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行业中应用的简易式温度压力自动调节系统,是为满足煮茧机温度压力指标而设计的。在丝绸生产中,煮茧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生丝质量,人们希望通过煮茧,使不同大小、厚薄、不同丝胶含量,不同性质的原料茧,达到较好的一致性。真空渗透煮茧工艺过程为:蚕茧真空渗透→进煮茧机→预热→触蒸→低温吸水→动摇→静蒸→保护→出茧。在整个工艺  相似文献   

2.
基于NIR的主成分结合支持向量机鉴别蚕茧雌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别蚕茧雌雄的方法.削茧取蛹,辨别蚕蛹的性别,将雄茧设为1,雌茧定设为0.用自制附件获得蚕茧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11 300~3 500)cm-1,其中校正集20枚,预测集19枚.对光谱做软阈值小波消噪、5点一阶微分及正规化处理.提取主成分,计算累积贡献率,给前2个及3个主成分作图.分别取1~10个主成分并结合不同的ε(10-1~10-9)用支持向量机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光谱的前3个主成分图中不能区分蚕茧的雌雄,主成分相对分散.前10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才达85.23%.所建模型的预测正确率随着所取主成分个数增加而升高,随着ε取值的下降而先升后降.当主成分数为6-10、ε为10-5时,预测正确率最高,达94.7%.本研究为利用近红外光谱鉴别蚕茧雌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述我国是丝绸的发源地.大花纹提花丝织物被称为"东方艺术之花".但提花丝织物纹制工艺(小样——意匠——纹版)历来依靠手工操作,严重影响了丝绸名种更新和生产周期.近年来,我校展开了提花丝织物纹制工艺自动化的研究以提高我国丝绸生产中纹制工艺这一薄弱环节.提花丝织物纹制工艺自动化系统是纺织图案识别  相似文献   

4.
雄蚕茧的蚕丝质量优于雌蚕茧,对雌雄蚕茧进行分检可以得到高品位的生丝。同一品种的雌蚕茧比雄蚕茧的质量要重,利用动态称重的方法,设计出了一种雌雄蚕茧自动分检机。该装置的测控系统以数据采集控制卡为核心,结合LabVIEW技术,实现了对蚕茧质量的动态检测和实时分检。实验结果表明:该测控系统实时性好,检测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我们从85年1月底开始,用了五个月时间,研制了CJJ-A蚕茧收购电子计算机。经用户试用表明:在收茧时,过去需五人同时工作,用本机只需一人,可节约四人。过去每天汇总时,需要集中六人用三小时的时  相似文献   

