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EBZ-160掘进机内喷雾系统结构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将水路系统改在悬臂段外侧,安装了固定轴套和旋转轴套,避免了静压水进入悬臂段内的问题。通过水路改造,保证了掘进机内喷雾系统的使用效果,对于避免电机进水、冷却截齿和改善工作面环境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EBZ-160掘进机内喷雾系统结构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将水路系统改在悬臂段外侧,安装了固定轴套和旋转轴套,避免了静压水进入悬臂段内的问题。另外,为了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要增大摩擦面的硬度和光洁度,装配时要确保轴套轴向间距和旋转密封件的同心度。通过对内喷雾系统水路结构优化改造,不仅确保了喷雾效果,而且解决了电机进水问题,降低了截齿温度,改善了工作环境。改造后,轴套温度能够保持在40℃上下,悬臂段漏水现象得到缓解,没有出现喷嘴堵塞故障,整体使用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3.
掘进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喷雾系统出现故障,会使得工作环境恶劣,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分析了EBZ-160型掘进机内喷雾系统结构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水路系统改在悬臂段外侧,安装固定轴套和旋转轴套,避免静压水进入悬臂段内;为提高密封件使用寿命,增大了接触面的硬度和光洁度,装配时确保轴套轴向间距和旋转密封件的同心度。改进后提高了掘进机可靠性,确保了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北宿煤矿主采煤层炮采工作面底板遇水容易膨胀,原有爆破喷雾装置喷水量较多,易造成底板松软,恶化工作面作业环境的问题,对传统爆破喷雾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程序控制,利用各次爆破问的时间差实现爆破分区段喷雾,在减少工作面喷水量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喷雾降尘效果,减少粉尘危害.  相似文献   

5.
马丽英  郭立伟  李建斌  郭东升 《煤》2007,16(5):53-53,68
EBJ-120型掘进机是漳村煤矿掘进设备的主要机型,悬臂段担负着动力传输及连接作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悬臂段主轴断裂情况,已严重影响工作面的高效掘进及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悬臂段主轴材料、主轴与端盘结合面及内部轴承布置进行改造,并经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矿井采掘工作面喷雾压力进行优选,选择了4类矿井常用雾化喷嘴,对4类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时包括雾化角、有效射程以及耗水量在内的喷嘴宏观雾化参数和雾滴粒径大小进行了测定,得出了喷嘴喷雾压力与喷嘴宏观雾化特性、雾滴粒径大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采煤机和综掘机内喷雾压力应为2MPa,外喷雾压力应为4MPa,综放工作面放煤、移架、转载点、回风巷和综掘工作面转载点喷雾压力应为8MPa。现场应用表明,对采掘工作面喷雾压力进行优化后,综放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承兴  史成建 《煤矿机械》2008,29(7):149-150
通过对悬臂式掘进机传统内喷雾结构缺陷的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水路结构,解决传统结构密封失效漏水带来的危害,使内喷雾的可靠性提高,喷雾效果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降低3105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的粉尘含量大的问题,根据掘进工作面现有普通外喷雾进行降尘作业效果差的具体情况,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巷道内粉尘运移规律的的分析,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和掘进工作面具体情况,确定工作面采用煤体预注水+泡沫降尘+密闭触控喷雾降尘+定点触控式联动喷雾降尘+全断面的风流进行净化+人工降尘和净化水幕的综合降尘措施,对各项措施进行具体设计,并对降尘效果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综合降尘措施实施后,泡沫降尘措施的全尘和呼尘的降尘措施分别为83.4%和82.5%,割煤作业时全尘的浓度从410.62mg/m3降低至67.8mg/m3,解决了掘进工作面粉尘含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压喷雾降尘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永红  赵红兵  李继春 《煤》2003,12(3):38-39
随着工作面出煤量的增大 ,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也越来越大 ,采煤机、掘进机高压内喷雾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就高压喷雾降尘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 ,并就高压喷雾流形式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掘进工作面粉尘控制困难和内喷雾技术应用受限的现状,进行了掘进设备内喷雾技术研究。调研了国内外掘进设备内喷雾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限制内喷雾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有喷嘴易堵、水封易漏、维护困难等。从水封结构、流道设计、扇形喷雾特性、喷雾参数、喷嘴排布5个方面总结了内喷雾关键技术进展,指出了内喷雾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封难实现长效密封、流道制造工艺难保证、喷嘴易堵与喷雾压力的矛盾性。同时建议开展内喷雾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内喷雾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提高内喷雾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已运用的悬臂式运煤列车防冻液喷洒装置不能升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升降的悬臂式喷洒装置,以便能够有效地喷洒各类规格车厢。在UG中建立了喷洒装置的三维模型,并将其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了运动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贾明群  王建彬  王力 《煤矿安全》2012,43(11):34-36
