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2)
利用原位配合的方法将生物质纳米自愈合凝胶材料的性质与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的性质结合研发出可发光自愈合纤维。多次试验以求得时间、温度等因素与生物质可愈合纳米材料得率的关系,并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分析仪等对纤维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在制备好纳米纤维素后对其与稀土配合物杂化发光材料的复合方法进行科学阐述,对未来此功能性复合纤维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明胶是一种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天然高分子物质,动物皮、骨及筋腱等生物来源和制革过程中产生的废革屑是其重要来源。明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柔性电子、医药等工业领域。静电纺丝法是制备微纳米级纤维的常用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条件温和等优势,已成为制备微纳米级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该法制备的明胶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长径比,纤维膜的孔隙率和力学强度可调,与其他物质复合纺丝后可获得传感、抗菌、自修复、过滤等性能,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现状、以明胶为原料制备复合纤维材料的工艺参数和复合方法,并详细介绍了明胶基静电纺丝材料在众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展望了明胶基静电纺丝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复合纳米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简要阐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纯纳米纤维的方法,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构建复合纳米纤维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屈瑾 《合成纤维》2023,(5):34-37+58
碳纳米纤维材料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将金属氧化物修饰到碳纳米纤维材料上,可以防止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团聚。选用聚丙烯腈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原材料,利用静电纺丝-煅烧法制备了氧化铈/碳纳米复合纤维膜,研究了复合纤维膜对水中As3+、As5+的吸附率,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作为污染物,研究了其催化和氧化性能,为材料优化和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最新专利     
《合成纤维工业》2007,30(5):66-66
<正>一种定向排列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高速制备设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题述纤维的高速制备设备及其制备方法,可以高速制备碳纳米管均匀分散、沿纤维轴向定向排列的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纤维,使用所述的设备还可以制备添加其他纳米颗粒、颗粒分散均匀取向良好的纳米复合纤维,或者是对高粘度或冻胶形态的溶液作用制备纳米纤维。(CN 101003418A,2007-07-25)  相似文献   

6.
李毕忠 《塑料》2001,30(6):25-28
介绍了纳米无机材料在纳米复合棚膜、纳米抗菌纤维(丙纶、涤纶)、纳米PET阻隔性包装材料、纳米工程塑料、纳米涂料等产品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及所预示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由有机-有机和无机-有机材料混合电纺制备的生物复合纳米纤维具有优良的仿生性和生物活性,它们在软、硬组织工程支架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这两种生物复合纳米纤维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较传统纳米材料有许多独特的性能,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的研究是其新热点;按修饰方法的不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分为直接修饰和非直接修饰电极两大类。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相关研究,阐述了静电纺丝技术直接修饰电极、静电纺丝技术非直接修饰电极的相关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特性及应用;指出由于静电纺丝纳米材料的多样化与优异性,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修饰电极具有灵活性与灵敏性,其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染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极具开发潜力,在未来多个领域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纳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纳米纤维的开发状况及纳米纤维的制造方法,指出21世纪纳米纤维前景看好,复合纺丝是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主体。我国应加强对纳米纤维及技术的研究开发,尽快形成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纳米纤维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新型二钼酸铵[(NH4)2Mo2O7]饱和溶液和硝酸为原料,经过酸化处理后,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了纤维直径在50~200 nm,纤维长度在20 μm左右的三氧化钼纳米纤维材料.通过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和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以及XRD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三氧化钼纳米纤维微观尺寸均匀、纤维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催化剂、阻燃抑烟剂、钼深加工制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11.
纳米碳纤维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纳米碳纤维的几种制备方法及纳米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讨论了纳米碳纤维在聚合物中的分散、取向和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加入纳米碳纤维赋予聚合物光电性能和目前尚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的加工技术,是获得纳米尺寸长纤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电纺丝技术逐渐转移到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方面。回顾了近年来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包括:半导体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无机氧化物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以及贵金属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相似文献   

13.
张飒  王建江  赵芳 《合成纤维》2019,48(1):28-31
通过调节静电纺丝过程环境因素制备了CoAc_2/PAN前驱体纤维,再经过热处理得到Co/C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预氧化温度对纤维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为160℃时,纤维中的PAN未形成稳定的耐热梯形结构,在碳化时纤维扭曲,生成枝节状物质;当预氧化温度为230℃时,碳化后可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结构完好的Co/C复合纳米纤维;当预氧化温度为300℃时,纤维中的聚合物大分子遭到破坏,导致后续的碳化结晶过程无法正常进行,纤维形成颗粒聚集态。  相似文献   

14.
与作为填料的普通纤维相比,通过静电纺丝所得纳米纤维(简称电纺纳米纤维)的长径比及比表面积较大,相对于基体材料具有较大的模量和韧性,对聚合物基体有较好的力学增强效果;电纺纳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应力集中程度低、与聚合物基体间界面结合较好。加入电纺纳米纤维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如拉伸及弯曲强度、模量,抗冲击性能等都有较大提高。电纺纳米纤维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及其与基体间的界面黏结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李栋  宁宇 《化学工程师》2007,21(12):52-53
本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络合剂与醋酸锌[Zn(CH3COO)2],钛酸四正丁酯(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得PVP/TiO2/Zn(CH3COO)2复合纤维,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得到ZnO-TiO2微/纳米纤维,并对所制得的微/纳米纤维的结晶度、纯度和表面形貌,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二苯基丙氨酸(PVP/FF)复合纳米纤维;考察了FF含量、纺丝液流速对电纺纤维形貌及其平均直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考察了纳米纤维中FF的存在状态及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了FF与PV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复合纤维中FF质量分数小于2%时,共混溶液的可纺性较好;复合纳米纤维直径随着FF含量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加,当FF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也相应增大;随着纺丝液流速的增大,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纺丝液流速在0.2~0.6mL/h时,复合纳米纤维形貌较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无颗粒;PVP/FF复合纳米纤维中FF与PVP发生复合作用处于分散的无定形状态,分解温度范围变宽;FF与PVP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直径为(320±51)nm的前驱体醋酸锌/聚氨酯(Zn(OAc)2/PU)复合纳米纤维。将前驱体先后经过0.1 mol/L NaOH乙醇溶液和甘油浴热处理,得到ZnO纳米晶/PU复合纳米纤维。讨论了甘油浴温度和时间对纳米纤维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0.1 mol/L NaOH乙醇溶液处理后,前驱体纤维Zn(OAc)2/PU转变为ZnO/PU纤维且ZnO主要以低结晶和无定型态存在;再经过甘油浴处理后,低结晶和无定型态的ZnO转变为晶型完整的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得到了ZnO纳米晶/PU复合纳米纤维,该纤维对有机染料分子罗丹明B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将聚丙烯(PP)和纳米碳纤维(CNF)共混后,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成不同组份的复合粒料,采用注射成型加工制备实体和发泡试样,研究不同CNF含量对PP基体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F含量的增加,微孔样品中的孔径显著的减小同时泡孔密度增加;注射成型的样品中,添加CNF后的模量和拉伸强度略微降低,但微孔注塑的PP/CNF复合材料的性能呈现出相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