6.
CAPSP——一个丝绸印花智能CAD/CAM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丝绸印花的智能CAD/CAM系统--CAPSP.CAPSP采用了基于 知识的处理技术,能非常有效地进行丝绸花样设计、人工画稿的分色处理以及输出满足丝绸印 花工艺的分色胶片.该系统已在国内若干丝绸印染厂成功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一种蚕茧站烘茧的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只需对现有的烘烤炉稍加改造,利用煤粉作燃料,在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采用CRI(CompositionalRuleofInference推理的合成法则)模糊算法,利用单片机MCS8031和几个小功率电动机即可实现。系统成本低廉,控制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丝织物上用金作装饰,本不为我国传统审美习俗。五代宋金元作为重要的转折时期,用金开始成为我国丝织品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及装饰特点,改变了我国丝绸的艺术面貌,形成具有我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色的丝绸装饰工艺。在丝绸用金的装饰审美发展过程中,中西纺织技术的交流是重要的技术支持,织金技艺的引入及传授是改变我国丝绸用金装饰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机器视觉的蚕茧分选研究中,完整的表面图像有利于提高蚕茧的识别准确度。由于蚕茧的形状呈长椭圆形,其在成像面上的投影存在信息压缩,需对其图像展开后才能进行拼接,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阶梯柱面模型的蚕茧表面图像展开方法。方法 对采集到的蚕茧图像预处理后进行椭圆拟合,根据拟合结果建立蚕茧的数学模型,基于微积分化曲为直的思想,将蚕茧模型转化为等效阶梯柱面模型,建立相应的坐标系,推导出阶梯柱面模型展开图与原图的像素坐标映射关系,进而实现蚕茧表面图像的展开。结果 对比本文方法与采用蚕茧最大半径值的柱面展开方法对阶梯柱面模型表面图像的展开结果,评价两种展开方法方格左上角的坐标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本文方法为1.66像素,对比方法为3.06像素。说明本文方法得到的坐标值与理论值的拟合程度更高,绝对误差范围和平均误差值更小。此外,对展开的蚕茧表面图像进行重复部分拼接实验,拼接后图像重叠处及重叠区域边缘的蚕茧表面纹理连续性保持良好。结论 等效阶梯柱面展开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蚕茧表面图像展开,还原其表面原始信息,为后续蚕茧表面图像完整拼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模糊控制技术在煮浆工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部分的豆奶粉生产厂家的煮浆工艺均为间歇式控制,其基本要求为保证杀菌,提高产量,节约能源,以及减少冒罐次数.在煮浆控制上大多为人工手动控制,由于影响因素较多,例如工人的熟练程度不同,蒸汽压不同,液位不同等等,使手动煮浆较为困难,同时还易造成浪费.为此我们试用模糊控制技术对煮浆工艺进行自动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煮糖结晶过程是一非线性、慢时变过程。其内部机理复杂,各变量间相互耦合,建立机理模型相对困难。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网络模型及训练算法,结合煮糖工艺的特点我们采用传统的BP模型,但原始的BP算法收敛速度慢。为了加快网络的收敛,我们采用了学习率自适应调整算法。仿真试验表明此算法完全满足煮糖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三维机加工艺设计系统是CAPP发展的热门趋势,实现三维工艺指导产品生产,是三维机加工艺设计系统在企业中成功应用的关键.针对汽车、航天等领域广泛使用的DELMIA三维机加工艺模型信息提取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介绍如何深入使用V5 Automation二次开发技术,提取三维机加工艺信息,生成三维机加工艺卡片,并用于指导生产,最终形成三维环境下的协同工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波烘杀干燥柞蚕茧试验.已筛选出微波杀蛹、干燥的最佳频率、功率和最佳处理时间。在适宜频率和功率的微波作用下,5分钟可杀死蛹体,30~40分钟处理,一次去水可达半干和适干要求,去水率为35.2~51.6%。微波干燥的柞蚕茧,经庄河茧站检查认为,外观色泽好,蛹体不炸裂,一次降水达到站内常年贮存要求。庄河丝绸厂两次缫丝工艺和丝质比较试验均与对照相同。采用这种方法符合提高效率、改进质量,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综采工作面应用广泛的全截深双向割煤工艺特点,提出了一种涵盖中部跟机自动化、机头跟机自动化和机尾跟机自动化3个阶段的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工艺。依据液压支架动作类型及跟机动作距离,对中部跟机自动化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结合液压支架动作流程及采煤机运行轨迹,将机头、机尾跟机自动化工艺流程细分为割透煤壁、首次反复刹底、斜切进刀、割三角煤、二次反复刹底、向中部割煤6个阶段。应用表明,该工艺有效提高了液压支架跟机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系统是采用上下位机通讯的一种集散控制系统,上下位机均采用了STD总线结构,上位机采用了V40 CPU系统;下位机有5台,由8088 CPU系统组成,分别控制5台格子磨;上下位机之间采用RS232口,经转换成RS422进行通讯,波特率采用9600bit/s;系统中上位机主要用于对5台下位机进行监控和管理,可显示每台磨的原料磨制配比工艺流程图,并可瞬时显示并打印每台下位机的数据、表格、报警以及集中的数据处理和公共系统的控制等。每台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材料力学性能与工艺参数相关的预测模型,可以减少试验次数、实现工艺优化,提高产品质量;该文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材料性能影响因素到力学性能的非线性映射;以麦杆增强复合材料为例,建立其力学性能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材料的注塑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得出其注塑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对于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在材料性能研究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者调查了辽宁省玉米螟的天敌资源,共发现寄生线虫、微孢子虫、细菌、白僵菌、赤眼蜂、长距茧蜂、寄生蝇和步甲等26种。其中拟暗褐赤眼蜂、蔗二点螟赤眼蜂为国内分布新纪录;铁岭赤眼蜂、铗突赤眼蜂为新种。玉米螟赤眼蜂为第二代玉米螟卵期的优势种天敌,玉米螟长距茧蜂为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并报道了玉米螟长距茧蜂的生物学和应用药剂防治粘虫时对长距茧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 上下位机控制系统概述在目前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为了对现场各工艺参数集中显示,便于监视和了解系统工作状况、对现场各工艺参数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等进行在线修改,控制系统往往在配备了下位机的同时,还需配备上位机,构成典型的上下位机控制系统。下位机负责对现场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煮糖是制精生产中的重要工序,煮糖过程直接关系到成品糖的产量、色值和能耗。作者采用了单片微机技术,设计了智能化煮糖控制仪。文中较全面地介绍了煮糖过程控制的特点、方式,控制仪的构成、功能及其控制程序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0.
杭州喜得宝丝绸公司是浙江省丝绸印染业的重点企业,在开发应用CAD技术过程中,公司真正尝到了高校与企业联姻的甜头。90年代以前,我国在轻纺产品生产中的花样设计、图案的协调、色彩的变换、图案的分色,描稿及配色等均是人工来完成的,速度慢,效率低,从拿到一幅花样图案到生产出产品往往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而目前国际上对纺织品及服装的要求是批量小、花色多、质量要求高、交货迅速。由于达不到外商的各种“苛刻”要求,因而很多眼看到手的生意最后不得不放弃了。丝绸工业是浙江省的重要产业,如果因为花样设计处理的工艺落后而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