为了更好地解决顺煤层空气钻进细微煤粉污染问题,研究了空气雾化钻进孔内细微水雾捕尘机理,分析了雾粒大小和风速对捕集煤粉效果的影响。采用CFD有限元软件中DPM模型对7种工况流场进行了模拟,分别对不同工况下小于50μm的雾粒占比和捕尘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速在23 m/s下,水的质量流量为0.25 kg/s左右时,捕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筒节传统热处理过程中水槽冷却能力差和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大型筒节喷射冷却方法,对大型筒节喷射冷却装置和工艺进行了仿真模拟和实验研究。首先设计了一种位置可调的组合式喷射冷却装置,基于正交实验研究了水流密度、喷射压力、喷射角度和冷却段喷射与间隙时间比对温度均匀性、热应力和冷却时间3个指标的影响,确定了最优参数组合。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了大型筒节喷射冷却与传统水槽深冷工艺效果,结果表明,经喷射冷却后的大型筒节晶粒度和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要求,筒节温度均匀性更好、热处理效率更高、热应力在允许范围之内。研究成果可为大型筒节高效短流程生产、绿色制造成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温俊三 《煤炭技术》2014,(7):141-143
为解决大采高工作面粉尘大的问题,长平矿431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试验静动压结合煤层注水技术、红外追机喷雾、采煤机远程雾流降尘、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除尘室等综合防尘措施,有效解决了大采高工作面粉尘大的问题,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细水雾抑制管道瓦斯爆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明高  安安  游浩 《煤炭学报》2011,36(3):417-422
在搭建细水雾抑制管道瓦斯爆炸的小尺寸实验平台和阐明瓦斯爆炸传播机理的基础上,研究细水雾抑制管道瓦斯爆炸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在水雾足量的情况下,细水雾能有效抑制管道瓦斯爆炸的传播速度、降低火焰温度,并能改变火焰图像特性;瓦斯浓度较高或雾通量不足时,细水雾将通过助燃促进瓦斯爆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开敞式TBM在掘进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断层破碎带,目前业界已经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但是在遇到类泥石流洞段时,单独依靠目前TBM自身条件及已有的处理方式很难实现顺利通过,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处理措施相互配合才能通过。本文依托吉林引松供水项目三标段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的处理,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开敞式TBM过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施工处理技术,即在碎块石夹杂断层泥段采用超前管棚支护,在类泥石流不良地质洞段采用堵水灌浆加固技术并配以喷锚喷网+钢拱+模筑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技术。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煤矿井下气水喷雾雾化特性,基于自行设计的气水喷雾实验平台,采用电磁流量计、空气质量流量计及马尔文实时高速喷雾粒度分析仪对空气雾化喷嘴流量特性、雾化粒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喷嘴耗气量以指数形式不断递减,而耗水量以指数形式递增;喷嘴耗气量随供气压力以指数形式递增,而喷嘴耗水量基本呈现线性递减趋势。雾滴粒径沿喷嘴轴线方向不断增大;距离喷嘴较近的纵断面上,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并呈现不对称分布;位于雾流中部的纵断面上,轴线附近区域雾滴粒径沿径向不断增大,而雾流外部区域雾滴粒径呈现沿重力方向增大的趋势;在靠近雾流末端衰减区内,雾滴粒径沿重力方向不断增大。供气压力一定时,雾滴粒径随着供水压力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供气压力越大所对应的拐点水压越高;随着供气压力的增加,雾滴粒径不断减小,且减小幅度随供气压力增加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8.
喷雾帷幕降尘机理分析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微细粉尘扬尘过程的复杂多变性以及目前喷雾降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设计了喷雾帷幕降尘装置。分析了喷雾帷幕降尘机理。选用铁矿粉尘作为实验粉尘, 对喷雾帷幕装置进行了除尘效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喷雾系统由于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喷雾帷幕, 基本上不受风向的影响, 在有风和无风情况均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该装置对微细粉尘具有良好的降尘效果, 降尘效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曾辉  郑艳春  韦乃杰 《煤矿机械》2011,(10):203-205
为了降低井下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和温度,东怀煤矿应用了一套自动化高压喷雾降温除尘系统。该系统通过净化系统将水净化,再经过冷却系统将水冷却成5℃以下的冰水,冰水经两管路流入井下,其中一路冰水经过加压后,供给井下高压喷雾除尘降温系统;另一路冰水不用加压直接进入现有的防尘管路供给采煤机、掘进机等设备冷却用水。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井下粉尘浓度大、温度高的难题,使井下作业环境得到了改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某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分析了主斜井淋水具体情况与处理对策,研究区具有节理、裂隙发育,且相互穿插,岩石破碎等特点,针对该特点,采用分区域分层次耦合注浆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堵水。分析了注浆施工过程与方法,注浆顺序采用自下而上、自左而右作业方式,每断面内注浆锚杆自下而上先注两帮、再注顶板锚杆。研究得出,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巷道周围的淋水情况,取得了显著的注浆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