区由于空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缺失等造成的各种城市生态问题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对立体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类型和形式的分析,结合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对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的建设原则和实施机制进行探讨,试图通过总结一些发展措施,指导我国城市中心区立体步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3.
仇保兴阐述"低碳生态城"发展模式与建设理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成立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城科会与UTC联合研究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新天津生态城、曹妃甸生态城、深圳光明新城先行实践本刊讯(记者古春晓)以"和谐、生态:可持续的城市"为主题的"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7月11日至12日在哈尔滨举行。  相似文献   

4.
《上海建材》2016,(4):33-35
正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属于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的体现。1海绵城市的内涵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海绵城市是指城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科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构建与生态城市示范评价"项目的预期研究成果:1、研究报告及示范城市评估报告。2、分区域尺度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的模式建议。3、提交生态城评价指标体系1套。4、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化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勇 《华中建筑》1999,17(2):84-85
文章论述了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其对策,并对生态城市的内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实施步骤的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发展的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园林》2010,(9):31-31
<正>8月底,一场非政府组织的、由明见商务咨询公司(SageVision)和远大集团(Broad)联合发动的"世博生态科技与城市未来论坛"在世博园远大馆举行。会议以上海世博会和生态城市为主题探讨了"生态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用"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破解"城市病",城市生态修复成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新型城市建设方式,其概念、对象、尺度等有所变化。本文研究了城市生态修复在国内外发展的历程,梳理了城市生态修复的概念,综述了相关研究热点和进展,目的是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理解其概念、发展史和理论传承,思考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下一步全面、系统地开展我国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招林  何昉 《城市规划》2012,36(10):34-39
认为在我国未来30~50年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应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并在其构建过程中加强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具有"修复"和"保护"的生态意义、"连接"和"流通"的服务意义及"带动"和"激发"的触媒意义,并通过城市绿道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及实施保障三大体系的建立来促进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应与城市的绿地空间网络、空间发展形态、区域空间管制、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及服务功能等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四川建筑》2002,22(Z1):18-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迅捷而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城市文化个性的消失.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本文提出,作为"生态城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生态化".文章阐述了人类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理性的探索--形成"生态学"的同时,还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富有感情色彩的审美活动--并正在逐步形成"生态美学".现在,是我们用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并研究城市和城市景观的时候了.作者指出在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并提出在城市发展中要严格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和"文化生态景观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城市景观设计;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建设生态园林,形成城市生态绿地体系;在设计中要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创作艺术化的城市生态景观等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后作者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进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赋予城市生态美,是城市领导者、生态学家、规划设计师和建设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珠海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于2013年7月16至17日在珠海市共同举办"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会议主题为"生态城镇智慧发展"。会议内容:围绕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模式转型、智慧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生态城市、绿色交通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的最佳趋是走向生态城市。要实现城市的宏伟目标,重点在于调节控制,而城市生态调控纷繁复杂,涉及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3.
6月19日至20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暨首届河北省城市规划建设博览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灾后重建——生态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园。论坛就灾后重建、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绿色交通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2008年6月19日~20日,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在河北廊坊举行,主题为:"灾后重建·生态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园".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主旨发言中指出,"汶川大地震后,将'灾后重建'与'生态城市建设'两个题目合在一起研究,一个令人非常沉重,一个令人非常激动"."沉重"的灾后现实使人们勇敢地直面灾难、理性地思考未来,使人们认识到规划的本质在于回归"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5.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促进人与自然规律和谐相处的重要领域和关注点。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旨在按照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在牢固确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坚持把城市建设发展定位在可持续型、低碳生态型等方面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9月28日,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召开主题为"生态城市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的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就"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如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和"我们需要怎样的生态城市?"话题,发表了观点比较新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围绕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思路,从城市整体规划、城市交通和城市环境等方面对营造生态城市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以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尤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背景,知识城市和生态城市有关联发展的趋势.在关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经济时代人、知识、生态与城市的关系进行探讨,建立起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的理论模型.借鉴知识生态学方法论,以生态学演化原理为指导,探讨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的城市空间演化的背景和特征,指出在空间单元漂变与空间单元天择的共同作用下.知识与生态关联发展的城市呈现自然生态空间、物质空间、知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多维空间层次,城市功能展现出高级化趋势,演化出知识生产功能聚集体,知识传播、转换与知识应用等非生产功能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现今,生态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新的方向。本文通过对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点等理论的分析,就如何建设生态城市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确立,并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最终为建设生态城市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立体绿作为一种新型的绿化形式,在缓解城市环境问题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文章通过阐述立体绿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方面提出城市建设对景观绿化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分析立体绿化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中的作用,并尝试给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