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盐湖层序地层分析 ,在系统测试了潜江凹陷潜江组碳、氧同位素后 ,对其演化规律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潜江组内δ13 C和δ18O值的变化范围分别是- 7.37‰— - 2 .35‰和 - 6.42‰— 0 .2 3‰ (PDB)。在低位体系域的初期和高位体系域的末期 ,其碳、氧同位素的值偏大 ;而在水进体系域时期 ,碳、氧同位素的值也偏低。然而在对潜江组的潜四段进行研究时 ,却发现碳、氧同位素的分布不具上述规律。在潜四段盐岩不仅分布于低位体系域的初期和高位体系域的末期 ,而且在水进体系域中也可见盐岩。因此 ,认为潜江凹陷潜江组可能存在另一种成盐模式———深水事件性成盐。 相似文献
2.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研究的新进展,它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的概念由Peters等人(2000)提出,并在勘探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层序地层地球化学将地球化学方法与层序地层学研究相结合,主要用于研究;a)基于层序格架下的烃源岩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性质;b)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随海(湖)平面的变化规律;c)在油源对比和油油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地层格架的原油成出分类;d)最终研究油气聚和成藏特征并指导勘探。在研究中,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是基础,高分辨率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是关键。在以寻找隐蔽油气藏、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藏为主的中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的勘探中,开展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碳氧同位素分析在潜江盐湖沉积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了碳和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利用这些特征在沉积环境方面的指示意义分析了潜江盐湖的碳、氧同位素并得出了以下认识: 碳、氧同位素值的高低变化与气候的变化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潜江盐湖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盐湖, 就该湖而言, 其碳同位素值可初步确定为- 5‰(PDB) , 其氧同位素值为- 2‰(PDB)。 相似文献
4.
5.
6.
盐湖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盐湖盆地与碳酸岩盐的层序地层是有区别的。因此,须从气候、构造和盐类物质来源等方面分析岩盐沉积,利用岩盐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湖平面的变化并划分岩盐层序。潜江凹陷潜江组的碳、氧同位素在水进体系域中较轻,而在高位和低位体系域中较重;硼含量亦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低位域和高位域末期的硼含量一般较高,而在水进体系域中则变小。综合分析潜江凹陷潜江组不同物源及古地形等因素,可将潜江组划分为 3大体系域和 7个层序。 相似文献
7.
8.
南堡凹陷第三系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沉积环境,沉积旋回性研究出发,对南堡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将下第三系分为下层序(Es3^5-Es3^1),中层序(Es2-Es1),上层序(Ed3-Ed1)3个层序。并分析了层序结构,体系域特征;探讨了层序,体系域与不同级辊沉积旋回之间的关系;解剖了南堡凹陷各组段,各体系域发育的沉积体系及硝体类型;总结了各种砂体的分布规律及含油性,对进一步的勘探前景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霸县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构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霸县凹陷古近系地层为例,分析凹陷的内部结构和层序地层构型。牛东断层及其导致的凹陷结构的“东西分带”与斜坡形态的“南北分段”将霸县凹陷分为3个构造-地貌单元,即南、北、中3段。各段的层序地层构型、物源体系发育程度、沉积体系与砂体成因类型、砂体与构造-地貌配置样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为一典型的陆相盐湖沉积,其中潜四下段盐岩沉积最为发育,盐岩层最厚达1500m。目前关于盐湖层序地层划分及分析研究成果较少,未形成有效的层序模式。以潜四下段为研究目的层段,依据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了盐湖盆地层序、沉积控制因素及形成模式。研究认为,气候对潜四下段沉积时期的层序发育控制较弱,主要受古构造形成的古地貌及物源供给的影响,潜四下段粉砂岩与蒸发岩呈现"此消彼长"的分布关系。根据潜北地区潜四下段盐岩在层序发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各层序内部划分为湖侵体系域(TST)及湖退体系域(RST),同时提出断坡带层序模式和挠曲带层序模式两种层序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在白驹凹陷古近系共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工级层序、2个Ⅱ级层序、5个Ⅲ级层序,并认为Ⅲ级层序SQ1-SQ4、SQ5分别与盆地坳陷-断陷阶段和强烈断陷阶段相对应。运用等时对比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了白驹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并详细地讨论了古近系Ⅲ级层序与生储盖组合的关系,认为低水位及晚期高水位体系域为有利储层的发育位置,湖侵体系域及早期高水位体系域则为烃源岩和盖层的发育位置,之间相互组合形成了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下生储盖组合为白驹凹陷古近系最好的一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2.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陆相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分析了高邮凹陷戴二段三级层序各沉积时期湖泊水位升降、沉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关系的变化,沉积体系,体系域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探讨了其沉积坡折边缘陆相湖盆初始湖泛面的确定,认为具沉积坡折边缘陆相湖盆的初始湖泛面就是湖水首次越过沉积坡折带的湖泛面。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戴二段初始湖泛面的出现时间大致在E2d2^5沉积晚期,最大湖泛面的出现问题大致在E2d2^4沉积晚期,同时提出戴二段 相似文献
13.
