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城市化建设带来的建筑垃圾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目前建筑垃圾处理的现状以及对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处理城市建筑垃圾的相关对策,以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世界人口急剧膨胀带来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各类生产活动也愈发频繁,在迁拆、装修、建设、修缮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必然加快城市的"新陈代谢",人们在享受现代建筑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城市建筑垃圾带来的诸多困扰。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建筑垃圾处理先进经验,以及基于国内垃圾处理现状,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分析出来的问题和对策有利于促进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管理体系的完善,不断改善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垃圾与淤泥进行必要的处理与再生利用,以降低资源的大量损耗,给人类带来一个绿色的生存发展环境。文章在对我国建筑垃圾和淤泥的处理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预测模型来对建筑垃圾和淤泥的未来总产量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垃圾和淤泥的综合利用途径,提出建筑垃圾和淤泥综合利用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亚强 《河南建材》2021,(11):125-1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正确处理、利用建筑垃圾受到了学者广泛关注.再生混凝土是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可以大大减轻建筑垃圾带来的生态压力.文章对近年来关于再生混凝土的一些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城市规划的变革,带来了发展的新时代,科技的创新则带来了城市垃圾收集改革的新起点.真空管道收集系统为城市垃圾收集提供了一种便利、智能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城市环境是衡量一个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市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准的重要体现。据了解,中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亿吨以上,而且每年大致以8%左右的增长率递增。垃圾不断蚕食城市空间,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大的困扰。其中,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每天有许多在建的建筑项目,不断的拆旧建新,带来了大量建筑垃圾。据专家测算,目前我国每1万平方米建筑产生的废弃砖和水泥块等建筑垃圾约600吨。另外,到2010年,中国城镇有一半的房子是上个世纪建造的,面临着拆迁的可能,随之而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将与日俱增,专家估计这些房子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将达到5-7亿立方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震撼的数字。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城市带来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同时,也带来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据粗略统计,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将产生500~600t建筑垃圾;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7 000~12 000t建筑垃圾。对建筑垃圾的处置,目前大多采取回填掩埋等方式,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对环境也造成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公共场所的空间需求越来越大,而同时,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却破坏环境的顽疾。我国在消耗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钢材的同时,也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资料显示,我国的建筑垃圾已占到垃圾总量的30%~40%。这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必须改变。在国家"绿色建筑行动"的倡导下,钢结构倍受重视,钢结构建筑不仅考虑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量的增大,建筑垃圾数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南京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约有2000万方.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对城市管理的压力也日渐加大,尽快采取措施,缓解垃圾围城现状,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南京市已经开始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试点应用.那么,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工作开展前期的思路是怎样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制约瓶颈?这些难题该如何着力突破?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南京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主任胡应明.  相似文献   

10.
地震后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其在重建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四川汶川大地震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也造成上千万房屋倒塌,因此,面临建筑垃圾的处理和灾后重建对墙体材料的大量需求.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生产墙体材料工艺技术进的研究,为我国建筑垃圾在全国范围的开展,将会起到推动作用.文章从国内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接着介绍了我国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制品的研究和工艺方案,最后介绍建筑垃圾制品在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7,(2)
建筑工程建设今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建筑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建筑施工建设其是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其建筑施工的原材料,并且在建造中,其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其在不断的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制造了大量的垃圾污染了人们生存的环境,给人们的生活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污染的认识的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相应的在建筑行业领域也逐渐的研发出很多的环保型材料和环保型技术。环保型材料和技术在建筑中的使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了建筑施工成本的降低,并且降低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实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有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那些新住宅区的开发建立和老区旧房的成片改造就是例证。这一切人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但在喜的同时,仍有几分担忧,那就是建筑垃圾带来的新问题。 建筑垃圾不同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主要成份是土、碎砖、碎混凝土块、碎瓦、砂、石、工业废料等。  相似文献   

13.
胡家友 《建筑知识》2014,(8):284-285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高楼林立,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为迎合中国科学可持续发展观,本文通过从建筑垃圾的施工工艺方面,介绍了将建筑垃圾用于填筑高速路基的的一种施工技术。应用该技术不但能达到高速路基的应用要求,而且能减少开采石料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有着显著的经济和环保效益,为建筑垃圾今后在路基施工中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4,(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在改造旧城区、发展城市新面貌的同时,大量垃圾也成了当前环境污染的首要"敌人",因此,如何处理好建筑垃圾和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垃圾带来的危害以及从循环经济处理的角度提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吴勇军 《中州建设》2012,(20):28-31
近年来,我国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建筑垃圾的急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建筑垃圾总量为21亿~28亿吨,每年新产生建筑垃圾超过3亿吨。如何处理数量如此庞大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目前的建筑垃圾处理主要是暂存堆放、随意倾倒和填埋处置,不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住房、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建筑行业规模越来越大;而由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和装修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引发了建筑垃圾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这样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从而变废为宝,保证建筑行业的环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砖瓦》2019,(9)
正走进陕西汉秦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以下简称"汉秦再生资源")的生产车间里,各种呈不规则形状的一大块建筑垃圾成了流水生产线上的原材料,短短3个小时,数块再生砖成型了。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旧城改造、征地拆迁等项目增多,由此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如何实现资源化再利用?陕西一直在摸索中前行。如今,建筑垃圾已经变身为公路路基、市政建设用材,并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为建筑垃圾再利用找到了出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必将伴随着资源的严重消耗和建筑垃圾的大量排放,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必将导致对建筑垃圾再次利用的研究达到新的高度,再生骨料的研究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9.
由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南京市废弃物管理处和南京都市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发公司合作开发的“利用废弃混凝土再生加工成二灰结石作为市政道路基层材料”项目,近日通过工程试验。这一成果,使得长期以来只能填埋处理的废弃建筑混凝土,在通往循环利用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填埋建筑垃圾带来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不断的拆旧建新,带来了大量建筑垃圾。据了解,不仅老建筑、道路和桥梁的拆迁改造产生建筑垃圾,在房屋新建过程中,其地下室基坑支护及建筑桩基工程,同样也会产生许多废弃混凝土和渣土等建筑垃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建筑垃圾也在快速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筑垃圾占到了城镇垃圾总量的30%~40%.仅南京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4000万吨.武汉也在4000到5000万吨、上海市超过5000万吨,精略估算.仅夏热冬冷地区九个中心城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到2亿至3亿吨。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对城市管理的压力也日渐加大。所以.尽快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缓解垃圾围城现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