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的不断发展和快速变化对云数据中心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提出更大需求,现有架构无法支撑数据中心规模的持续增长。文章提出融合架构云数据中心的核心概念,从硬件重构+软件定义两个层面定义融合架构的三个发展阶段,并阐述和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实践表明,融合架构能够真正地促进数据中心的开放融合、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和灵动成长,最终实现"数据中心即是计算机"的愿景。  相似文献   

2.
王国辉 《电视技术》2022,(9):148-151
随着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与广播的融合,对广播技术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此,介绍VMware超融合架构的服务器虚拟化及分布式存储技术,分析VMware的高扩展性、高可用性、可靠高效的数据保护技术、统一协议存储等特点,重点阐述超融合架构技术在郑州广播电视台的实际应用。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超融合架构技术较好地满足了不断发展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些年来新的信息技术在医养融合领域的不断深入应用,各类相关的信息系统数量也不断增加,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方案已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超融合技术近几年来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下主流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文章以某省级医养融合示范基地为例,阐述了超融合技术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多数数据中心采取传统物理架构及计算虚拟化架构构建云计算平台,无法满足大业务量需求,而且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建和维护非常复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可大幅提升云计算效率、简化设备管理的超融合存储架构。通过与传统的物理存储架构对比分析可知,基于超融合的存储架构不仅满足了数据中心大业务量的需求,而且简化了运维复杂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行业背景及公司现状出发,基于现有广电网络架构下媒体融合业务带来的系统能力融合、网络融合,结合云计算技术,对现有融合大型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边界、业务系统边界作了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边界域防控的安全管理思路,希望可以为业内此类安全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数据中心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代表,其安全问题也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焦点,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对现有云安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新兴的内生安全概念探索云数据中心的安全架构、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期望利用拟态构造设计解决现有防护手段难以处理的漏洞、后门等内生安全问题。其次,提出了一种云数据中心内生安全架构与相关关键技术实现构想,同时给出了现有云平台系统拟态化改造的模式与技术趋势。未来,基于拟态架构的内生安全云数据中心或将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效的安全解决方案,进而加速云化服务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曹春江  鲍开锋 《电信科学》2018,34(10):157-162
超融合架构作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较为先进的技术方案,在扩展性、可靠性、兼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服务器分布式存储和超融合架构两种技术的结合,研究电子政务异地灾备中心的建设模式、存储资源系统、网络系统业务流程,可作为电子政务异地灾备中心建设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海量的应用和数据需要建设安全性能高、存储容量大和管理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三网融合发展深入以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方案,为三网融合下广电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海量的应用和数据需要建设安全性能高、存储容量大和管理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三网融合发展深入以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方案,为三网融合下广电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云龙 《西部广播电视》2013,(7):152-152,154
随着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海量的应用和数据需要建设安全性能高、存储容量大和管理功能齐全的数据中心.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三网融合发展深入以来数据中心的发展趋势和解决方案,同时阐述了现代数据中心的基本架构方案,为三网融合下广电数据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ICT服务技术架构演变趋势,综合分析了现阶段面向企业和家庭ICT服务的多种实现方式及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比较多种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LSN——新型的电信运营商ICT服务技术架构,该技术架构充分利用现有电信运营商的光纤宽带接入网络以及基于云计算、NFV、SDN的多租户云数据中心,通过运用大二层网络技术,将LSN云数据中心、电信光纤接入汇聚网络、CPN有机集成为承载综合ICT服务的网络基础设施架构。最后,阐述了此架构的技术实现方式以及基于此架构可实现的新ICT应用服务场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目前云数据中心网络存在的问题,为解决云数据中心网络灵活部署和运维复杂的问题,综合考虑应用场景、技术架构、技术优缺点、产品成熟度等方面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Overlay(叠加)技术的云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业务支撑系统BSS(Business Support System)作为通信行业市场营销、客户销售、计费与服务等前端应用的支撑平台,在通信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通信行业互联网化和5G技术的蓬勃发展,对业务支撑系统进行重构,构建支撑通信企业营销、服务、销售和智慧运营的新一代业务支撑系统至关重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业务支撑系统在我国通信领域的发展演进,分析了现有业务支撑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重构新一代业务支撑系统的必要性,并以国内外通信行业和互联网公司成熟的“微服务”系统架构作为参考,结合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特点,对新一代业务支撑系统转型提出了微服务架构、业务赋能、数据注智的发展思路,以支持通信行业面向业务融合和数据赋能转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SDN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路由算法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SDN技术的发展,采用基于SDN架构的数据中心网络将越来越广泛.围绕SDN技术在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问题,分析了现代数据中心网络及SDN的技术特征,设计了SDN在现代数据中心网络中的应用架构,并以路由为视角分析总结了基于SDN的数据中心网络路由性能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我国未来数据中心网络建设路由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慧 《移动信息》2024,46(2):26-28
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数据量巨大、安全等级较高等情况,其可以通过集中面板对各种网络拓扑流量实施控制,提高数据中心的工作能力。而医疗系统数据中心双活HCI超融合架构设计的实现,则可以确保虚拟化的横向扩展,从而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文中通过分析超融合架构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双活HCI超融合架构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IT人员采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来构建IT系统,提升IT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但同时仍面临许多挑战.超融合架构充分满足IT未来需求,帮助IT系统转型以更快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单个系统与整体IT环境共同成长.超融合系统也是当前最热门、成长最快的新兴IT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云架构的深圳广电融合媒体数据中心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涛 《电视技术》2015,39(18):59-63
本文基于融合新闻生产制播平台业务需要,设计了融合媒体数据中心,通过应用云计算、IP集群存储等技术,将广电全台网完全架构在私有云上,突破了系统规模的限制,实现了通用硬件和专业软件的分离、办公生产一体化、融合生产全时化,提升了新闻生产效率、产能、共享能力。最后,对融合媒体数据中心在混合云、全台网演进、云安全、统一运维与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网络管理难度的不断提高,如何更有效地管理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网络成为一项急迫的研究问题.面对这一问题,首先介绍了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ing,SDN)这一创新的网络架构技术,并着重对现有SDN在数据中心的部署方案进行了综述分析,最后以电力企业数据中心的云服务为实际案例,提出了SDN在电力企业数据中心尤其是桌面云池体系中的部署方案,并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探索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微波统一测控系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现有测控综合基带面对测控任务的逐步密集、测控系统的日益庞大以及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系统和应用层面暴露了较多技术短板。因此,在对比分析同类技术发展趋势和设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前端射频信号数字化、后端基带处理虚拟化为基础,以云计算架构和资源“池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综合基带体系架构,以及在设计实现中应重点研究的宽带射频信号采集、海量数字信号I/O、零中频接收架构、信号处理硬件加速等关键技术,以期推动统一测控系统综合基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技术》2014,(8):41-41
正日前,华为香农实验室面向全球发布了数据中心(Data Center)3.0架构白皮书,展现华为在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数据中心研究方向上的积累与研究实力。在数据中心3.0架构白皮书中,华为阐述了人均数据消费将作为社会发展风向标的见解与观点,指出现有数据中心应对未来大数据处理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Pbit/s的实时数据处理,按需动态资源分配及调整,大规模系统的能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