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基于决策论的方法,对7种通信调制信号进行识别。利用MATLAB对AM、DSB、SSB、2ASK、2FSK、2PSK、4PSK进行特征提取,根据不同信号在瞬时相位,瞬时幅度,瞬时频率上的不同特征识别出各种信号。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有两个独立的通信终端,每个终端以一块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一块CPLD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系统在发送端采集被测直流电压信号,经过发送码型处理将采集的直流变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FSK调制,经模拟信道传输到接收端,在接收端进行FSK解调和接受码型处理.再经液晶将接受到的数据显示出来。本系统控制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独立工作,所以稳定性高,干扰小,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灵活控制性能和CPLD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系统有两个独立的通信终端,每个终端以一块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一块CPLD作为信号处理模块。系统在发送端采集被测直流电压信号,经过发送码型处理将采集的直流变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FSK调制,经模拟信道传输到接收端,在接收端进行FSK解调和接受码型处理.再经液晶将接受到的数据显示出来。本系统控制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独立工作,所以稳定性高,干扰小,充分利用了单片机的灵活控制性能和CPLD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最小频移键控(Mirlimum Shift Keying,MSK)信号是一种相位连续、包络恒定、并且占用带宽最小严格正交的2FSK信号。本文研究MSK调制与解调的工作原理,然后构建基于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模块,通过仿真实验采呈现MSK的误码率图,最后结合理论对仿真图形进行研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内容是根据建立的FSK解调算法模型设计各个模块的逻辑结构,并用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量化模块、乘法模块、差分模块。然后通过MATLAB、simulink、modelsim、Quartus II等软件完成代码的仿真验证。联合仿真测试电路功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GMSK调制方式是目前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一种典型的调制方式,该调制方式具有已调信号包络的幅度恒定不变等特性。介绍了GMSK调制方式的调制原理,以及其应用在移动通信中的原因,在理论分析了GMSK调制原理的基础之上,设计一个GMSK调制解调系统,并通过仿真来观察其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7.
膨松面团,就是在调制面团过程中,加入了适当的添加剂进行调制。通过生化反应和物理作用,使面团组织产生空间,膨大、疏松,进而使这种面团制熟的食品具有松软适口的特殊风味。 膨松面团,是使用膨松法调制面团的总称。根据膨松面团在调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韧性面团的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毅峰 《食品科学》1996,17(6):50-53
论述韧性饼干面团调制的意义、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以及影响面团调制的一些因素等。  相似文献   

9.
四川万源晒烟调制方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有利于提高晒烟品质的调制方式,以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县主栽品种“万毛3号”为材料,研究了晾晒结合调制方式对万源晒烟调制过程中含水率、色素降解速率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调制方式的烟叶含水率和色素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随着晒制前晾制时间的增加,烟叶失水速率和色素降解速率均逐步减慢.烟叶失水速率的减缓有利于类胡萝卜素的充分降解.调制方式对调制后烟叶感官品质有一定的影响,适当延长晾制时间有利于烟叶外观和感官品质的提高.综合分析,晾制10d后晒制的调制方式有利于色素的充分降解及外观和感官品质的提高,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类型及品种烟草间TSNAs含量的差异,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了白肋烟、晾晒烟和烤烟等不同烟草类型烟叶调制前后的TSNAs含量.结果表明:①几种类型烟草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增加明显,白肋烟调制前后烟叶TSNAs含量的平均值最大,烤烟次之,晾晒烟最小;且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TSNAs含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白肋烟品种间TSNAs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而晾晒烟品种间最小.②部分烟草品种调制前烟叶中的TSNAs含量较高,且显著高于一些品种调制后烟叶TSNAs含量;调制前烟叶中TSNAs含量与调制后呈显著的正相关.调制前烟叶中的TSNAs含量可作为筛选低TSNAs含量烟草品种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调制火锅,可能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方法,那么调出的味道也自然是各有千秋。我就总结出了一种大众化的火锅调制方法,按这种方法调制出来的火锅,味道真的不错。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2DPSK调制解调原理,接着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对2DPSK的调制和解调进行仿真设计,并对调制和解调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白肋烟香气物质与感官质量及调制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调制湿度对白肋烟20种香气物质含量与感官质量的影响,并讨论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酮类化合物与感官评分显著相关,巨豆三烯酮、20种香气物质总量与感官评分较显著相关,茄酮与感官评吸得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②吡嗪等物质与感官评分呈较显著负相关;③中湿调制有利于上、中部叶白肋烟重要香气物质的积累,特别是中湿调制的中部叶,其重要香气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湿度调制的烟叶,低湿调制更有利于下部叶重要香气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日本晒晾烟的调制,过去都采用自然晒晾法。有的在叶片成熟时逐片采收将鲜叶编夹在稻草绳上,挂在烟架上调制;有的在采收完中下部叶后,将烟株从底部砍断,带着烟茎进行调制。调制时设外架与晾房。过去多为木造的晾房,近些年来,推广塑料大棚代替木制晾房,还有人工加热送风装置的塑料晾棚。调制方法与设备的演变,引起了调制后烟叶品质的变化,为此,日本烟草界近几年对晒晾烟香吃味品质有关的调制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收集到的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白肋烟整株调制期间的水分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白肋烟整株调制期间上中下三部位叶水势、叶片水分组成,叶片、叶脉含水量及主茎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调制开始后各部位叶水势及叶片自由水含量快速下降,烟株处于较强的水分胁迫状态,并随调制的继续胁迫程度不断加深直至叶片先后干燥。调制期间主茎含水量变化很小,主脉含水量的大量减少发生在相应部位叶肉组织接近干燥时。  相似文献   