沾河断陷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层序地层格架及有利生储盖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岩心、钻井及地震资料的研究,并结合粒度分析及地震相等分析手段,在沾河断陷下白垩统淘淇河组共确定出3种层序界面类型,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及4个三级层序。认为淘淇河组属于断陷盆地深陷扩张期—断坳转换期发育的一套沉积地层,从层序SQ1—SQ4断陷陡坡带、凹陷带及缓坡带分别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半深湖—深湖—湖底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盆地深陷期沉积产物;在层序SQ3—SQ4断陷陡坡带、凹陷带及缓坡带分别发育扇三角洲、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断陷盆地断坳转换期的沉积产物。同沉积断裂的构造活动是控制层序发育及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SQ1层序内部烃源岩发育、并具有较好的储集、运移及封盖条件,为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4.
伊深1井在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新近系狮子沟组试气获得工业气流,指示新近系狮子沟组中可能存在生物气。为突破柴达木盆地一直局限于第四系寻找生物气的局面,拓宽生物气的勘探领域,采用钻/测井、地震及米兰科维奇旋回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湖坳陷北斜坡新近系狮子沟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狮子沟组相当于一个三级层序(长期基准面旋回),在狮子沟组可识别出6个层序界面,进而划分出5个四级层序(中期基准面旋回)。每个层序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层序Ⅲ(Sq3)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时期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尖灭及砂岩透镜体圈闭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应用钻井取心,录井和测井资料对码头庄油田阜宁组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在识别基准面的基础上,将工区目的层段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层序、10个中期旋回层序,并应用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建立了储层建筑结构,为油田开发后期的调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川西邛崃—蒲江侏罗系蓬莱镇组主要属于湖成三角洲相。本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将蓬莱镇组划分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38~4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在层序地层、岩性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对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的段、亚段的划分方案进行了优化。蓬莱镇组分为5个段。主力气层蓬Ⅲ、蓬Ⅳ段又进一步细分亚段。川西蓬莱镇组中、长期基准面旋回具有垂向上不对称性。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不对称性最为显著。其最能体现前陆沉积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文章对川西蓬莱镇组储集砂体和盖(隔)层发育规律作了概要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渝东南地区志留系黑色页岩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发育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上二叠统4套区域性黑色页岩,分布广泛,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在渝东南地区最为发育。由于渝东南地区是我国页岩气勘探的先导试验区,因此分析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分布规律对研究该区页岩气分布特征尤为重要。通过对渝东南地区志留系进行岩石地层对比,对野外露头进行精细分析,建立研究区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将志留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即ssq1、ssq2、ssq3、ssq4、ssq5、ssq6、ssq7、ssq8,再通过分析其横向展布特征,最终确立研究区北部和西部2个黑色页岩沉积中心。笔者主要从2个方面分析黑色页岩沉积富集的控制因素:①通过分析古地貌特征,分析有利于黑色页岩沉积的沉积环境;②通过分析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短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得出短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对有机碳含量和有机质类型的控制规律。该控制因素对于寻找页岩气赋存的有利层段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