16.
介绍5种不同风味的麻酱汁。三臭麻酱汁是用臭豆腐、臭冬瓜、臭苋菜梗和芝麻酱混合调制而成,成品具有味道奇香的特点。红汤麻酱汁是用浓缩大红袍火锅低料加鲜汤熬成红汤再加芝麻酱和韭花泥调制而成。成品具有鲜香、麻辣和色艳的特点。双椒麻酱汁是用麻酱汁加泡辣椒、泡野山椒等调制而成,成品具有色彩明快、成鲜香辣和泡椒味浓的特点。磨豉麻酱汁是用芝麻酱、磨豉酱和红乳腐等调制而成,成品具有成鲜、香醇和豉味浓的特点。酸辣麻酱汁是用芝麻酱、桂林麻酱、红醋和蒜茸等调制而成,成品具有成酸香鲜和微辣回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颜色塑料膜对香料烟调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5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膜作棚膜进行香料烟调制。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棚膜对香料烟调制过程及效果有较大的影响:①棚膜的颜色对棚内温度有较明显的影响,对烟叶重量变化有一定影响;②调制后烟叶的颜色、光泽和A、B等级比例均以浅色膜优于深色膜;③烟叶总糖、还原糖、烟碱及淀粉含量在中、上部烟叶的调制中规律不明显,可见不能通过使用有色膜来改变烟叶的化学成分。调制时可根据场地条件选择使用不同颜色的薄膜。  相似文献   

18.
调制过程中晒黄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改进晒制法和传统晒制法调制过程中晒黄烟烟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结果表明,烟叶含水率和叶绿素含量随调制进程的推进而逐渐下降,在凋萎变黄期间烟叶中淀粉、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总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总氮含量变化不大,烟碱含量则稍有下降。两种调制方法相比,改进法凋萎变黄期间烟叶的失水速率降低,有利于烟叶中叶绿素、淀粉和蛋白质的降解,使调制后烟叶杂气减轻,香气量提高,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米粉面团,是指用米粉掺水调制而成的面团。由于米的种类比较多,如糯米、粳米、籼米等,因此可以调制出不同的米粉面团。调制米粉面团的粉料还可分为干磨粉、湿磨粉和水磨粉。因水磨粉的粉质比湿磨粉、干磨粉更细腻滑润,所以我们通常用到的都是水磨粉。  相似文献   

20.
获取高峰峰值的激光脉冲是激光致声的关键,而提高系统中Li Ni O3波导电光强度调制器的调制深度可提高峰峰值。文章在阐述了Li Ni O3电光强度调制器的原理后,对其调制深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脉冲调制测量调制深度的方法:拟合脉冲调制电压高电平对应的输出光功率与加载的调制电压的函数关系,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可得到调制深度;并搭建了实验系统,测量了电光调制器的调制深度。结果表明,利用脉冲调制能够测量Li Ni O3波导电光强度调制器的调制深度,提出的提高调制深度的方法为激光致声研究中高峰峰值激光脉冲的获取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